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西周王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献贡品。越裳氏(越南)通过多次的语言转换(重译),最终完成了信息的表达。进贡了白雉一只、黑雉两只,表达归顺和敬意。平王收到后,让三位公爵大臣(周公、召公等)供奉给宗庙。】

    至三十九年,姜戎,车徒(兵车和士兵)大损,思为再举之计,又恐军数不充,亲自料民于太原。那太原,即今固原州(宁夏固原),正是临近戎狄之地。料民者,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观之人数之多少,车马粟刍(粟su粮食;刍chu牲畜吃的草)之饶乏,好做准备,征调出征。

    注:【姜戎:西周少数民族,起源地陕西省西北部。戎狄主要用来称呼周原附近与周为敌的各部落。周原以西陇山地区的称为西戎)抗命,宣王御驾亲征,败迹于千亩(史称“千亩之战”,千亩,今山西介休县南】

    太宰仲山甫进谏不听。

    再说宣王在太原料民回来,离镐京(hao jing西周王朝的国都。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丰京和镐京一起并称为‘丰镐’)不远,催趱(zan)车辇(nian),连夜进城。忽见市上小儿数十为群,拍手作歌,其声如一。宣王乃停辇听之,歌曰:

    月将升,日将没;

    糜弧箕胞,几亡周国。

    周宣王厌恶这些歌词,就让驾车的传令,把这些小孩都召来问话,小孩看见要找去问话,都吓跑了,只找来一大一小两个。大一点的小孩说:“三天前,有个穿红衣服的小孩,来到这里,教给我们这四句歌词,不知道是啥意思,一会儿大家都会唱了,满京城都在唱呢。”周宣王问:“那个红衣小孩在哪呢?”答:“教完歌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周宣王嘿然良久,传令不许再唱了。

    次日早朝,三公六卿,齐集殿下,拜舞起居毕。

    注:【三公六卿,西周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其下分设六卿、五官等。由于三公之类的官职是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的,而诸侯们在出任周王室大臣的时候也要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通常执掌中央权利的是太宰,太宰本来是王室的宫廷事务总管,因为亲近天子,所以地位也很高。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执政者称为正卿、冢宰(zhong zai),其下间有一二副职,称为介卿。

    春秋中后期,王室日渐衰落,中央执政者是所谓的“伯”(这个伯不是爵位的伯爵,而是受周天子授权管理诸侯的特别职务,“伯”亦通“霸”),出任“伯”的,都是诸侯中武力强大、道德高尚而为诸侯所敬畏者,历史上总共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位“伯”,称为春秋五霸(五伯)。这些受命称伯的诸侯对外以周天子的名义统帅诸侯、对内以“伯父”、“伯舅”代天子理政。

    六卿:

    《周礼》六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天官冢宰,负责总管百官,相当于后来的吏部,也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和人事部。

    地官司徒,主管钱粮和户口,相当于后来的户部,也相当于现在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春官宗伯,主管祭祀和礼法,相当于后来的礼部,也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

    夏官司马,主管军队和军纪,相当于后来的兵部,也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和安全部。

    秋官司寇,主管刑法和立法,相当于后来的刑部,也相当于现在的人民法院检察院。

    冬官司空,主管土木和水利建设,相当于后来的工部,也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和水利部。

    拜舞起居,下跪叩首后舞蹈而退,古代朝拜的礼仪。臣受恩旨以手舞足蹈,以为欢喜之极也。】

    周宣王将昨日听到的儿歌说于众人,问群臣:“歌词说的啥意思?”

    大宗伯召虎回答说:“厚,是山桑木名,可以做成弓,所以叫臣弧。箕(ji),草名,可以编结为箭袋,所以叫箕舵。依我看,国家恐怕将有弓矢之变(武装叛乱)。”

    注:【大宗伯,古代官名,掌管王朝礼制,包括天子家族、王宫贵族乃至天下臣民,甚至神鬼的礼制。大宗伯,又称禋(yin)宗、秩宗。其位次三公,为六卿之一。也称礼部尚书,礼部侍郎则称少宗伯。】

    太宰仲山甫说:“弓矢,就是国家战争的武器。吾王如今视察固原,想要报败给犬戎的仇恨,如果兵连不解(战争接连不断,不能和解),必然有亡国的危险啊。”

    太史伯阳父说:“大街上没有根据的话语,都是谣言。上天做戒人君(告诫君主),命萤惑星化身为小孩,编造谣言,让街市上的儿童传唱,就是童谣。童谣往往寓意个人吉凶或是国家兴亡。萤变火星,所以是红色,那小孩就是穿红色衣服的。如今这亡国的童谣,就是上天为吾王而创作的啊。”

    周宣王说:“那么我就赦免姜戎的罪过、撤回固原的兵力,将库房中的刀枪弓箭都销毁了,再命令市场上不许制造和买卖武器装备,这样的话,能够免除灾祸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