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病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月,如果你们决定不回城的话,那柔柔回头,我也送到学前班去吧。”

    听到苏晓月的话,张卫东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苏晓月不回城的话,那他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苏晓月听到张卫东的话,也点了点头。

    其实她也一直希望柔柔能进入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

    不过她以前可没有这钱,虽然学费只需要几块钱,但对于以前的她来说,这几块钱,都拿不出来。

    如今,听到张卫东的话,她当然喜上眉梢。

    “东哥,柔柔上学的钱,从我的工资里扣吧。”

    苏晓月开口道。

    “你这是说的啥话,你跟我在一起了,柔柔上学的钱,当然是我拿了。”张卫东笑着说道:“当员工当上瘾了?不适合老板娘的身份了?”张卫东打趣道。

    苏晓月俏脸一红,沉默了。

    “卫军和卫红都去上学了,柔柔在家里也无聊,其实我之前就寻思着,要不要让柔柔去上学前班,只是不知道你回不回城,所以...就没有提,现在我可以确认了。”

    张卫东笑着说道。

    苏晓月嗯了一声:“等柔柔去上学了,我在店里做生意也可以专心一些,这样也不会担心柔柔会跑出去玩啥的...”

    而且,苏晓月觉得他们家现在的这种赚钱模式很好,她跟二弟在家里开店,张卫东去外面打猎,下乡收货,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家里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其实,比起过去苏晓月所经历的艰苦岁月,他们现在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

    她也非常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自从苏晓月和张卫东打开了心扉之后,两人之间的拘谨感渐渐消失。

    他们交流的话题,也越来越多。

    苏晓月跟张卫东说了自己这几年在林场这边的知青生涯,感慨万千。

    60-70年代,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到结束,历时了十余年。

    时代的洪流中,身处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一阵无力感。

    也有那么一句话,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的头顶,便是一座山。

    对于知青来说,这十年,足以改变他们一生。

    本该是大好年华,青春无限的他们,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农村。

    期间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有的人适应得快,逐渐融入当地生活。

    而有些人则陷入困境,甚至遭受了许多磨难。

    苏晓月姐妹就是其中之一,苏晓月的姐姐甚至永远的沉睡在了这白山黑水之间。

    她也一度活不下去,直到张卫东出现。

    虽然现在的生活依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温馨与幸福。

    让她格外的珍惜。

    听着苏晓月敞露心扉,张卫东也把她仅仅拥入怀里:“过去已经过去了,以后再也不会了,衣食无忧我还是可以保证的。”

    苏晓月重重点头:“东哥,我相信你。”

    当然,虽然苏晓月在这里,生活得并不那么轻松,如意,但毕竟也生活了这么多年,所以对于林场,还有长白山,还是有一些美好回忆的。

    聊着天,两人很快便到了夜市。

    这次他们逛集市的时候,并没有像上次晚上一样,遇到什么需要帮助的人,导致中途就回家了。

    一直逛完了,他们手里也多了不少小玩意,糖葫芦和,糖人啥的。

    不是给弟弟妹妹和柔柔带的,而是给苏晓月买的。

    苏晓月嘴上虽然说着不要,那些都是小孩子的玩意。

    但是拿在手里,吃着还是很香的。

    只是吃着吃着,苏晓月眼里不由变得热泪盈眶了起来。

    在集市里,苏晓月是不允许张卫东牵她的手。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数时候都是非常传统和保守的。

    尤其是当着外人的面。

    只有当两人独处时,苏晓月才会变得大胆一些。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夜市的时候,张卫东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他似乎隔着很远,听到从国营食品站(屠宰所)传来一阵争吵声。

    \"老陈,不是我不想收你的牛,而是因为它生病了啊!病牛肉怎么能卖呢?我们必须对顾客的健康负责吧?\"

    \"而且,生产队的牛也需要通过正规渠道来收购处理,如果每个生产队都像你们这样直接带牛过来,那我们屠宰所还不乱套了吗?\"

    \"你生产队的这头牛生病,应该去找兽医站,看看兽医是否能够治疗好。\"

    “再说了,每一头牛都是集体的宝贵资产,不能因为得病了就拿来卖啊!”

    屠宰所里,屠夫周老汉正和一个生产队的陈姓小队长争得面红耳赤。

    张卫东这几天也跟周老汉打过几天交道,所以知道他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