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挣扎(1/2)
原本以为峰回路转的陈胤,正满怀期待,等着皇上下旨,收回查办王甫的圣旨。但此刻殿外的这道声音,犹如一道惊雷一般,给了在场众人一个小小的震撼。
太子一听是南凉王送进宫的消息,直觉告诉他,这肯定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
一定是南凉王,派人来搅局的!
皇帝的话被殿外小张子的声音打断。
他看了看一脸茫然的韩均,还有满脸焦急的太子,略微思索一番,示意贾权出去拿东西。
太子见状,直接急了。
绝对不能被陈云影响这个大好的局面!明明皇上,都要下发圣旨了……
太子咬咬牙,他抬头看向皇帝,急忙开口,生怕晚了一步,贾权就出去拿东西了。
“父皇!南凉王的事再急,能有王首辅的事急?”
“万一罗公公的御林军动作快了点,那岂不是要误了时机……”
若是趁能在圣旨还没有当众宣布之前,用另外一道圣旨拦住,那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但若是罗成那边,已经当众宣读圣旨,把王甫的罪名给定了。
那这件事情,就彻底没有了商量的余地。
圣旨上拟了什么罪名,那王甫就要按罪名来审问查办。
虽说后面也还是可以暗箱操作,将王甫救出来。
但是,这个性质不一样。
放到现在来说,黑历史已经上了档案了,这个记录就再也去不掉了。
与之相对的,不管哪个城邦、国家,绝对不允许一个身份上有污点的人,出现在内阁中。
就算能救下王甫,那王甫也就失去了他的政治价值。
但贾权却完全没有因为太子的话而停下来。
他朝殿外走去,一个正眼都没有看太子。
因为他只听皇上的命令。
反观皇帝,他眼神中,不但没有紧张,反而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这一次,他的好儿子南凉王,为了杀王甫,又会给出什么筹码。
皇帝就是这样,在太子和南凉王陈云的博弈中,不断的开出更高的价码。
就要看,谁能够打动他了。
皇帝没有叫回贾权。
他只是用很是平淡的语气,对着太子开口。
“先别急,看看老六要做什么。”
皇帝轻描淡写将太子按了回去。
他如何能不知道太子的心思,无非就是想要趁热打铁,让自己把赦免王甫的圣旨发出去。
但也许,宫里的事情,还有太子,韩均,以及王甫的事情,全都在南凉王的掌控之中。
按照南凉王目前的势力,皇帝已经摸不准,他对京城,对皇宫的渗透,到底做到什么程度了。
是刚刚布局试探,还是已经……
剩下的这个可能性,皇帝不敢深想。
但皇帝也知道,朝廷目前对大周的掌控力,正在逐渐减弱。
根本原因,在于中枢对地方的控制,掌握在一部分朝臣的手中。
当这些朝臣各自为政,自顾自的发展,为百姓,为大周负责的时候,这种制度有利于中枢的集权。
但是当这些中枢布点的官员,被一个个渗透,成为一片势力呢?
这个时候,必然会出现,欺上瞒下,贪墨成风。
就好像山西的矿税一样。
这个问题,就像是个定时炸弹,不拆,大周还能勉强支撑下去。
但是当皇帝决定要动手铲除了,这个定时炸弹,又有可能狠狠把这些动手的人,炸个粉碎。
就算是朝廷,或者皇帝来了,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皇帝要动王甫,其实内心也是犯怵的。
他怕一旦失去王甫对地方的掌控,之前依附王甫的人,直接就会乱成一锅粥。
他也想看看,陈云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就解决当前这种困境。
太子见皇帝的态度坚决,语气没有丝毫软化的可能性,内心绝望。
他不能接受自己还没做出一番事业来,就要止步于此了。
他于是连忙看向韩均。
他寄希望于,方才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把皇上说动的韩均,再发发力,争取能将皇上说服,先下令在救人也。
但韩均没有丝毫动作,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对皇帝和贾权方才所说的事情没有丝毫的反应,仿佛他只是一个与此事毫不相干的人。
太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若是让陈云的这封信送进来了,那还了得。
“韩首辅,你快说话啊!”
太子低声催促。
“南凉王这封信,只怕来者不善,极有可能,你我方才所作的努力,全部就白费了!”
