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0章 朱棣:这帖木儿帝国也太倒霉了!(1/2)
不过最让他没有想到的,还是群臣的觉悟!
若是他在位,朝堂只会反对,而没有一丝支持的可能!
可老四在位短短数年,就提升了群臣的觉悟,让他们在大是大非上能够坚定支持老四!
“真是了不得啊!”
朱棣心中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这也让他明白,为什么未来大明会这么强了!
不仅仅是老四的能力,也少不了大臣们的贡献!
【永承五年八月,深入天下教育成为了大明的国策。】
【民间百姓近年来逐渐富裕起来,他们也在向着其他方向努力。】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虽然太过提高读书人的地位,但如今却是天下百姓心中的愿望。】
【他们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读书就成为了一大选择。】
【而你拿出大笔银子投入到大明的教育行业上,大大减轻了百姓们的教育开支。】
【无数百姓对你充满了敬爱,此时若是有人说你的不好,或许不用官府出动,百姓就可以将其乱棍打死。】
【只因你不仅解决了天下百姓的温饱,还让百姓有书可读。】
【你大哥坐镇京师,与杨清一起召集天下读书人并将他们分配至天下各地。】
【你更是提出,若是支援偏远地区教育的,不仅可以凭功入官,各项银钱的补贴和待遇也会列为第一等。】
【你原本以为那些读书人足够清高,可当你把所有的政策宣布之后,前来应召的读书人络绎不绝。】
【只需教书五年,便可入官,这比科举要容易多了。】
【你并不担心未来大明凭此入官者数不胜数,因为你知道天下之大难以想象,未来上百年,天下都会急需官吏。】
【这也算是你在储备一批底层官吏了。】
看着模拟器里老四说让这些读书人在边远地区教书育人五年便可为官。
朱棣还有些皱眉!
毕竟仅仅只靠教书就能当官,那这大明的官当的也太容易了。
不过当看到老四说起天下之大难以想象后,他顿时恍然大悟。
毕竟以往老四在攻下各国领土后,都会从翰林院派预备官吏前去治理。
但科举并不是每年都有,所以各地缺少官吏是必然的!
而如今,在边远地区教书成为了一个新渠道!
能够解决未来各地缺少官吏的现象!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鼓掌叫好。
“这事办的妙啊!不仅解决了边远地区的教育问题,还能选择一批优秀的官吏。”
毕竟这些即将成为官吏的读书人,他们在边远地区待的时间长,更能够比科举取士的官吏懂的民间疾苦。
若他所料不差,这些人未来会比科举取士的官吏走的更高。
因为老四最看重天下百姓!
【永承六年中,你二哥在古天竺的进展飞速,那里的军队一击即溃,那里的百姓更是如同猪猡,愚昧而又顽钝。】
【几乎古天竺没有浪费多少时间,便被轻松拿下。】
【你得到捷报之后,立即准备开始令人着手修建驰道。】
【只可惜从乌斯藏修建驰道太过困难,无奈之下,你也只好令樊忠点齐兵马,攻打帖木儿帝国东侧疆域。】
【如此才能够保证从大明到天竺的驰道顺利修建。】
【樊忠不愧是继你二哥之后军中兴起的优秀将领,攻打帖木儿帝国虽然坎坷,但大明将士损失过小,顺利拿下了帖木儿帝国的东部。】
【永承七年初,就在你二哥返回京城之后,你立即令户部着手修建驰道,让天竺的劳动力能够顺利来到大明。】
【驰道的修建虽然困难,可在你又额外追加一批银子,并从天竺征召劳役之后,事情开始变得顺利了起来。】
【永承八年中,这条横跨上千里的驰道终于修建完成,这期间无数天竺劳役做出了生死贡献。】
【为表彰这些人的事迹,也为了感叹这些人的贡献,你特意清斋数日。】
【永承八年底,天竺劳动力顺着驰道进入大明,为大明的商业贡献了一些活力。】
【永承九年初,你深感天下驰道不够,最终与户部商议,准备再次征召天竺劳役,为大明增加数条关键驰道。】
【这零零总总有近万里之长,一旦修建完毕,能够让大明各地的交流更加顺畅。】
“这帖木儿帝国也算是倒大霉了!”
看着因为驰道不好从乌斯藏修建,老四准备攻下帖木儿帝国东部。
朱棣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毕竟仅仅只是因为大明修建驰道,就要攻打铁木儿帝国!
这样的理由着实有些令人感到脸红!
