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镇南王位的归属(加3,加4)4601字(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筹备修缮事宜。

    然则,户部不给钱粮。”

    他话未说完,但永定帝已知其意,转头看向户部尚书:

    “钱尚书对此有何看法?”

    钱尚书躬身出列,面有难色:

    “陛下,近来朝廷开支庞大,加之边疆战事频发,国库已是捉襟见肘。

    黄河河堤修缮,实乃当务之急,但……”

    永定帝眉头皱得更深,打断了户部尚书的话:

    “但什么?

    河堤若决,损失更巨,此等账目,你户部难道算不清楚吗?”

    闻言,户部尚书心中不爽,暗自咒骂。

    ‘特么的,这个账老子当然会算。

    但是国库到底有没有钱你不知道吗?

    你算算,你继位以来,为了把宫殿和皇城修建成你满意的奢靡程度,花了多少钱出去?’

    但他表面上却是表现出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连忙再次躬身:

    “陛下息怒,臣并非不愿拨款,实则是工部要的太多,臣力有不逮。”

    钱尚书的话语虽然委婉,但谁都听出来他的潜在之意。

    国库,没钱了!

    但工部尚书却不管这些。

    国库没钱是你户部尚书无能,但我工部的款项必须安排到位。

    否则,工部上下数千人,吃什么,喝什么?

    因此,工部辛尚书闻言,怒气冲冲地望向户部尚书。

    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愤怒。

    “钱尚书,你欺我工部无人否?

    可以给兵部拨款,不能给我工部拨款,是何道理?”

    “我工部也可以不要户部拨款,但若黄河决堤,由你钱尚书负责!

    你敢吗?!”

    钱尚书闻言,脸色骤变。

    这个锅绝对不能背!

    “辛尚书息怒,在下绝无轻视工部之意。”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着永定帝继续说道:

    “陛下,臣有一提议。

    可否考虑暂时从各地商贾中筹集善款,或是发动百姓捐资修缮?

    同时,臣也会尽力在国库中为工部挤出更多的款项。”

    永定帝眉头紧皱,在众多大臣身上扫视一圈。

    老实讲,他对户部尚书有些不满意。

    但户部尚书是他亲手提拔上来的,非常听话。

    如果此时不挺户部尚书一把,必然会令想要靠近他大臣有所犹豫。

    因此,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

    “钱尚书的计策,虽不完美,却也不失为权宜之计。”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工部辛尚书,双眸中透出一丝严厉:

    “辛爱卿,黄河河堤修缮一事全权交由你工部牵头。

    但朕要求你们务必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黄河河堤成为坚不可摧的屏障。”

    “臣领旨!”

    “臣领旨!”

    钱尚书和辛尚书退回队列之后

    吏部员外郎本想出列启奏,眼角余光却发现自家顶头上司已经掏出了奏本。

    于是,他只能顿住脚步,静静等待。

    吏部左侍郎躬身出列,朗声说道:

    “陛下,臣有本奏。”

    “讲。”

    龙椅之上,永定帝有些无语。

    怎么今日一个个有这么多事情要上奏。

    “陛下,兖州太守遭遇贼子刺杀,死于任上。

    兖州大乱!

    因此,臣请陛下速速选派贤能之士,前往兖州接任太守一职,以安民心。”

    永定帝闻言,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后道:

    “爱卿所言极是,兖州之事确为当前之重。

    然则,何人可担此重任,诸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静默。

    众臣面面相觑,皆在心中狂喊:别选我,别选我……

    太守职位,封疆大吏,固然令人欣喜。

    然官位重要,性命则更加重要。

    兖州太守已经连续三任死于任上,现在谁不都知道这个位子是个天坑?

    尤其是新任太守,上任之初,带着精兵一千,自己还是融血境武者。

    这种情况之下,任职不到一个月都被干掉了。

    这尼玛,谁还敢去?

    片刻后。

    信义侯缓缓步出群臣行列,恭敬地向永定帝施了一礼。

    随后声音洪亮,掷地有声地说道:

    “陛下圣明,臣斗胆进言。

    纵观朝野,论及才情兼备、文治武功皆有所长,且于地方治理上颇有建树者,非武安侯莫属。

    兖州乃我大夏重镇,百姓安危、边疆稳固皆系于此。

    亟需一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之官员以镇之。

    武安侯文治武功皆为顶尖,定能引领兖州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