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人心难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富贵险中求。

    李达康年纪轻轻就能当上县委书记,除了赵立春的力荐外,自身的眼力劲也不差。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

    过于的谨小慎微。

    没有干大事的魄力,也没有祁同伟的那么果决。

    他怕。

    怕许春风是个无能之辈,怕茶山被承包后血本无归,怕贷出去的款成为烂账,更怕背锅。

    可风险往往都和利益挂钩。

    就像祁同伟说的,一旦许春风成了,那么给金山县带来的利益,将无可估量。

    这份政绩的含金量,也会无比耀眼。

    拿着这个政绩,就能当个敲门砖,敲开副厅的大门。

    见他心动了,祁同伟继续拱火,“达康书记,风浪越大鱼越贵,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你和嫂子晋升的机会就在眼前,把握住啊!”

    “同伟说的对。”欧阳箐附和道:“这么好的项目,我听的都心动,你作为金山县的县委书记,更应该大力支持。”

    李达康眉棱一挑,又一次看向祁同伟,“以你的眼力来看,那个许春风可靠吗?”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也是李达康最担心的一点。

    很多商人,都会以项目之名骗贷款,等贷款到手,要么挥霍,要么卷钱跑路。

    当然,作为重生者,祁同伟肯定不会给自己挖坑,许春风的为人和能力,他上一世就有深刻的了解。

    怎么说呢,许春风不仅是商人,还是一个慈善家。

    在挣到钱后,国家有天灾时,他都会义无反顾站出来,捐钱捐物资。

    尤其在08年,捐了半个身家。

    这样德才兼备的人物,必须留在金山县。

    “达康书记,你信不过许春风,还信不过我吗?”

    李达康思索片刻,咬牙道:“好吧!为了金山县的将来,我就赌一把。”

    有了李达康的支持,祁同伟放开了手脚,立刻找人制定合同。

    淳溪村的茶山,属于大集体的遗留资源,一直都属于村民和政府共同拥有。

    拟定合同前,还得经过村民的同意。

    当天晚上,祁同伟便带着老支书,挨家挨户地敲门,将承包茶山的好处,以及收益,全部告知了一遍。

    简单的来说,如果茶山承包出去了,当地村民的收入,至少翻三倍。

    村民们不懂合同,可他们信得过祁同伟,也信得过老支书,当听到年收入可以翻三倍时,没人犹豫,全部按了手印。

    李达康同意了,村民也同意了,接下来就等许春风签字。

    看到合同后,许春风张大嘴巴,咽了咽口水,满脸不可思议。

    “祁县长,你来真的啊?”

    “你以为我在开玩笑。”祁同伟正色道:“合同你也看了,公章和村民的手印也都在上面,你不会这个时候认怂吧?”

    “没有,没有。”许春风连忙把摇头,“我只是吃惊,这泼天的富贵,你为什么找上我?”

    “因为我信得过你,也希望你别辜负我的信任。”

    许春风拿起笔,又犹豫了下,“用这个合同,真能贷到款?”

    “可以,把合同交给欧阳箐,贷款的事,她会帮你搞定。”

    “你就不怕我拿钱跑路?”

    “呵呵。”祁同伟笑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说我信任你,这绝非是一句空话!还有两个月就是清明,你速度快一点,手上的茶叶订单,正好也能消化掉。”

    “谢谢!”许春风深深吸了一口气,“祁县长,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就这样,祁同伟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不仅解决了茶叶销路的问题,还给金山县留下一个商业大才。

    许春风也没让他失望。

    拿到贷款后,立刻付出行动,在清明之前,把春风农贸公司迁到了金山县。

    接着按照合同的要求,以20一天的工资,雇佣当地村民采茶炒茶。

    别看20元不多,可当时祁同伟的工资也才八百一个月,普通村民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两三百而已。

    这一下,收入就翻了两三倍。

    不仅如此,等茶叶下市后,这些采茶的村民,依旧属于春风农贸有限公司员工。主要任务,就是修剪茶枝,培育新苗,打理茶山。

    这么算来,淳溪村的就业问题,也都迎刃而解,收入更是可观。

    谷雨。

    许春风又带来了好消息,他利用自己的人脉,以及多年积累的信誉,又接下了两个大订单。

    每个订单四万斤茶叶。

    总共八万斤。

    也就是说,加上之前的十万斤订单,淳溪村这个茶山,在八月之前,最少得产出十八万斤的茶叶。

    这个目标,压力山大。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许春风也舍得下本钱,在原有20块钱一天的基础上,更是给村民加了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