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武媚,李治(2/3)
香,太子殿下露出了纯粹又天真的笑容,这明显是动了心。
王福心里突突,硬着头皮上前,委婉道:“殿下,这……这武才人终是后宫里的人,和她接触过多,奴婢怕,恐……恐会传出非议来。”
李治笑容散去,王福连忙低下头,只是冷眼一瞥,倒未多说什么,缓缓向着步撵去,临到跟前之际,突兀道:“不过一个小小的才人,算得了什么,谁敢嚼孤的舌头根子,你盯好了,要真有人敢口无遮拦,就将他给孤赶出宫去。”
~~~~~~~
次日一早,长孙无忌刚到公房,屁股都还未坐热呢,东宫便有人来传,言李治邀他一同用早膳。
长孙无忌心中知晓,必然是要说科举的事,到了东宫,无声中吃完早膳,舅侄二人一同来到书房。
用温热的清茶漱口,能冲洗去食物残渣的异味,李治将漱口水吐掉,边用丝巾擦拭着嘴角,边随口说道:“舅舅,昨夜父皇召我陪膳,谈起了科举的事情。”
长孙无忌苦笑一声,“陛下可是想要殿下劝解劝解臣。”
李治只是笑笑,未说什么。
“唉,让殿下为难了。”
“孤不为难。”李治突兀道:“科举改制,确实与社稷有利,舅舅莫要在此事上,与父皇相孛作对了。”
长孙无忌呆滞看来。
李治迎着他的目光,继续说道:“舅舅,你扪心自问,当下科举制度,是不是不公,是不是特意在打压寒门!”
“殿下……”
李治摆摆手,“舅舅,先不说其他,你就回答侄儿的问题。”
长孙无忌顿挫下,点点头,“这些,臣岂会不明白。”
李治又道:“那舅舅说,李泰提议的改制,是不是大有裨益。”
长孙无忌回了声是。
“既然舅舅也觉得不公,也觉得改制大有裨益,那缘何要跟父皇唱反调,缘何要死梗着脖子,反对改制一事?”
他为什么反对,难道李治不清楚吗?不,他必然是清楚的很的,既然清楚,又为何要说这番话,长孙无忌反问道:“殿下可是支持改制。”
李治未有犹豫的点点头,“虽说改制是李泰所奏,但孤身为储君,身为未来的天子,不能因为上奏之人与孤有嫌隙,而就置天下社稷于不利。”
这话说的,好似他就是不管天下社稷,不识大体之人了,长孙无忌暗生不快道:“殿下,臣心里自是也愿支持改制的,可此事,牵扯实在是过深,臣反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殿下应该是能体谅臣之不易的。”
“舅舅,那些人唯你马首是瞻,你要是强硬一些,他们谁敢说个不是,纵使心里生出几分埋怨,可又有什么关系,除了你以外,他们现在还能依靠谁呢。”
空口白话,说的是简单的很,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反过来,自己又何尝不是在依靠他们呢,这就是像是筷子,两根筷子合在一起成一双,那才能吃饭,筷子要是生了毛刺,虽说还能吃饭,可保不齐什么时候,那刺就会扎进肉里去。
长孙无忌低着头不吱声。
李治余光扫了扫,继而道:“舅舅,改制的事情,父皇心里已是打定了主意,反对,也无什么用,我看,你就好好劝劝他们吧,莫要一条道走到黑,不知道个轻重,惹恼了父皇,对他们没好处。”
“殿下的意思,臣明白了,只是……”长孙无忌一脸难色道:“只是此等事,臣实在难以劝得动他们,要不,臣将他们唤来,烦请殿下废些口舌。”
谁去跟他们开这个口,谁就要被记恨,长孙无忌想让李治出这个头,李治自是不肯的。
“舅舅,这我怎好露面,他们平日跟你多有交集,我和他们又不怎么来往,还是你去说合适。”
长孙无忌凝着目光,只是呆看着地面,久不言语。
如此反应,让李治是很不满的,但他也不开口,也是凝视起了外头。
两人现在,就在比谁能沉得住气。
细沙流动,须臾百息,王福突然开口道:“相爷,奴婢插句嘴,您担点骂名没什么,有殿下在呢,您有什么好顾虑的,殿下要是去劝说,他们万一要是把不满安在殿下的头上,那可就麻烦多了,这里头孰轻孰重,您应该明白的才是。”
“住口!”李治训斥道:“你算什么东西,孤与舅舅议事,哪轮得到你插嘴,是非好坏,舅舅难道不清楚吗,用得着你个奴婢在这指手画脚,孤看你是越来越没规矩,越来越不知尊卑了。”
“殿下恕罪。”王福跪下,惶恐道:“是奴婢失言了,奴婢知错,殿下见谅,相爷见谅。”
长孙无忌跟没听到一般,仍是低着头,没个什么反应。
李治余光一扫,气恼道:“孤看,你是越来越糊涂,越来越拎不清自己的身份了,要是不好好教训教训你,我看用不了多久。你都敢骑到孤的头上拉屎撒尿了。”
说着,冲着门外唤了一声,有侍卫进来,李治冷声道:“将王福打三十大板,以儆效尤,孤看他以后还
王福心里突突,硬着头皮上前,委婉道:“殿下,这……这武才人终是后宫里的人,和她接触过多,奴婢怕,恐……恐会传出非议来。”
李治笑容散去,王福连忙低下头,只是冷眼一瞥,倒未多说什么,缓缓向着步撵去,临到跟前之际,突兀道:“不过一个小小的才人,算得了什么,谁敢嚼孤的舌头根子,你盯好了,要真有人敢口无遮拦,就将他给孤赶出宫去。”
~~~~~~~
次日一早,长孙无忌刚到公房,屁股都还未坐热呢,东宫便有人来传,言李治邀他一同用早膳。
长孙无忌心中知晓,必然是要说科举的事,到了东宫,无声中吃完早膳,舅侄二人一同来到书房。
用温热的清茶漱口,能冲洗去食物残渣的异味,李治将漱口水吐掉,边用丝巾擦拭着嘴角,边随口说道:“舅舅,昨夜父皇召我陪膳,谈起了科举的事情。”
长孙无忌苦笑一声,“陛下可是想要殿下劝解劝解臣。”
李治只是笑笑,未说什么。
“唉,让殿下为难了。”
“孤不为难。”李治突兀道:“科举改制,确实与社稷有利,舅舅莫要在此事上,与父皇相孛作对了。”
长孙无忌呆滞看来。
李治迎着他的目光,继续说道:“舅舅,你扪心自问,当下科举制度,是不是不公,是不是特意在打压寒门!”
