第357章 春种一粒粟【求双倍月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每这时就越发想念褚无晦的手艺。

    顾池秉持食不言的规矩,将陶碗中的一粒小米都扫干净,这才擦了擦嘴,笑道:“主公既然想,让无晦做一份不就行了?”

    褚曜身份比其他人都特殊一些。

    沈棠将最后一点米汤喝完。

    道:“他最近一门心思扑令德凝聚文心这事儿上面,我可不想他因此分神。”

    顾池掐算时间。

    深知林风凝聚文心一事重要:“唉,如此说来秋收祭祀一事还得落池头上?”

    沈棠笑道:“能者多劳。”

    顾池:“……”

    扩招之事,势在必行啊。

    他顺手将主公用过的餐具拿到回收处,刚回来便看到有个小吏立在沈棠身侧,低语什么。沈棠耐心倾听,时不时还点头。

    没一会儿小吏就退下了。

    他的腿是瘸的,走路一拐一拐。

    顾池问:“此人生面孔,新来的?”

    他不记得官署有哪个小吏腿有残疾。

    沈棠:“嗯,前一阵子才过来。”

    顾池也没多问。

    一来他相信自家主公的眼光,二来他也相信自己的文士之道,倘若此人有问题,自己接触一阵子,必能让他原形毕露。沈棠知道他在想什么,笑道:“不用多想。”

    顾池却不赞同。

    在他看来,搁在治所官署干活,个人能力其次,服从性、忠心和嘴严才最重要。

    碰上那种很有想法但脑子有限的,会坏事。若忠心不足,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其他势力收买了?河尹粟米大熟的消息,瞒不了外界。怕就怕有人在秋收这节骨眼搞事。

    沈棠笑道:“望潮放心,此人也是再三查过的,能用。一个背井离乡的可怜流民,离开家乡的时候带走了一袋子麦种,饿得快死了也舍不得吃……恰巧提醒了我一件事。”

    “何事?”

    “粟米一年一熟,产量也不高,倒不如寻些一年两熟的轮着耕作。谁也不知以后如何,庶民家中若无足够储粮,一旦碰上天灾粮荒,咱们经营这么久的河尹就毁了。”

    沈棠便将目光瞄准了小麦。

    稻、黍、稷、麦、菽,此为五谷。

    粟米即为其中的“稷”,通俗理解就是小米,是目前西北大陆最主要的农作物。而小麦作为五谷之一,并不受重视。倒不是不想大规模种,而是这玩意儿有一点点水土不服。

    小麦适合在冬季寒冷潮湿、夏季炎热干燥地区种植,但河尹所处的大陆西北跟人家种植环境不太一样。再者,春季栽种出苗的时候,人家急需要雨水,偏偏这里春季干旱少雨。

    如此一来,小麦种植规模不大。

    河尹乃至大陆西北的主要农作物还是粟米,小麦就是个弟弟,根本撼动不了它的地位,若能解决春季供水难题,或许能大规模定点定向培育小麦,取代粟米成为主要食物。

    一年两种就是个极大诱惑。

    回头再改进一下石磨。

    说起这个,沈棠便觉得有些操蛋。

    若非国家政权更迭频繁,庶民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安定下来休养生息,或许农业上能发展得快一些。不至于耕地用的木犁还是笨重、回转困难的直辕木犁,耕种效益极低。

    顾池道:“那得去寻找好的麦种。”

    小麦种植少,但不代表没有。

    沈棠说:“此前我已经拜托徐文注去找了,下次他再过来,应该能有好消息。”

    论人脉和门路,沈棠这个河尹郡守还远不如徐解这位徐家家主。因为沈棠对天海有恩,再加上吴贤这厮良心发现,沈棠这边的困难,只要不过分,天海方面都会满足。

    当然,不是人家不白干活的。

    仍要给友情价_(:3)∠?)_

    因为秋收工作量骤增,官署众人晚上还要掌灯加班一两个时辰,沈棠吃饱喝足,养好精神继续干活。不过,这次不是处理政务,而是去看工坊,准确来说是她的梦想基石!

    去岁的时候,沈棠还念叨着搞副业。

    毕竟,她爱画笔爱得深沉。

    但摆在她面前的难题太多太多,例如印刷技术简陋,复印靠手抄;造纸效率低,能用来写字画画的纸张少还不易保存。沈棠只有将这些问题完全解决了,再将造价成本打下来,庶民也买得起钱,他们才会来欣赏沈棠的画。有人买,沈棠副业才能赚钱。

    不过,胖子不是一口就能吃成的。

    同理呢——

    问题也是需要一个一个慢慢解决的。

    沈棠最先盯上“纸”。

    木材、竹子、芦苇乃至稻草、麦秸秆都能作为制造纸张的原材料,今年春时,沈棠便让人去砍伐搜集嫩竹子。同时还搜罗了其他的材料,试一试哪一种更适合。

    整个流程复杂繁琐,诸如浸泡脱青、锤破洗净,之后再煮、洗、二次蒸煮、污水去净再以水发酵,以石臼捣料,反复淘洗打浆,最后才是用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