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请郎君陪奴家回房,莫要再挑灯夜读了 [恳求订阅,一定不亏.](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外屋挑灯夜读起了先逝恩师周同留给他的数十卷兵书战策……

    娇美的刘氏披着衣服,走到岳飞的身侧,伸出玉手,拉在岳飞拿着兵书的那只宽厚有力的大手上,低头含羞,道:

    “郎君已有三个月,未亲近奴家了!

    如今,夜已至亥时末。

    云儿,早已熟睡。

    请郎君陪奴家回房,

    莫要再挑灯夜读了!”

    岳飞眉头一皱,抬起一对大小眼,看着身边自己这位身材窈窕、孪峰傲然、面如桃花的小娇妻刘氏,歉意道:

    “吾在参加武举之前,必当养精蓄锐,

    不能为儿女情长所困。

    苦了娘子,

    还望娘子见谅!

    莫要打扰吾读兵书战策!

    娘子,请速速回房,自行去睡吧!”

    “哼!”小娇妻刘氏气得娇哼一声,甩手转身,啼哭着跑回房中。

    她小声嘟囔着,抱怨道:

    “奴家命好苦啊!嫁了个如此薄情郎……”

    “呜呜呜……”

    岳飞苦笑着摇头,挑挑了油灯的灯芯,使其更亮一些,他便独自在灯下,继续专心致志地读起了兵书战策……

    岳飞不好女色,

    并非身体不行!

    而是,他觉得:

    女人,只能影响自己习武出枪的速度和放箭的精准,

    也会影响自己熟读兵书战策的有限时间。

    更何况,岳飞深知天下习武的英雄豪杰,何其多也。

    自己若想在赵官家明年增开的武举恩科中夺魁,又其难也!

    岳飞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抓紧时间备考……

    ……

    如今,大宋天下无数豪杰,听闻增开武举诏令,皆欣喜若狂,积极备考……

    像岳飞一样,积极备考明年武举恩科的习武之人,实在太多了,诸如:

    在河北路相州汤阴县,与岳飞同乡的习武青年王贵;

    在蜀阆州阆中县,以骁勇绝伦而着称的习武青年张宪;

    都在积极备考明年春新开的武举恩科……

    ……

    天子诏令遍传天下,

    明年增开武举恩科。

    今年(宣和二年),在武冈军治所的绥宁县,有一位自幼习武,弓法神奇的十六岁少年,名叫杨再兴。

    杨再兴,年幼丧父,如今,他随母李氏,居住在外婆家中。

    今日,杨再兴听闻了大人们所谈论之事,‘赵官家要在明年增开武举恩科’;

    他也跃跃欲试了起来……

    天子增开武举圣诏,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此时,远在大宋西北的边境线,泾原路通安寨兵马大营中。

    大宋名将泾原路通安寨【兵马监押】曲端(字正甫),他已经接到了赵官家明年要增开武举恩科的诏令,

    要在各路军中从七品以下武将之中,

    选拔出武艺出众者参加武举……

    曲端连夜在军中找来符合参加武举恩科条件的数十位小校,当众宣读起了圣诏……

    在场的小校们,很多人都兴奋地附掌道:

    “赵官家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多谢天子开恩,让吾等行武出身之人,除了用斩杀西夏军首级数量而升官外,

    另辟出可参加武举恩科之捷径啊!”

    泾原路通安寨【兵马监押】名将曲端,负手而立,当众高声道:

    “诸位稍安勿躁,按圣诏所言,

    尔等需知:

    在吾泾原路通安寨中,只能选出两位七品以下武将或是兵卒,去参加明年之武举恩科!”

    在场的众位小校,立即感觉到了这么少的名额,这竞争压力也太了!

    众位小校情不自禁地望了站在人群之中,那位性格沉毅、崇尚气节、通晓兵法且善于骑射的吴玠。

    曲端也用满怀希望的目光,望向了以良家子身份在泾原路入伍从军,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吴阶,感慨道:

    “前年,西夏犯边,吴阶英勇抗敌,斩获颇多,因而晋升为进义副尉、权任队将。”

    不过,吴阶你现在也只过是从九品吧?!”

    吴阶立即抱拳,道:“如曲将军所言,属下如今正是从九品!”

    “唉!”曲端叹气道:

    “数月前,吾部未能被抽调去平定方腊,诸位皆失去了立战功升迁之良机。

    不过,如今,天子圣诏,增开武举恩科,吴阶你可愿参加吾军中之选拔?!”

    今年二十七岁的吴阶,受宠若惊,抱拳回答,道:

    “多谢曲将军看重!

    吾愿意参加选拔!

    不仅吾愿参加武举恩科之选拔。

    吾亦要举贤而不避亲,

    吾弟吴璘字唐卿,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