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刘德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世民拧着眉头,试探的问道,“刘先生,您到底是有什么事。”

    刘德成拱拱手,“陛下见谅,老夫斗胆,请陛下稍等一会,片刻自可明白。”

    神神叨叨的,还卖起关子来了……

    犹豫一二,李世民对着张阿难轻点下颚,不多时,就有小太监提着两捆纸过来。

    刘德成正襟危坐,右手提起笔,左手捏着右袖子,一丝不苟的写了起来。

    他的神情,十分专注认真。

    很快,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字墨,刘德成将纸放到一旁,继续提笔挥洒笔墨。

    李世民按捺不住好奇心,将写满了字的这张纸拿起。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总共有十来段话,皆都是出自四书五经,只不过,这十来段话并不完整,有的是后文有缺,有的是前文有缺。

    从格式来看,这很像是帖经。

    并且,还有些眼熟…

    这刘德成,到底是搞什么把戏。

    李世民一脑门的问号。

    书架上的沙漏缓缓流逝着,刘德成一张接着一张,片刻都不带停的。

    写满字的纸越来越多,李世民已经懒得去再挨个拿来看看了,他几乎已能肯定,刘德成是在写考卷。

    坐在御座上,李世民虎目微阖,看着埋首于案几,沉浸于自我世界中的刘德成,不禁暗自思索,这老头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关子。

    与此同时,在宫外头,围观看热闹的人少了许多,大部分看客小民都已经散去,毕竟跟八卦比起来,还是一日的营生更重要些,少看个热闹没什么,但要误了营生,那可是要饿肚子的。

    到现在还没走的,除了些特别好事者以及一日不干活也饿不着的人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是书生学子了。

    他们齐齐望着敞开的朱雀门,静等着刘德成从里头出来,然后上前去问个明白,要真有人连这等名儒都敢欺压薄贱了,那他们定要去给讨个公道回来。

    时间,一分分过去,很快,到了晌午,明媚的太阳悬与正空,虽然深秋的阳光不像夏日那么的毒辣,但站的久了,难免会出些汗。

    卢彦伦用袖子擦擦额头,看了眼鬓角滴水的郝处俊,言道:“处俊,时候不早了,要不你别等了,再迟一迟,天黑之前可就赶不到下一个地方了。”

    郝处俊看了眼日头,犹豫一二,摇头道:“无碍,再等一等。”

    卢彦伦也不再多言。

    时间,一眨眼到了末时。

    两仪殿中,突响起叽里咕噜声。

    刘德成笔锋一顿,低头看了眼肚子,面向上方,拱手道:“老夫失礼,陛下见谅。”

    李世民呵呵一笑,摆摆手,十分贴心道:“先生要不先缓缓,用点饭食后再写。”

    刘德成摇摇头,“谢陛下好意,马上就好了。”

    话音落地,提笔又写了起来。

    约摸又过了小半刻,本是上好的紫豪笔,笔锋上的柔毛都已有些凌乱,负责给他研墨的太监,胳膊酸疼的都快失去知觉,直到此时,刘德成终于是放下了笔。

    “陛下,老夫写好了。”

    张阿难将写满字的纸收集好抱来。

    李世民随手翻阅几张,问道:“刘先生,今日所为何事,现在可以说了吧。”

    刘德成仍是卖着关子,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陛下可知道,我书写的这些,都是什么?”

    “帖经,诗赋,策问。”

    刘德成又问道:“陛下可否觉得这些题眼熟?”

    李世民点点头。

    他当然眼熟了,今年进士科的考题,他将吏部送来的十份考卷,翻了又翻,几经抉择后,才敲定下了最终考题来,几乎每一道题目,他都能背的下来。

    想到此,李世民不禁又疑惑,看向刘德成,问道:“刘先生,您写的这些,都是吏部所制定的进士科考题,除了今科考的那些题目外,剩下的只有朕知道,您是如何知道的?”

    刘德成站起,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道“陛下,这些题目,我都做过一遍。”

    嗯?

    李世民诧异之余,两眼又露出迷惑。

    做过?

    这怎么可能!

    除了进士科所考的题,剩下的题目都未公布过,刘德成怎么可能做过。

    李世民失去了耐心,直截了当道:“先生,到底怎么一回事,请您言明。”

    刘德成躬身道,“陛下,申国公高士廉,曾对我有过些许恩惠,在申国公之孙高德阳,报名今科考试后,申国公当时大病未愈,他拖着病重之体,寻到我府上,言辞恳切的拜托我,希望能上门去教习其孙高德阳一段时日。”

    “顾念往日之情,老夫不好回驳,便应了下来,本想着,高氏乃是名门望族,高德阳出身书香之家,才学应是不差,可没想到……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