太子低声对着韩均开口。
韩均只是表情平静看了太子一眼。
“殿下,什么你我,什么白费。”
“老臣从未和殿下,商讨过什么
太子一听是南凉王送进宫的消息,直觉告诉他,这肯定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
一定是南凉王,派人来搅局的!
皇帝的话被殿外小张子的声音打断。
他看了看一脸茫然的韩均,还有满脸焦急的太子,略微思索一番,示意贾权出去拿东西。
太子见状,直接急了。
绝对不能被陈云影响这个大好的局面!明明皇上,都要下发圣旨了……
太子咬咬牙,他抬头看向皇帝,急忙开口,生怕晚了一步,贾权就出去拿东西了。
“父皇!南凉王的事再急,能有王首辅的事急?”
“万一罗公公的御林军动作快了点,那岂不是要误了时机……”
若是趁能在圣旨还没有当众宣布之前,用另外一道圣旨拦住,那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但若是罗成那边,已经当众宣读圣旨,把王甫的罪名给定了。
那这件事情,就彻底没有了商量的余地。
圣旨上拟了什么罪名,那王甫就要按罪名来审问查办。
虽说后面也还是可以暗箱操作,将王甫救出来。
但是,这个性质不一样。
放到现在来说,黑历史已经上了档案了,这个记录就再也去不掉了。
与之相对的,不管哪个城邦、国家,绝对不允许一个身份上有污点的人,出现在内阁中。
就算能救下王甫,那王甫也就失去了他的政治价值。
但贾权却完全没有因为太子的话而停下来。
他朝殿外走去,一个正眼都没有看太子。
因为他只听皇上的命令。
反观皇帝,他眼神中,不但没有紧张,反而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这一次,他的好儿子南凉王,为了杀王甫,又会给出什么筹码。
皇帝就是这样,在太子和南凉王陈云的博弈中,不断的开出更高的价码。
就要看,谁能够打动他了。
皇帝没有叫回贾权。
他只是用很是平淡的语气,对着太子开口。
“先别急,看看老六要做什么。”
皇帝轻描淡写将太子按了回去。
他如何能不知道太子的心思,无非就是想要趁热打铁,让自己把赦免王甫的圣旨发出去。
但也许,宫里的事情,还有太子,韩均,以及王甫的事情,全都在南凉王的掌控之中。
按照南凉王目前的势力,皇帝已经摸不准,他对京城,对皇宫的渗透,到底做到什么程度了。
是刚刚布局试探,还是已经……
剩下的这个可能性,皇帝不敢深想。
但皇帝也知道,朝廷目前对大周的掌控力,正在逐渐减弱。
根本原因,在于中枢对地方的控制,掌握在一部分朝臣的手中。
当这些朝臣各自为政,自顾自的发展,为百姓,为大周负责的时候,这种制度有利于中枢的集权。
但是当这些中枢布点的官员,被一个个渗透,成为一片势力呢?
这个时候,必然会出现,欺上瞒下,贪墨成风。
就好像山西的矿税一样。
这个问题,就像是个定时炸弹,不拆,大周还能勉强支撑下去。
但是当皇帝决定要动手铲除了,这个定时炸弹,又有可能狠狠把这些动手的人,炸个粉碎。
就算是朝廷,或者皇帝来了,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皇帝要动王甫,其实内心也是犯怵的。
他怕一旦失去王甫对地方的掌控,之前依附王甫的人,直接就会乱成一锅粥。
他也想看看,陈云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就解决当前这种困境。
太子见皇帝的态度坚决,语气没有丝毫软化的可能性,内心绝望。
他不能接受自己还没做出一番事业来,就要止步于此了。
他于是连忙看向韩均。
他寄希望于,方才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把皇上说动的韩均,再发发力,争取能将皇上说服,先下令在救人也。
但韩均没有丝毫动作,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对皇帝和贾权方才所说的事情没有丝毫的反应,仿佛他只是一个与此事毫不相干的人。
太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若是让陈云的这封信送进来了,那还了得。
“韩首辅,你快说话啊!”
太子低声催促。
“南凉王这封信,只怕来者不善,极有可能,你我方才所作的努力,全部就白费了!”
太子低声对着韩均开口。
韩均只是表情平静看了太子一眼。
“殿下,什么你我,什么白费。”
“老臣从未和殿下,商讨过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