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一位员工(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几天后的下午,齐东海应约到了森田的店里。

    店内除了森田,还有几位顾客模样的人。

    齐东海站在一边,打算等着森田送走客人再去打招呼。

    《三国志演义》现在依然是店里询问度极高的商品。虽然这几位顾客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都没出钱购买。但几乎每个人都被展示用机的画面所吸引驻足观看了一会。

    其他顾客走后,有位女性依然留在店内。她既不上前询问任何东西,也不像是陪同别人而来。只是在店里踱步,摆弄着各种展示用的商品。

    森田把面前的几位客户送出店门。回头指了一下那位女性客人的方向对齐东海说道: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正在求职的熟人……”

    这位女性看起来二十出头的样子。挎着帆布包,戴着硕大的金边眼镜,让人看不清面容。

    “敝姓海老江。”

    没等森田介绍,女生把一份类似简历的文件交给齐东海。然后沉默的一言不发。

    而比她更不知如何应对的是齐东海。

    齐东海原本已经做好了对方是理工科宅男的心理准备,从没想过这种职位来应聘的是位女性。

    在另一个时空中,齐东海在游戏公司工作时倒也不是没有和女性程序员打过交道。但这些女同事大部分打起交道来,模式就和“兄弟”差不多。他从没见过这种拘谨的类型。

    齐东海有些迟疑的接过简历翻看了一下。

    “茨城的国立大学……马上要毕业?”

    日本的毕业季在三月,从手续上来说现在的海老江还不能称之为“毕业生”。

    “嗯。”

    海老江低声回答。

    “通讯工程专业?”

    “嗯。”

    如果是几十年前,通讯工程与计算机编程并不算是对口的专业。

    但是时代在变化,自七八十年代起发达国家的通讯网络逐渐数字化。从技术技术层面愈发依赖计算机。近些年更是已经在对企业的业务中出现了isdn等未来构筑了互联网平台的服务项目。

    所以在大多数技术紧跟时代潮流的学校,计算机相关课程已经是通讯方面专业的必修课。编程自然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那,你是怎么有兴趣加入我们这个只有两个人的新公司呢?”

    说是两个人,其实完全是虚张声势。森田只是挂着董事的头衔,没有占多少股份。他日常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处理自己店铺的事务。

    真正运营东海软件这家公司的人只有齐东海一个。

    对于海老江的简历齐东海没法挑出任何毛病。

    海老江所就读的大学在二十一世纪绝对可以算得上名校。连齐东海这种从来没出过国的土包子都听说过。

    而她所攻读的专业在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也并不难找工作。

    按道理绝对不会屈尊来自己这座小庙才对。

    “她算是我家的亲戚。之前内定要去的公司突然缩小了招聘规模没法入职。她也不想回去老家的店里帮忙。就被我拉来咱们这边了。”

    还没等海老江自己回答,森田替她做了说明。

    齐东海最近没怎么注意新闻。其实这类缩小招聘规模或者完全取消应届生招聘计划的事情在一九九二年春天这个就职季层出不穷。

    仅仅一年之前,应届毕业生还是各大企业争夺的稀缺资源。像海老江这样的国立大学学生提前一年就早早会被大企业预定。

    事实上海老江也确实早在一年之前就拿到了一家企业的内定资格。

    而最近随着景气变化。特别是金融方面收紧。就业市场寒风来袭。很多已经内定好了毕业后去向的大学生不得不改变全盘计划一切从头来过再去找工作。

    到目前为止社会上的一般看法还觉得这现象属于暂时的技术性调整。不需要恐慌。

    但齐东海听到这个消息,又看了看日历上的年份,他知道时间差不多了。日本即将要面对的是历史上的泡沫经济破灭以及随后“失去的三十年”。

    齐东海作为另一个时空中后来者,因为对一些商战题材日本电视剧的兴趣。曾经阅读过不少相关书籍。

    未来的几年内日本经济表面指标并不会非常难看。但实质台面下已经是在苦苦支撑。

    日本的大企业一直以来非常依赖银行融资进行运作。企业和银行之间有着超过一般业务联系的关联。

    再过几年,等到金融层面的问题暴露出来。多米诺骨牌就会被推倒第一块。然后那些依赖银行过度扩张的公司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为了让这一天晚点到来。很多嗅觉敏锐的企业现在就已经收紧了招聘规模。

    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是日本就业冰河期的开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未来十余年里就业情况最好的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海老江久美愿意来自己这家小企业就业也就解释的通了。

    更何况海老江背后还有森田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