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众神归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玄坛之外钟、磬、鼓、钹、锣、笛、笙等乐器被一起奏响,和声出嘹亮而神秘的交响乐。

    李瀍跟随赵归真绕场三周。

    赵归真大声唱道:“上香。”

    李瀍从许元长道长手中接过三株天香,举着天香朝四方祭拜。

    全场几百名道士齐声唱赞《香赞》道经。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

    李瀍拜祭完四方,行跪拜礼后将三株天香插进大案牍上的香炉。

    赵归真再摇手中三清铃,大声唱道:

    “诵咒。”

    李瀍退回到玄坛中央,盘膝坐下。

    他双目紧闭,双手结印,掐太极八卦阴阳连环诀。

    二重坛的赵归真、许元长、邓元起三位道士,呈顺时针围着李瀍转圈。

    一重坛的三十六名道士呈逆时针转圈。

    他们与最外层的三百六十名道士,一起大声唱诵《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道教信徒认为金光神咒可以帮助修炼、驱除魔障、护身辟邪,是雷霆召炼必用咒语。

    唱完金光神咒后,所有人调转方向继续绕圈,又唱起《玄蕴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道教中玄蕴咒的作用是祈祷与诸路仙真神结缘,希望法成之时可得众神相助。

    现场吃瓜的大臣和皇亲们,半数以上不信道。

    他们从道士念咒开始,便昏昏欲睡。

    坛上道士表演得郑重其事,坛下的观众表面上看着都在,其实好多人走了已经有一会儿了。

    等十八皇叔李惕从活人微死的冬眠状态中苏醒,发现皇帝正慷慨激昂地大声朗读:

    “伏闻元功宰制,道化宣行,禀象流形,凝神运气。天覆地载,爰起于渺茫;日照月临……”

    李惕打着哈欠问旁边的十七皇叔李惴:

    “怎么还没完啊?”

    “刚才已经完成鸣鼓、发炉、降神、迎驾、奏乐、献茶、散花、步虚、赞颂流程了,现在正宣词,快完了。”

    “不说李瀍一直藏着的皇后会在今天露面吗,怎么还没见到?”

    “估计太丑了不好意思带出来吧。”

    这时二重坛上李瀍读道:

    “设普天大醮,开金箓宝坛,仰金阙玉京,虔祈万圣……”

    “普天大醮?”李惕撇撇嘴重复,语气鄙夷道:“哼,还没见过为自己开普天大醮的皇帝呢,他也算亘古未有了。”

    金箓斋结束后散坛设醮,需要请三千六百位神明接受供养,称为“普天大醮”。

    后世人比较熟悉的是“罗天大醮”(《一人之下》动漫里有),不过罗天大醮并不是道教最高逼格的祈福仪式。

    比罗天大醮更高级别的还有周天大醮和普天大醮,其中以普天大醮级别最高。

    因为罗天大醮仅可供奉1200醮位,周天大醮可供奉2400醮位,而普天大醮却可以供奉3600个醮位。

    且主祀之人必须是皇帝。

    一般帝王开启“普天大醮”目的大都为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而李瀍却为祈求得道成仙。

    现场围观群众中不是只有李惕心怀鄙视,许多王公大臣都深感不耻,只是不敢说出口罢了。

    玄坛上李瀍这时念完宣词最后一句:

    “誓倾忠孝之诚,仰副神明之鉴,不任。 ”

    待皇帝宣词完毕,许元长将供奉在案牍托盘里的那张写满道经的黄色天书取出,递给李瀍。

    李瀍接过天书后置于火炉中燎着。

    待天书焚烧成灰烬,代表五日的金箓斋仪式完成。

    这时,罗浮道士邓元起和许元长各自焚烧一张符咒,又分别拿起一个刻有龙纹的万神令。

    他们右手掐诀,口中振振有词。

    黑漆漆的夜空突然风起云涌,每个人甚至能感受周围空气在快速流动。

    唳~

    苍穹之上,众人头顶忽然响起一声清脆的鹤鸣。

    唳~~唳唳~~

    鹤鸣声越来越密集,叫声越来越清晰,仿佛有上万只仙鹤同时歌唱。

    玄坛四周三千多盏燃灯的灯烟袅袅上升,逐渐呈现出一只只仙鹤翱翔姿态。

    众大臣与王公贵族们顿时震惊不已,这时李惕猛然拉住李惴的手,大喊:

    “十七皇兄,你快看。”

    李惕手指的方向一盏燃灯灯烟逐渐组成一个立体的男子图像。

    这男子头戴峨冠博带,身穿宽袍大袖,腰配宝剑,在灯火红光的映照下,男子面赭如日,神采奕奕。

    李惴不可置信道:“是东皇大帝!”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