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蹊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曹诚与王政的到来,令卓中在夜里再次敲响齐先生的大门。

    齐先生一脸无奈:“卓大郎,这么晚了就不能明天再说吗?”

    “事情紧急,晚辈不得不深夜打扰!”

    “坐吧!”

    齐先生随手一指,接着走到主位坐下:

    “曹诚的事吗?”

    卓中郑重点头:“不仅仅曹诚,定远侯二公子王政也来了,还带着太子诏书。

    要在福建各地设立宣承司,张淮现在已经收到诏令,目前正准备宣承司衙门。

    曹诚一来,蓝封便带着手下将士离开建安县,具体去哪暂时还没消息。

    晚辈总觉得事有蹊跷,曹诚来福建应该不单单是为了海贸。”

    齐先生不置可否:“京城最近有发生什么大事吗?”

    “没有!若说有事,那就是安庆公主大婚,各地藩王已经回京。”

    在齐先生看来,应与安庆公主大婚无关,最大的可能是方时。

    宣承部是方时搞出来的,宣承司大概率也是方时提议的。

    “有东宫司柬方时的情报吗?”

    卓中再次摇头:“这种人物情报不是晚辈可以知道,浙东那些官员也不会随意透露出来。

    齐先生的意思是,此事与方时有关?”

    “只是猜测而已!”

    齐先生缓缓开口解释:“开封府灾情有蓝复、李景隆在,最后出了个宣承部。

    福建现在又有蓝封、曹诚,最后会不会又出来个什么东西?”

    “细盐有盐课提举司、海贸有市舶司,方时要是为变法做准备,这两个司重新改制即可,来福建又因何?”

    齐先生眉头微微蹙起,他也不敢确定这是不是巧合,或许派王政过来,就是想在各地开设宣承司,王政只是在宣承部衙门任职而已,就像怀远侯之子曹青。

    不管是不是巧合,他都需要做好准备:

    “派人去邵武府、泉州府看看,再让人去京城,试探下王家知不知道细盐配方。

    若是不知道,再去工部问问,朝廷有没有得到新的制盐配方。”

    卓中怔愣在原地,满脸都是疑惑:

    “制造竹白纸的王家?他们要是知道何苦要去造纸?”

    “王家若是不知,那么蓝封这个配方一定是永昌侯府的,这说明太子殿下或许也有。”

    话到这,齐先生停顿了下,眼中晦暗不明:

    “朝廷若真有制盐配方,那么蓝封手上这个配方就是陷阱,而且这陷阱我们不得不跳。”

    “何意?”

    卓中脑子乱糟糟的,觉得自己是不是变傻了:

    “齐先生,为什么说不得不跳?”

    齐先生摇了摇头,不想继续解释下去:

    “建安县这边你先主持着,我明早出发去福州府找福建布政使李士修。”

    说着便站起身便准备去休息,刚走出两步,卓中焦急的声音响起:

    “齐先生,制盐之地找到了吗?”

    “王寒有个姐姐在福宁县林家村,结合张淮给的情报,很有可能在那边,派人过去查查。”

    “晚辈明白!”

    齐先生知道的情报比卓中要多,他的猜测也只是根据这些情报推断出来,然而他不可能告诉卓中,因为卓中地位不够,没资格知道。

    [今年暹罗、安南等国入贡,晋王时不时的去礼部,不知道与这事有没有关系。]

    [吕本回京后,陛下一直没有动作,就好像盐税根本没问题。]

    [若朝廷真知道制盐配方,却一直没放出,这又是为何?]

    比起齐先生,吴民言显然知道更多,手里纸张久久放不下。

    坐在对面的赵安阳好奇问道:“小叔,发生什么事?”

    “河南来信,是大哥通过鲍恂得到的消息,晋王准备参与海贸。

    暹罗、安南等国今年入贡,年底便会到京,大哥让我们明年开始减少海贸。”

    “晋王?”

    赵安阳惊呼出声:“怎么可能?陛下准备重开海贸吗?今年刚下的诏书。”

    “不清楚!不过大哥专门写信回去,便说明不是空穴来风。”

    赵民言一脸凝重:“这倒不算什么,最主要大哥在联络朝廷官员,准备开启变法。

    为了名正言顺,大明需要发生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大哥让我们去山西,想办法掀起走私大案。

    只有与商业有关,才能试试方时对商业的态度,才能知道我们赵家接下来该怎么做。”

    “赵家根基在福建,山西那边我们人生地不熟,想要掀起大案,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而且山西那边卫所众多,刚出事,这些卫所将士便会立刻赶到。”

    赵民言也明白这一情况,然而赵民望的话他不能不听,这让他纠结不已:

    “大哥选择山西,应该也想试试晋王的想法,细盐配方暂时放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