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入登州邹润说鬼市,寻孔府叔侄慕佳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效,《海药本草》中记载砗磲的作用是:“大寒无毒,主安神,解诸毒药及虫螯”。

    而这个砗磲,可谓是价值连城,当初直接就引起了整个登州城的半个黑道为了这东西打得血流成河,当初“出林龙”邹渊和“独角龙”邹润他们叔侄二人在登州城外的登云山落草,都想去抢来着。

    据说那个砗磲是玉化x砗磲,是几千年都不出世的珍宝,当初竟然还引来了吐蕃的几个僧人也来争抢,还声称不给他们就要当场坐化,后来才知道这几个家伙是吐蕃大雪山大轮寺的什么“上师明王”,后来还是官府出面说情,让吐蕃国出钱把这东西买走了。

    要说这砗磲,可分为玉化砗磲和未玉化砗磲两类,自古物以稀为贵,一个达到真正的如玉的质感和光泽的砗磲要经历千百年不断的玉化,年华在它身上刻下天然的轨迹,只有壳中最硬的一部分才会玉化。

    因为条件太过于苛刻,所以这也加强了玉化的艰难程度,更不必说还有那些熬过了上千年的海水冲刷和泥沙的打磨却因为有虫和裂纹而变得不适合雕刻的砗磲,玉化程度越高的砗磲,相对来说价值就越高,玉化程度是决定砗磲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

    可想而知,当年一个那样大的巨型砗磲,又是通体玉化的,这东西让佛教徒知道了,真得打得人脑子满地横流。

    在其价值上,估计不考虑政治意义,估计是比起那做成了传国玉玺的和氏璧差不多……

    可见这鬼市的规模之大,连登州官府也不敢随意对其下手,而据说这登州的黑色历史可比宋朝要早,早在唐高宗年间就已经是有了。

    其三,是因为这登州鬼市交易地点都比较偏僻,是在登州近水门码头附近的一条长街,那里极少人去,凌晨时灯火忽明忽暗,里面的人来人往,远远望去就如同鬼魂在游荡,所以叫这个名字。

    其实像是这样的鬼市,在其他年代和其他地方也有,比如后世的北京潘家园,也被称为鬼市,这鬼市在凌晨交易,选这个时间,是因为古代的时候一些大户人家,由于种种原因家道中落了,为了维持生计,只好将家中的一些物品拿出去卖。

    但这毕竟是不光彩的事情,说句不好听的,这种事情干了辱没祖宗,所以这些不孝子弟他们为了避免被熟人认出,只好将物品拿到鬼市交易。

    鬼市中一般都是将灯火调的比较暗,有的甚至摸黑买卖,就算带了灯笼也只能照到物品照不清人,所以就算你遇到了熟人也不怕被认出来,二交易过程基本上都不会说话,你就算是讨价还价,那都是两个人手伸进袖子里面盘道,外人看不明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鬼市中交易的物品可能是非法所得,有偷来的抢来的,甚至可能是盗墓得来的。

    “这鬼市我倒是闻所未闻,都买些什么?”

    “锦袍将”岳真一听他们说起这鬼市,也是来了兴趣,急切要问。

    “这既然是黑市的买卖,那鬼市中的东西肯定是良莠不齐的,以假乱真的居多,不过这黑市上有家铺子专卖兵刃,我二人顺手的大斧便是那里买来的。”

    “出林龙”邹渊一边说,还一边亮了亮他腰间的大斧,确实寒光四射,虽然造型朴实,但确实是一把好斧头。

    “如此说来,我也要去看看,能否买到些好兵刃!”

    “锦袍将”岳真道。

    “买东西自然可以,但无论你买到的是真货还是假货,是赔还是赚,在这鬼市之中,都必须要接受,不能事后还找人要回钱来,否则容易被这黑市群起而攻之啊!”

    “独角龙”邹润说出黑市上的这一条潜规则之时,脸色明显的惊恐,好像是心有余悸的样子,明显是自己就干过这种事情,应该是切身经历。

    进城后,那“独角龙”邹润便说,“奔波劳碌,我等且先去那孔宴楼吃上一顿如何?”

    “出林龙”邹渊点了点头,以示同意,回头给那“锦袍将”岳真解释道,这是登州城第一的酒楼,乃是做孔府菜的酒楼,远近闻名。

    众所周知,至圣先师孔圣人乃是山东曲阜人,所以这孔府菜也是山东曲阜孔府的菜肴。

    孔府菜起源于宋仁宗宝元年间,当时孔府正式建府,孔府菜专门用于接待来此的贵宾、上任、生辰家日、婚丧喜寿时特备。

    这孔府宴席遵照君臣父子的等级,有不同的规格,由于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在清朝,是乾隆时代的官府菜。

    孔府烹饪,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宴会饮食;一类是日常家餐,宴席菜和家常菜虽然有时互相通用,但烹饪是有区别的,而这家酒楼就专门制作孔府的宴席菜,讲究的是造型完整,不伤皮折骨,在掌握火候调味、成型等方面,难度很大,还真是应了孔老夫子的那一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而此地最有名的一道菜,当属一道“吉祥八宝”。

    实际上,说“吉祥八宝”,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后世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八仙过海闹罗汉”。

    这道八仙过海闹罗汉可是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