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108、石寨港(3/4)
双桅双帆,三桅三帆;也有少桅多帆,增加帆而不加桅,即将帆增加在大帆或头帆的顶部、底部和两侧,帆面的宽度远大于船宽。有些大型船只的中桅和前桅均向前倾,上悬布质硬帆,篷杆较疏而粗。
苏澜看到有只船,是三桅五帆,其中主桅高达二十多米,主帆有三面,使用风力航速最高估计可达每小时十海里。
还有的船只,除设桅、帆外,两侧还有橹,有风扬帆,无风摇橹,行驶灵活,而且篷长橹快,船行水上,有如飞鸟。
帆的形状也各式各样。苏澜就看到一艘正扬帆出港的三桅三角帆船。
她还看到,有的帆形如张开的折扇,被称为平衡硬式斜桁四角帆,是当时帆面积最大的船帆。也有百叶窗一样的木质船帆,可以使用很多年不换。
恰恰这时候,朝霞映红了整个海面。迎着太阳的,片片白帆也被太阳染红了,像一面面巨大的红绸在飘扬!背着阳光的,则像绽开的一朵朵白莲花!
只见进港的忙着收帆,出港的忙着张帆。一些海鸟贴着船帆,收帆下降,升帆飞天。有些傻鸟逆向而行,就被打落到海面,有的仓惶掠起,有的葬身大海。
苏澜感觉自己正在观看一部反映古代航海故事的3d电影。画面上,蓝色的天空和海水之间,有白色的云朵和白色的浪花,金色的阳光,红的白的船帆,飞翔的海鸟,轰隆隆炸响的惊涛,真是色彩浓烈,画面真实,音效逼真,波澜壮阔!
苏澜看得血脉贲张,激动不已。她承认,她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各式各样的船帆!而甘甜则不停地骂那些鸟太傻太蠢。
看苏澜和甘甜如此激动,蔡林泼冷水道:“因为帆、翻同音,船员非常忌讳,帆就直接叫做篷!帆船就叫蓬船!”
看了半天的帆,苏澜这才仔细地观察起船来。随便数数,大舶过百,小船不可胜数,大大小小的船只加起来起码超过三百多艘!
这时候的船,无论新旧,无疑都是木船,一般都是樟木船、楠木船、柞木船,还有松木和杉木船,也有铁力木船。新船颜色清亮,木香芬芳,好像初出茅庐的小伙;老船颜色深沉,伤痕累累,一看就是饱经风霜和惊涛骇浪的洗礼!
蔡林还介绍说,石寨港停泊的船,有一部分是从石寨港沿着云江上溯的内河船,负责把云江沿岸出产的茶叶、瓷器、锦缎、桐油、生漆等运送到石寨港;有一部分船则是海船,负责把货物从石寨港运到高丽、倭国、琉球、吕宋、占城、马喇加、身毒,甚至阿拉伯、波斯等地。一般来说,内河船的载重量比海船要小。而石寨港的内河船大约是航海船只的数量的一半,说明这时候的内河运输也非常繁荣。
因为主要是海外贸易,所以这里基本上都是大型船只,最小的载重量都有二、三十吨。最大的船载重高达三百多吨。相当于近千人驼队的载重量!
这里既有上平如衡,下侧如刀,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高大如楼,富贵大气,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可以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的福船;也有方头方尾,甲板面宽敞,型深小,干舷低,采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的沙船;更有小巧玲珑、首低尾高,上宽下窄,瘦尖底等为形体特征的广船。
这个时期,大成王朝各地出产的帆船,都广泛采用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隔成各自独立的一个个舱区,每个舱区与舱区之间密闭而不相通。这样的结构使船舶在航行中即使舱位破损一两处,也不会导致全船进水而沉没;只要对破损进水的舱进行修补堵漏,可使船舶继续安全航行。除此之外,船舶的功能主要是运载货物,在有水密隔舱的船舶上,货物可以分舱储藏,便于装卸与管理。
而且和前世一样,这里的船也出现了航海罗盘和指南针,为海上航行提供了方向。
苏澜还发现,石寨港停泊的船只,无论是进港,还是出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大成的船只;还有少量高丽、倭国、吕宋和阿拉伯、葡萄牙甚至是埃及的船只。甚至有一些外国商人购买大成出产的帆船往来穿梭与大海之上。苏澜就想起前世的一些说法,比如说宋朝时,来往于大海上的船只百分之九十都是大宋的船只!看来,这些情况在石寨港可窥一斑!
看到这些帆船,苏澜感觉自己到了古代帆船博物馆。
苏澜看到蔡林也跟她们一样看得是兴致勃勃激动万分。苏澜就笑道:“看来,你也有个航海梦!”
蔡林道:“当然!我很小的时候,我的曾祖母就跟我讲述她的家乡麦地那,是个骆驼成群、牛羊遍地的富庶之地,那里的城堡金碧辉煌,到处都是色彩缤纷的珠玉、宝石、象牙、犀角。我的曾祖母做梦都想回到她的家乡!我和我的父亲也想去瞻仰养育了我的曾祖母的圣城,那里还有我曾祖母的兄弟姐妹们的子孙,有我们很多的亲人……”
苏澜点着头,心里说,让我来帮你们父子圆梦吧!
