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弼马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车师国娞敏一帮人去忙她们自己的事。

    王家马场又正常运作起来。

    王西风沉下心来,仔细斟酌,想想怎样回复水衡都尉魏江。

    他身边实在没有可参谋之人,只能自己思考、拿主意。

    自己既然投胎于王家,就有义务给王家带些福运。

    这个时代,要想生活水准高些,当然得赚钱。

    但,若经济地位提高了,而政治地位却不匹配,那就是砧板上的肉,迟早成为人家盘中餐。

    老爹就那样了,一辈子做个里正是极限。

    大哥、二哥也不是做官的料。

    看来,还是得自己去谋个官职,为家里撑门面。

    那就趁此机会投到水衡都尉府,混个芝麻小官也好,匹配一下自家的资产增长。

    事实上,大汉朝的官员储备制度,就有“荫任”和“赀选”两种。

    “荫任”就是高官推荐郎官的制度。比如:食禄二千石官员任期满三年,就可推荐一人做郎官。

    郎官就是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手下的属官,分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个等级。别看这些人没实权,但都是在皇帝身边做护卫、司机、服务员、顾问。稍露头角就一飞冲天。

    “赀选”则是家中财产达到一定数量,可以推荐一人去做郎官。不过上班要自备车马、服饰、兵器。没有工资。

    “赀选”郎官的财产起点最初是一千万铢,后来降到5百万铢。

    必须说明的是,赀选郎官并不是要上缴这些家庭财产。只是作为任职资格。

    可见,这个时代的财产与为官是相辅相成的。

    “荫任”制度保障官宦世家的延续性。“赀选”制度为地方豪强打开官场大门。

    官宦世家和地方豪强就是组成官场的两方面势力。

    想通了道理,作出了抉择后,王西风决定去找魏江大人,谋个小官做做。

    魏江自身级别是比2000石,也不算高,他举荐的人,也不可能得到多高的位置。

    至于郎官之类,更挨不着边。

    郎官的举荐,需中2000石官员,任职三年后才有资格。

    魏江的比2000石,隔着2000石、中2000石,以及三年任期 。

    王西风由老爹领着,假装是服从家主安排的样子,备好礼品,先去拜访乡三老桂寓石。

    桂寓石对王西风颇熟,很是欣赏。他带着父子俩进城,拜见水衡都尉府师爷马景闻。

    马景闻一听是上汇里王西风来了,不敢怠慢。因为东家老爷魏江交代过。

    他立马向老爷禀报。

    魏江听说是王西风来了,也非常重视。他放下手头活计,过来接见王西风一行。

    虽然先帝薨逝、新帝即位了,但魏江对先帝当年亲自交代的事,也不敢马虎。

    王西风行礼后,开门见山,表达了希望魏大人帮忙举荐的意思。

    魏江笑着表示:你在乡学、县学的优异表现,本官都很清楚。你的人品,也是有口皆碑的。年轻人,读了圣贤书,就该走正道,为国出力。本官非常愿意保荐你在自己属下做官。

    王西风再次郑重行礼,千恩万谢。

    魏江决定为王西风谋划六厩丞职位。

    水衡都尉府有九个下属单位:上林、均输、御馐、禁圃、辑翟、钟官、技巧、六厩、辨铜。

    这些单位的头头称令、丞,级别与县令、县丞相当。当然,实权相差很远。

    六厩令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部属马场场长。七品官,县处级干部。

    六厩丞就是六厩令的副手,八品官。

    刚好,水衡都尉府的六厩令、丞位置都出缺了,是个机会。

    为王西风一步到位谋求六厩令,难度很大。从六厩丞做起比较合适。

    反正魏江权限内,可以先空着六厩令,让王西风能发挥自己。

    六厩原属九卿之一的太仆寺,武帝时成立水衡都尉府,移给少府管辖。太仆寺重点发展大军马场。只保留了未央厩,专门管理皇帝的马匹。

    太仆的大军马场,那是国防大工程,级别比水衡都尉府的六厩令要高。

    孙悟空在天庭的任职弼马温,类似六厩令。

    听了魏江介绍,即便尚未成事,王西风还是对着魏江,毕恭毕敬行了下属礼。

    又挨个感谢几位长辈,包括自家老爹。

    没多久,有关正式手续办好了。

    王西风接了官印,到六厩衙门上了任。

    王西风对这职位很满意。

    为政府养马,对自家马场也是有益的。因为自家的马驹养大后,都是卖给了官家。

    衙门很简单,就是未央宫北门附近的一个院子,十几几间平房。

    水衡都尉府六厩属下马场分两种:一是草场养马基地;二是城市马厩,即喂草料的马棚。

    六厩令空缺。作为六厩丞的他管理的人员还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