不过当看到劳役因为修建驰道付出了生死,他顿时一愣,随后就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老四不是最爱
若是他在位,朝堂只会反对,而没有一丝支持的可能!
可老四在位短短数年,就提升了群臣的觉悟,让他们在大是大非上能够坚定支持老四!
“真是了不得啊!”
朱棣心中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这也让他明白,为什么未来大明会这么强了!
不仅仅是老四的能力,也少不了大臣们的贡献!
【永承五年八月,深入天下教育成为了大明的国策。】
【民间百姓近年来逐渐富裕起来,他们也在向着其他方向努力。】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虽然太过提高读书人的地位,但如今却是天下百姓心中的愿望。】
【他们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读书就成为了一大选择。】
【而你拿出大笔银子投入到大明的教育行业上,大大减轻了百姓们的教育开支。】
【无数百姓对你充满了敬爱,此时若是有人说你的不好,或许不用官府出动,百姓就可以将其乱棍打死。】
【只因你不仅解决了天下百姓的温饱,还让百姓有书可读。】
【你大哥坐镇京师,与杨清一起召集天下读书人并将他们分配至天下各地。】
【你更是提出,若是支援偏远地区教育的,不仅可以凭功入官,各项银钱的补贴和待遇也会列为第一等。】
【你原本以为那些读书人足够清高,可当你把所有的政策宣布之后,前来应召的读书人络绎不绝。】
【只需教书五年,便可入官,这比科举要容易多了。】
【你并不担心未来大明凭此入官者数不胜数,因为你知道天下之大难以想象,未来上百年,天下都会急需官吏。】
【这也算是你在储备一批底层官吏了。】
看着模拟器里老四说让这些读书人在边远地区教书育人五年便可为官。
朱棣还有些皱眉!
毕竟仅仅只靠教书就能当官,那这大明的官当的也太容易了。
不过当看到老四说起天下之大难以想象后,他顿时恍然大悟。
毕竟以往老四在攻下各国领土后,都会从翰林院派预备官吏前去治理。
但科举并不是每年都有,所以各地缺少官吏是必然的!
而如今,在边远地区教书成为了一个新渠道!
能够解决未来各地缺少官吏的现象!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鼓掌叫好。
“这事办的妙啊!不仅解决了边远地区的教育问题,还能选择一批优秀的官吏。”
毕竟这些即将成为官吏的读书人,他们在边远地区待的时间长,更能够比科举取士的官吏懂的民间疾苦。
若他所料不差,这些人未来会比科举取士的官吏走的更高。
因为老四最看重天下百姓!
【永承六年中,你二哥在古天竺的进展飞速,那里的军队一击即溃,那里的百姓更是如同猪猡,愚昧而又顽钝。】
【几乎古天竺没有浪费多少时间,便被轻松拿下。】
【你得到捷报之后,立即准备开始令人着手修建驰道。】
【只可惜从乌斯藏修建驰道太过困难,无奈之下,你也只好令樊忠点齐兵马,攻打帖木儿帝国东侧疆域。】
【如此才能够保证从大明到天竺的驰道顺利修建。】
【樊忠不愧是继你二哥之后军中兴起的优秀将领,攻打帖木儿帝国虽然坎坷,但大明将士损失过小,顺利拿下了帖木儿帝国的东部。】
【永承七年初,就在你二哥返回京城之后,你立即令户部着手修建驰道,让天竺的劳动力能够顺利来到大明。】
【驰道的修建虽然困难,可在你又额外追加一批银子,并从天竺征召劳役之后,事情开始变得顺利了起来。】
【永承八年中,这条横跨上千里的驰道终于修建完成,这期间无数天竺劳役做出了生死贡献。】
【为表彰这些人的事迹,也为了感叹这些人的贡献,你特意清斋数日。】
【永承八年底,天竺劳动力顺着驰道进入大明,为大明的商业贡献了一些活力。】
【永承九年初,你深感天下驰道不够,最终与户部商议,准备再次征召天竺劳役,为大明增加数条关键驰道。】
【这零零总总有近万里之长,一旦修建完毕,能够让大明各地的交流更加顺畅。】
“这帖木儿帝国也算是倒大霉了!”
看着因为驰道不好从乌斯藏修建,老四准备攻下帖木儿帝国东部。
朱棣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毕竟仅仅只是因为大明修建驰道,就要攻打铁木儿帝国!
这样的理由着实有些令人感到脸红!
不过当看到劳役因为修建驰道付出了生死,他顿时一愣,随后就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老四不是最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