又有两只巨轮进港。蔡林看着船员的旗语,激动道:“这是从我的曾祖母的家乡阿拉伯回来的两只船,满载了各
苏澜看到有只船,是三桅五帆,其中主桅高达二十多米,主帆有三面,使用风力航速最高估计可达每小时十海里。
还有的船只,除设桅、帆外,两侧还有橹,有风扬帆,无风摇橹,行驶灵活,而且篷长橹快,船行水上,有如飞鸟。
帆的形状也各式各样。苏澜就看到一艘正扬帆出港的三桅三角帆船。
她还看到,有的帆形如张开的折扇,被称为平衡硬式斜桁四角帆,是当时帆面积最大的船帆。也有百叶窗一样的木质船帆,可以使用很多年不换。
恰恰这时候,朝霞映红了整个海面。迎着太阳的,片片白帆也被太阳染红了,像一面面巨大的红绸在飘扬!背着阳光的,则像绽开的一朵朵白莲花!
只见进港的忙着收帆,出港的忙着张帆。一些海鸟贴着船帆,收帆下降,升帆飞天。有些傻鸟逆向而行,就被打落到海面,有的仓惶掠起,有的葬身大海。
苏澜感觉自己正在观看一部反映古代航海故事的3d电影。画面上,蓝色的天空和海水之间,有白色的云朵和白色的浪花,金色的阳光,红的白的船帆,飞翔的海鸟,轰隆隆炸响的惊涛,真是色彩浓烈,画面真实,音效逼真,波澜壮阔!
苏澜看得血脉贲张,激动不已。她承认,她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各式各样的船帆!而甘甜则不停地骂那些鸟太傻太蠢。
看苏澜和甘甜如此激动,蔡林泼冷水道:“因为帆、翻同音,船员非常忌讳,帆就直接叫做篷!帆船就叫蓬船!”
看了半天的帆,苏澜这才仔细地观察起船来。随便数数,大舶过百,小船不可胜数,大大小小的船只加起来起码超过三百多艘!
这时候的船,无论新旧,无疑都是木船,一般都是樟木船、楠木船、柞木船,还有松木和杉木船,也有铁力木船。新船颜色清亮,木香芬芳,好像初出茅庐的小伙;老船颜色深沉,伤痕累累,一看就是饱经风霜和惊涛骇浪的洗礼!
蔡林还介绍说,石寨港停泊的船,有一部分是从石寨港沿着云江上溯的内河船,负责把云江沿岸出产的茶叶、瓷器、锦缎、桐油、生漆等运送到石寨港;有一部分船则是海船,负责把货物从石寨港运到高丽、倭国、琉球、吕宋、占城、马喇加、身毒,甚至阿拉伯、波斯等地。一般来说,内河船的载重量比海船要小。而石寨港的内河船大约是航海船只的数量的一半,说明这时候的内河运输也非常繁荣。
因为主要是海外贸易,所以这里基本上都是大型船只,最小的载重量都有二、三十吨。最大的船载重高达三百多吨。相当于近千人驼队的载重量!
这里既有上平如衡,下侧如刀,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高大如楼,富贵大气,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可以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的福船;也有方头方尾,甲板面宽敞,型深小,干舷低,采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的沙船;更有小巧玲珑、首低尾高,上宽下窄,瘦尖底等为形体特征的广船。
这个时期,大成王朝各地出产的帆船,都广泛采用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隔成各自独立的一个个舱区,每个舱区与舱区之间密闭而不相通。这样的结构使船舶在航行中即使舱位破损一两处,也不会导致全船进水而沉没;只要对破损进水的舱进行修补堵漏,可使船舶继续安全航行。除此之外,船舶的功能主要是运载货物,在有水密隔舱的船舶上,货物可以分舱储藏,便于装卸与管理。
而且和前世一样,这里的船也出现了航海罗盘和指南针,为海上航行提供了方向。
苏澜还发现,石寨港停泊的船只,无论是进港,还是出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大成的船只;还有少量高丽、倭国、吕宋和阿拉伯、葡萄牙甚至是埃及的船只。甚至有一些外国商人购买大成出产的帆船往来穿梭与大海之上。苏澜就想起前世的一些说法,比如说宋朝时,来往于大海上的船只百分之九十都是大宋的船只!看来,这些情况在石寨港可窥一斑!
看到这些帆船,苏澜感觉自己到了古代帆船博物馆。
苏澜看到蔡林也跟她们一样看得是兴致勃勃激动万分。苏澜就笑道:“看来,你也有个航海梦!”
蔡林道:“当然!我很小的时候,我的曾祖母就跟我讲述她的家乡麦地那,是个骆驼成群、牛羊遍地的富庶之地,那里的城堡金碧辉煌,到处都是色彩缤纷的珠玉、宝石、象牙、犀角。我的曾祖母做梦都想回到她的家乡!我和我的父亲也想去瞻仰养育了我的曾祖母的圣城,那里还有我曾祖母的兄弟姐妹们的子孙,有我们很多的亲人……”
苏澜点着头,心里说,让我来帮你们父子圆梦吧!
又有两只巨轮进港。蔡林看着船员的旗语,激动道:“这是从我的曾祖母的家乡阿拉伯回来的两只船,满载了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