“殿下……”
李治摆摆手,“舅舅,先不说其他,你就回答侄儿的问题。”
长孙无忌顿挫下,点点头,“这些,臣岂会不明白。”
李治又道:“那舅舅说,李泰提议的改制,是不是大有裨益。”
长孙无忌回了声是。
“既然舅舅也觉得不公,也觉得改制大有裨益,那缘何要跟父皇唱反调,缘何要死梗着脖子,反对改制一事?”
他为什么反对,难道李治不清楚吗?不,他必然是清楚的很的,既然清楚,又为何要说这番话,长孙无忌反问道:“殿下可是支持改制。”
李治未有犹豫的点点头,“虽说改制是李泰所奏,但孤身为储君,身为未来的天子,不能因为上奏之人与孤有嫌隙,而就置天下社稷于不利。”
这话说的,好似他就是不管天下社稷,不识大体之人了,长孙无忌暗生不快道:“殿下,臣心里自是也愿支持改制的,可此事,牵扯实在是过深,臣反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殿下应该是能体谅臣之不易的。”
“舅舅,那些人唯你马首是瞻,你要是强硬一些,他们谁敢说个不是,纵使心里生出几分埋怨,可又有什么关系,除了你以外,他们现在还能依靠谁呢。”
空口白话,说的是简单的很,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反过来,自己又何尝不是在依靠他们呢,这就是像是筷子,两根筷子合在一起成一双,那才能吃饭,筷子要是生了毛刺,虽说还能吃饭,可保不齐什么时候,那刺就会扎进肉里去。
长孙无忌低着头不吱声。
李治余光扫了扫,继而道:“舅舅,改制的事情,父皇心里已是打定了主意,反对,也无什么用,我看,你就好好劝劝他们吧,莫要一条道走到黑,不知道个轻重,惹恼了父皇,对他们没好处。”
“殿下的意思,臣明白了,只是……”长孙无忌一脸难色道:“只是此等事,臣实在难以劝得动他们,要不,臣将他们唤来,烦请殿下废些口舌。”
谁去跟他们开这个口,谁就要被记恨,长孙无忌想让李治出这个头,李治自是不肯的。
“舅舅,这我怎好露面,他们平日跟你多有交集,我和他们又不怎么来往,还是你去说合适。”
长孙无忌凝着目光,只是呆看着地面,久不言语。
如此反应,让李治是很不满的,但他也不开口,也是凝视起了外头。
两人现在,就在比谁能沉得住气。
细沙流动,须臾百息,王福突然开口道:“相爷,奴婢插句嘴,您担点骂名没什么,有殿下在呢,您有什么好顾虑的,殿下要是去劝说,他们万一要是把不满安在殿下的头上,那可就麻烦多了,这里头孰轻孰重,您应该明白的才是。”
“住口!”李治训斥道:“你算什么东西,孤与舅舅议事,哪轮得到你插嘴,是非好坏,舅舅难道不清楚吗,用得着你个奴婢在这指手画脚,孤看你是越来越没规矩,越来越不知尊卑了。”
“殿下恕罪。”王福跪下,惶恐道:“是奴婢失言了,奴婢知错,殿下见谅,相爷见谅。”
长孙无忌跟没听到一般,仍是低着头,没个什么反应。
李治余光一扫,气恼道:“孤看,你是越来越糊涂,越来越拎不清自己的身份了,要是不好好教训教训你,我看用不了多久。你都敢骑到孤的头上拉屎撒尿了。”
说着,冲着门外唤了一声,有侍卫进来,李治冷声道:“将王福打三十大板,以儆效尤,孤看他以后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