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书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林中出来,雪停了,来时的脚印被完全覆盖,李承乾翻身上马。

    杜爱同突想起什么来,问道:“殿下,寻的民夫如何处置?”

    “有多少人?”

    “一百二十余人。”

    荒郊野岭,寻些山洞来收拾,只要不是脑袋缺根弦,定都会多琢磨琢磨,所以,放肯定是不能放的。

    李承乾看着远处雪景,“是从哪招的人?”

    杜爱同回道:“为防万一,小的特地去灵州寻得人。”

    “嗯,不是关中,这倒好办。”李承乾言道:“与他们说,只要留下,一月六百钱,可先结算一年,也可写信寄物给家中,既然不远迢迢的来到长安务工,必也都是些贫家子,这般优渥,应都会甘心留下的。”

    “殿下,那要非要有人走呢?”

    李承乾调转马头,“那就送他们回家。”

    杜爱同心领神会,作揖拱手。

    ~~~

    回到昭陵,天地昼暗,李承乾冻得脸红,进屋就直扑到火盆边。

    刘魏捡起地上的大氅,走到门口,轻轻拍打去皮毛上沾染的雪花,再将靴子擦拭干净,抽出绸缎鞋垫来,换上副新的。

    做完这一切,回到屋中,先擦擦手,后提起沸腾的水壶,砌上一盅热茶。

    李承乾呷口,哆嗦两下,言道:“时候不早了,你回去吧。”

    程良骏说道:“最近慧娘店中忙不过来,七娘去她那帮衬几天,小的不回去了。”

    李承乾侧首,也不说什么,就是上下打量着,程良骏被看的一头雾水。

    “这都多长时间了?”

    程良骏低下头,多有羞涩。

    李承乾再道:“赶明寻张如风,喝点药试试。”

    应声诺,随之吞吞吐吐道:“殿...殿下,我...我去东厢房,有事您唤我。”

    李承乾嗯了声,然后专心喝起茶,刘魏静悄悄候在一旁。

    片刻,突听得道:“你是怎么进的宫,观你言行举止,不像是家贫为了讨口吃的。”

    刘魏一闪而过伤怀,低声道:“奴婢是获罪入宫。”

    “家中犯了何事?”

    “奴婢父亲,原是甲坊署监正,贞观十一年,甲坊署生污弊案,父亲受牵连被斩,奴婢逃过一死,戴罪进了宫中。”

    甲坊署,是专制盔甲之所,监正,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负责管理工匠,监督质量。

    “你当时多大?”

    “奴婢时九岁。”

    李承乾吹口茶水,看似随口道:“你父亲当年可曾教过你什么技艺?”

    “教过些奴婢制甲之法。”

    “现在还记得吗?”

    “当时年幼,再加上过了这么多年,大多都忘了,只零零散散记得一二。”

    “有空了多想想,也可去跟赵玉他们要副盔甲,好好地琢磨琢磨。”

    听闻此话,刘魏下意识抬首,李承乾与之对视一眼,也没再说什么,转身躺到榻上。

    一觉醒来,日上三更,李承乾睡得不错,精神饱满,反观刘魏,或许是失眠了,显的有些萎靡。

    洗漱完,赵玉等人从山下晨跑回来,大寒的天气,只穿着单衣,一个个大汗淋漓,身上都冒着热气。

    程良骏端来饭食,今天伙房做的很是合口,李承乾大快朵颐,吃的一干二净,或许是吃到美味,心情大好的缘故,李大郎大手一挥,将众人召集起来,发钱。

    一人三两,两箱银子见底,众人喜笑颜开,正高兴时,李承乾又讲了件更让他们高兴的事。

    “今日你等收拾收拾行李,回家中去,好好陪陪家人,等年节过后,再回昭陵来。”

    早前,李承乾就说过,要放个长假,却没想到,这个长假会是这么的长,眼下才十一月末,等年节过后,将近两月时间。

    赵玉担忧道:“殿下,我等回去了,谁拱卫您呢?”

    “对啊殿下,您体谅小的们,我等也不能不知恩德,让他们回去吧,我守着您。”

    马老三的话一出,立马惹得他人不满,刘老黑先道,“嘿,你这话说的,好像就你知晓殿下恩典一样,殿下,我也不回去,我也守着您。”

    “殿下,他们都不如我勇猛,让我留下吧。”

    看着争先恐后的众人,李承乾先是感慨了一句银子没白花,然后笑呵呵道:“都别争了,谁都不留,全都给我回去。”

    “殿下...”

    压压手,打断赵玉,继续笑道:“这天越来越寒了,我也打算去书院呆些日子。”

    闻言,众人这才放下心,随之欢天喜地的去收拾行李, 张如风早已备好了下榻处,收拾的很干净。

    各自落座,李承乾笑着道:“张先生,我看你越发精神了。”

    “都是托殿下的福,要不是殿下,小老儿哪有今日这般悠闲。”

    说笑几句,李承乾神情一正,“先生,你可去卫国公府上看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