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泻水置地,南北自流(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31章 泻水置地,南北自流

    八月十七,甲子。

    万寿节当日。

    上御皇极门,百官吉服行五拜三叩头礼,以未及大祥,余仪俱辍。

    传制遣大学士吕调阳祭先师孔子,遣定国公徐文璧等祭九陵及各园寝。

    以圣寿赐辅臣张居正、高仪银六十两,钞罗斗牛蟒衣各一袭;辅臣吕调阳、王崇古银四十两,钞罗仙鹤衣各一袭;讲官申时行、陈栋各银二十两,二品胸背罗衣一袭;陈经邦等四员各银十五两,五品罗衣一袭。

    朝鲜国差陪臣表贺万寿圣节,上命礼部尚书马自强宴待。

    皇帝的生日很是朴素——祭祀、叩拜、发红包。

    一通仪式甚至连一个时辰都不到,百官就已经被打发回岗位忙自己的事情了。

    没办法,忙的。

    自考成法在月初开始清算以来,有司忙得是不可开交。

    嗯,跟请辞的官吏多没关系,这一批人本来就是不怎么干活的。

    主要还是工作量庞大。

    以往京查三年一次,哪怕多是面子功夫,也都旷日持久,小半年起步。

    如今动了真格,要赶在入冬前给官吏补发绩效,还要杀鸡儆猴黜落一批人,时间紧,任务重,那自然是忙得脚不沾地。

    六科、吏部,门槛都被踩坏了。

    下面忙,上面自然也没有闲的道理。

    在皇极门接受百官朝贺后,朱翊钧婉拒了李太后家宴庆生的提议,简单吃了碗两宫送来的寿面,又一头钻进了承光殿,开始了今日的面见朝臣与奏对。

    ……

    承光殿内。

    中书舍人郑宗学,在起居注上简单记下一笔“是日,大学士高仪奏事承光殿,上端拱倾听,目不旁眴,音吐清亮,仪度雍容。”

    随后便将笔墨收了起来,跟着内臣们一同装聋装瞎。

    更没人去看皇帝与次辅,那不太好看的神色。

    次辅束手站在御阶下,神情颇有些尴尬。

    皇帝脸上则是面无表情,端坐帝位朝高仪投下目光。

    “先生果然是好老师,教的都是好弟子。”朱翊钧语气不善。

    这话当然不是自夸,而是在指栗在庭。

    高仪自然听出来皇帝有些恼羞,不由暗道棘手。

    他刚刚才翻开张宏递过来的奏疏,并未想好如何言语,只好恭谨道:“陛下神明风悟,天纵之资,微臣不敢居功。”

    高仪假装没听出皇帝的不满,夸了一番皇帝这个好弟子。

    实则是在腾出时间,好斟酌应对,替栗在庭求情。

    朱翊钧无语地瞥了高仪一眼。

    他干脆省了阴阳怪气,开门见山道:“栗在庭奏请外放的事,先生怎么看?”

    对,栗在庭这厮,不好好在中枢当严嵩,竟然请求外放地方!

    可给他能耐的!

    朱翊钧看到这封奏疏的时候,第一反应还以为这厮湖广办了一趟差,给弄得丧失理想信念,准备跑路了。

    好在往后看下去,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栗在庭先是梳理了一番湖广的案情,随后点明冯时雨跟武冈王或有蹊跷。

    而后则是说什么此前的工作有疏漏,误导了陛下,可能会导致罪魁祸首逍遥法外,不能祭奠张楚城在天之灵云云。

    往后还要寻根究底,有碍湖广局势也就罢了。

    就怕两地传讯不便,来不及更正此前奏疏上的疏漏,让中枢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封赏了武冈王。

    为此,等到形势不得已的时候,他或许会封驳圣旨,自作主张。

    除了求皇帝宽恕,还愿意对此承担责任,请免吏科都给事中之位,下放地方,堪磨历练。

    高仪并未立马回答皇帝的问话,反而是迅速扫过栗在庭的奏疏。

    “臣职事阙误,误蒙圣鉴,恐致罪首漏网,弗克昭雪张楚城九泉之下。”

    “此案后必穷源溯流……事急从权,或当封还纶音,擅断专行……乞罢吏科都给事中之职,贬谪地方,以堪磨砺,重起州部,谨状。”

    看到末尾,高仪只觉后槽牙一酸。

    他是了解自己这弟子的,别的话也就罢了,就那句或当封还纶音,八成是已经准备这样做了!

    算时间,恐怕都已经发生了!

    也得亏是没有昏了头,知道提前通气,否则等这边莫名其妙收到圣旨被封驳的消息,那才是犯了大忌讳!

    如今姿态放得低,好坏能回旋一番。

    皇帝也没有太过生气。

    否则皇帝也不会没有直接拿那句封还纶音说事,反而是问对栗在庭请求外放地方怎么看了。

    既然圣眷未削,就好求情了。

    高仪沉吟半晌,终于行礼回话:“陛下,栗在庭既然自承职事阙误,那便法不容情!”

    “当降二级调外任。”

    吏科都给事中,是正七品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