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请郎君陪奴家回房,莫要再挑灯夜读了 [恳求订阅,一定不亏.](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呜呜……

    云儿啊,你爹天天就知道白天练武、夜里读书,也不知道赚些钱回家,给为娘买回点肉食,好让为娘多些奶~水来喂养于你……

    呜呜呜……”

    “唉!”站在院中的岳飞长叹一声。

    他自然是听到西厢房内,自己的小娇妻刘氏那么大声的抱怨和啼哭声,可是,他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为了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不勤学苦练武艺,不挑灯夜读仙逝恩师周同留给自己的兵书战策,难道要学邻里货郎游季天天进城走街串巷卖货,赚那每日一二十文铜钱回来吗?

    那还怎么实现自己从军报国、上阵杀敌、乃至指挥千军万马、名留青史的人生理想呢?!

    岳飞无奈地摇摇头,至于家中的农活,只有春种秋收的农忙时,他才下地干活,平日里他属实都是白天练武、夜里读书……

    岳飞感觉有些亏欠家中老小,不过,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都兼顾到,不然就顾此失彼了。

    在此之前,因大宋朝多年之内都没有开武举了,岳飞原本打算武艺学成后,早则明年、迟则后年便去应募从军……

    不过,天大的喜讯来了!

    当岳飞得知了当今赵官家,下诏要在明年增开武举恩科时,他看到了自己从军报国、上阵杀敌、乃至指挥千军万马之志可能实现的捷径。

    而且,只要能走上这条武举捷径,那可比自己从应募从军以自己这较矮的身高去当下等兵卒的起点,要高得太多了!

    明年要增开武举的喜讯,岳飞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娇妻刘氏。

    想到这里的岳飞,要将明年增加武举恩科的好消息,告诉自己的父母。

    岳飞像平常一样,在家时每天早晚都要叩拜父母。

    ……

    当岳飞的父亲岳和、母亲姚氏,听到儿子岳飞带回来的好消息后,自然十分欣喜。

    岳飞的十三岁弟弟岳翻,羡慕地说道:

    “等吾长大后,也要从军跟在五哥身边,上阵杀敌……”

    岳飞手攥着小岳翻的手,嘱托道:

    “明年春,为兄就要参加武举恩科了。

    若能中举,吾将会入军中为将校。

    若不能中举,吾已下定决心,亦应募从军,以实现报国之志。

    总之,明年吾必然要远离家乡数年,家中父母,就全托付给小弟你敬奉了!”

    岳翻拍拍胸脯道:“全包在吾身上……”

    岳母姚氏望着兄友弟恭的场面,大为动容。她共生有六子一女,可惜在岳飞之前所生的四个儿子都早早地夭折了。

    深明大义的岳母,向来是支持天生神力的五子岳飞从小就练武习文的,以备日后从军报国。

    在此之前,即便没有赵官家下诏增开武举恩科,岳母姚氏也多次勉励儿子岳飞学成武功后便去从军报国……

    五十多岁的岳母姚氏,伸出手抚摸着跪在面前的岳飞后背,问道:

    “五郎,可曾忘记为娘曾用锈花针蘸着墨汁,在你背上所刺之字吗?”

    岳飞庄重地答道:“孩儿终生也不敢忘却母亲在吾背上,刺下之四字,乃是:

    ‘尽忠报国’!”

    姚氏感叹道:

    “吾儿五郞,学文习武多年,值此天子圣恩,增开武举,吾儿五郞争取榜上提名,早日从军报国,

    到了那时,

    五朗勉事圣天子,

    勿以父母为念也!”

    忠厚老实的岳父岳和,也说道:

    “家中之事,五郎勿要挂念。农活除了有翻儿帮忙,嫁到邻村高家的你阿姊,也时常让女婿前来帮衬咱家。

    五郎要听你娘亲的话,勿以父母为念,好生从军报国。”

    岳飞叩拜道:“孩儿谨遵父母之命!”

    岳飞拜别父母后,像往日一样,领着其弟岳翻出屋,来到院中习练起武艺来……

    岳飞本来跟娇妻刘氏说完的教岳翻半个时辰的武艺,结果他却教了一个多时辰。

    岳飞见岳翻所学武艺的长进不显着,语重心长地说道:

    “吾弟,亦志在从军。从今往后,定要勤学苦练好武艺,不然,等上了战场,刀箭无眼,恐怕就要白白地送了性命!”

    岳翻却不以为然地一笑,道:

    “小弟我定会像五哥一样练好武艺的。即便是战死沙场,五哥也定会为小弟报仇雪恨的!”

    岳飞陷入片刻的深思,然后说道:“你我弟兄,若是从军报国后,便要顾全大局,不能像刘备为关羽报仇,而导致夷陵之败。

    故此,吾弟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从现在开始勤学苦练好武艺,才能从军报国,上阵杀敌而不被敌所杀!”

    ……

    岳飞教完岳翻武艺后,回到自己娇妻刘氏所住的西厢房时,小岳云已被刘氏哄睡着了。

    岳飞在厨房吃过晚饭后,却没有入内屋,而是像往常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