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武宁难破绕通山 狼烟燃起传警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杀!”

    战斗一打响,威策军便如潮水般涌向武宁城。三面围攻、各色将旗林立,无数将校身先士卒,引着精锐部队手持兵刃抵近城墙。

    投石车咆哮,巨大的石块划破长空,轰向城墙,激起尘土与碎石。

    与此同时,箭塔上的弓箭手们冒着汉军重弩的杀伤,抵近射击范围后,随即开始反击,掩护城下突击的步卒军阵。密集的箭矢如网,遮天蔽日,企图压制住城墙上汉军的火力。

    然而,面对这铺天盖地的攻势,大都督扶余却显得异常冷静,他身姿挺拔,眼神锐利,不愧于纵横沙场数十年的名将,从容不迫地调动兵力,构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日落,夕阳的余晖将尽。

    一日之间,威策军曾三次突破重重阻碍,奋勇登上城头,但汉军在扶余的指挥下,展现出了惊人战术素养,他们利用地形优势,以逸待劳,一次次将威策军从城头击退,每一次反击都如同潮水退去后的猛然回潮,更加猛烈且致命。

    在外瓮城周遭,厮杀更为惨烈。威策军中的精锐之士,被悍将苏焕精心挑选出来,奉命突破这道通往外城城门的屏障。

    然而,汉军早已在此设下天罗地网,等待着他们的到来。每当威策军的勇士们撞开城门冲入外瓮城后,迎接他们的便是四面埋伏的汉军。狭窄的空间内,改良的弩箭覆盖而下,将为首的威策军军卒洞穿,刀光剑影交织,喊杀声震耳欲聋。

    ……

    围攻武宁城第八十三日

    面对汉军顽强抵抗,威策军并未因此气馁,他们一次次地发起冲锋,一次次地登上城墙。然而,都在汉军顽强的抵抗下败退出来。汉军士兵们凭借着一腔热血,一次次地将威策军从城墙上杀下。

    就连威策军中最为精锐的先登营,也在高勇的率领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鏖战。

    接连三日的激战中,高勇引着三千先登营精锐攻破东门,正准备长驱直入时,却发现汉军竟然在外城城门之后不计代价的盖上了一座内瓮城,未及先登营反应汉军箭矢迎面而来,紧随箭矢之后的便是扶余亲军营这一汉军中的精锐之师,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尽管先登营的勇士们个个身手不凡,但在汉军猛烈的攻势下,也不得不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

    围攻武宁城第九十六日

    转眼间,威策军已在武宁城下厮杀了九十六个日夜。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中,威策军和汉军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战斗力。

    许白智计百出,夜袭,挖地道,散布流言,声东击西,兵马徉动等诸多策略一一实施。只可惜那扶余谨守本心,不被许白牵住鼻子,以至于威策军只能猛攻坚城。

    然,将近百日的苦战,威策军上下早已士气低落、疲惫不堪。

    中军帐内

    烛火摇曳,映照着丞相许白紧锁的眉头和将领们疲惫的脸庞。许白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诸位将军,武宁之城,坚如磐石,我军士气已疲,再战无益。本相决定,暂且收兵,全军休整,以待时机。”

    言罢,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然,许知至、魏靖、于维、苏焕、高勇皆是军中栋梁,此刻却各怀心事,沉默不语。

    许知至首先打破了沉默:“丞相,武宁不下,我心难安。但若一味强攻,只怕伤亡更重,士气更颓。”

    魏靖沉吟片刻,缓缓道:“丞相,末将有一策。武宁虽固,然我军亦不必在此一棵树上吊死。太冶城战事告急,何不分散兵力,以奇制胜?可遣一偏师,于此地与汉军周旋,主力则乘水师北上,绕开武宁,直击太冶。”

    于维闻言,眼前一亮,却又有些迟疑:“此计虽妙,但绕路而行,路途遥远,且需穿越多处险地,风险不小。”

    苏焕点头赞同,补充道:“若一切顺利,我军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太冶之围可解。只是,需有精兵强将,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高勇则是一拍桌案,豪气干云:“末将愿为先锋,誓死完成任务!”

    许白听后,目光闪烁,显然对魏靖之策颇为心动。他环视众人,缓缓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我等附议。”

    许白随即拍板决定:“好!既如此,便依魏靖之计行事。魏靖,你为主将,顾庭轩为副将,率三万精兵留守此地,与汉军周旋。其余大军,即刻准备,明日寅时造饭,卯时出发,乘船北上,直奔通山!”

    魏靖起身领命,神色坚定:“末将领命!定不负丞相厚望!”

    顾庭轩亦随之站起:“末将誓与武宁汉军周旋到底,为主力争取时间!”

    许知至、于维、苏焕、高勇等将亦誓言必胜。营帐之内,士气为之一振。

    ……

    威策军乘风顺流而下,历经数日航行,终于将全部主力抵达了齐江北岸。

    江风凛冽,战船停靠,士兵们迅速登岸,列队整齐,士气高昂。丞相许白站在岸边,望着这片阔别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