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尘土,显得格外狼狈。“陛下,我国主真的是诚心诚意地来求援的。如果贵国能帮我们度过难关,我国必将铭记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此时的大清,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以防外敌入侵。大殿之内,乾隆皇帝和众位大臣听了小野男德的话,都沉默了。他们心想,一个小小的蛮夷之国,竟敢谈论什么经济互通?我大清地大物博,要什么没有,何须向外寻求?

    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与江户幕府不谋而合,都是以闭关守成为主。在他们看来,开放经济无异于引狼入室,是祸患的根源。他冷冷地瞥了一眼小野男德,说道:“我大清乃天朝上国,应有尽有,岂会稀罕你们东瀛的东西?你们以此作为求援的条件,简直是愚蠢至极!来人,把他赶出大殿去!”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几个侍卫快步上前,准备将小野男德拖出大殿。小野男德没想到自己的话会触怒龙颜,吓得连连磕头求饶:“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我国主真的是诚心诚意地来求援的,求陛下开恩啊!”

    然而,乾隆皇帝却丝毫不为所动。他冷冷地看着小野男德被拖出大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他知道,东瀛的求援并非无缘无故,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但大清的国策在此,他不能因为一时的怜悯而破坏了大局。

    就在小野男德即将被拖出大殿的那一刻,他突然大声喊道:“陛下!如果贵国肯发兵援助,我国主愿意将东瀛奉为大清的宗主国,称臣纳贡,年年进贡!”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想当年皇太极征讨朝鲜半岛,使高丽臣服,也曾想将东瀛纳入版图。但东瀛地处偏远,多灾多难,地震、台风、火山频发,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因此大海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得东瀛得以避免成为中原的附属国。明朝未能使东瀛臣服,皇太极也未能如愿。如果东瀛能在乾隆朝归附,那将是何等辉煌的帝业啊!

    乾隆皇帝听到这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想起了太宗皇帝未竟的霸业,又想起了大清与大炎南北对峙的局面。大炎帝国强盛无比,环顾四周,唯有大清能够与之抗衡。如果大清能够收纳东瀛为附属国,那么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与大炎的对抗也将更有底气。

    然而,乾隆皇帝又想到了大炎的军威和李清歌的绝世武功。他不禁黯然神伤,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忧虑。他知道,大清虽然强大,但与大炎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贸然收纳东瀛为附属国,万一引起大炎的不满和干涉,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乾隆皇帝好面子,不愿承认大清弱于大炎。因此他犹豫不决,没有立即回答小野男德的话。他转而问道:“你先说说看大炎是如何攻打你们东瀛的?东瀛有大海作为屏障,怎么就会一败涂地了呢?”

    小野男德闻言,心中稍感安慰。他知道,乾隆皇帝虽然没有立即答应他们的求援,但至少愿意听他们解释。于是,他连忙将大炎攻打东瀛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来,大炎帝国近年来不断扩张势力,周边小国纷纷臣服。东瀛虽然地处偏远,但也难逃大炎的侵扰。大炎的军队乘船跨海而来,东瀛的军队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敌不过大炎的先进武器和强大兵力。一场恶战之后,东瀛军队溃败,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乾隆皇帝听了小野男德的叙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怒。他没想到大炎竟然如此嚣张跋扈,连东瀛这样的小国也不放过。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大炎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大清的实力和威严不容侵犯。

    然而,乾隆皇帝又想到了大清的国情和实力。他知道,大清虽然地大物博,但近年来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果贸然与大炎开战,那么后果将难以预料。因此,他必须谨慎考虑,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大殿之内,气氛凝重而紧张。乾隆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说道:“你回去告诉你们国主,大清会考虑你们的求援请求。但是,大清也有自己的国策和原则,不能轻易改变。你们要想得到大清的援助,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和代价。”

    小野男德闻言,心中大喜。他知道,乾隆皇帝虽然没有立即答应他们的求援,但至少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他连忙磕头谢恩,说道:“多谢陛下开恩!我国主一定会拿出足够的诚意和代价来感谢大清的援助!”

    说完,小野男德在侍卫的监视下离开了大殿。他走出紫禁城的大门,回头看了一眼那高耸的城墙和金黄的琉璃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慨。他知道,这次求援之路虽然艰难曲折,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必须坚持下去。因为东瀛的存亡,此刻就悬于一线之间。

    而乾隆皇帝则坐在龙椅上,凝视着大殿的尽头。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和忧虑。他知道,大清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而他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肩负起这份重任,带领大清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此时的大炎帝国,也在密切关注着大清和东瀛的动向。李清歌坐在书房的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天际。她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她知道,大清和东瀛的求援事件,或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