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郑假命伐宋(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夷。同年,宋穆公去世,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

    宋殇公在位时,以孔父嘉为司马,华督为太宰。宋殇公好战,虽在位十年时间,却发生十一次战役,使百姓苦不堪言。前710年,华督因贪恋孔父嘉之妻的美色,于是杀孔父嘉而夺其妻。宋殇公得知后大怒,华督于是弑杀宋殇公,而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继位,是为宋庄公。】

    卫宣公联合齐僖公,想要做中间人,从中与郑国、宋国讲和。约定好日期,在瓦屋(河南洧川县瓦屋里)这个地方谈判。

    宋殇公预先给卫宣公送个重礼,约定在犬丘(河南永城市西北)见面,商议一番,然后一起来到瓦屋。齐僖公如约而至,唯独郑庄公没有来。

    注:【这一时期的各国都城:卫:河南淇县;郑:河南新郑;宋:河南商丘;齐:山东临淄】

    齐僖公说:“本来是约郑伯来讲和的,如今主角不来,这事就办不成了。”

    齐僖公就要离去,宋殇公勉强留下,签订了与卫国、齐国的同盟条约。

    齐僖公虽然答应签约,但内心仍持观望态度(因为之前有与郑国签订的石门之盟)。

    宋国与卫国以前就关系密切,这次更加深了感情。

    这一时期,周桓王想要罢免郑伯在朝廷的官职,启用虢公忌父替代他。

    周公黑肩极力劝阻,于是天子任用虢公忌父为右卿士,全权处理国家大事,任用郑伯为左卿士,没有实权,只是挂个虚名。

    郑庄公得到任命,还挺高兴,虚职也可虚张声势嘛。

    公元前713年。

    齐国与宋国签订同盟的消息传到郑庄公这里,郑伯有些慌了,连忙找来祭足商议对策。

    祭足说:“齐国与宋国原来的关系并不密切,还不是因为卫侯做中间人从中撺掇(cuan duo),虽然他们签订盟约,但其实齐侯是不情愿的,只是逢场作戏,不是真心实意的。现在,主公您以周天子的指示发布命令,让齐国和鲁国一起攻打宋国。鲁国与齐国接壤,世代都互相嫁娶,都是姻亲关系。鲁国一旦起兵,齐国必然相助。蔡、卫、郕(cheng)、许等这些小国,也都给他们发送檄文,命令他们一同出兵。如果有不服从的,那就调遣军队先去把他灭了。”

    注:1.【郕国:姬姓,伯爵,始封君主是周武王弟弟郕叔武。今河南范县一带。】

    2.【许国:姜姓,许氏,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许文叔于许(许昌),男爵,是唯一可以确定为男爵的周代诸侯国。】

    3.【戴国:子姓,公爵,商朝后裔,今商丘市民权县。】

    4.【檄文:xi wén,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郑庄公同意了祭足这个计策,派遣使臣到鲁国,承诺攻打宋国以后,所得到的宋国的土地,都划归鲁国所有。

    鲁国的公子翚(hui),是个贪恋权财的人,又在鲁国独揽大权,一看有这好事儿,马上就同意了。于是,公子翚向鲁国国君汇报一下,派使者约会齐国、郑国都在中丘(山东临沂)集合,然后就起兵行动了。

    注:【公子翚:,一作公子挥,姬姓,名翚,字羽父。鲁宗室。春秋初年鲁国大臣。】

    齐侯派弟弟夷仲年为将,率领兵车三百乘;

    鲁侯派公子翚为将,率领兵车二百乘,前来助郑。

    郑庄公亲自率领着公子吕、高渠弥、颍考叔、公孙阏(yan)等将士,打着“奉天讨罪”的大旗,浩浩荡荡、耀武扬威地杀奔宋国。

    注:1.【夷仲年,又称齐仲年,季仲年。齐前庄公之子,齐僖公同母弟,很受齐僖公的宠爱】

    2.【公子吕:姬姓,名吕,字子封,郑武公之弟,郑庄公之叔。帮助郑庄公消灭了共叔段。】

    3.【公孙阏(yan):姬姓,名阏,字子都,公子吕之子,他是当时闻名全国的美男子,而且他性格勇猛,力量很大,心狠手辣。在攻打许国的战斗中,他嫉妒颍考叔的功劳和能力,在颍考叔破敌登上城墙的那一刻,射杀了颍考叔,这就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成语典故的出处。】

    公子翚先率兵到达老桃(山东汶上县桃城村),杀败守卫的宋国军队,俘虏大量士兵,占领老桃。

    公子翚传捷报,迎接郑伯军队在老桃安营扎寨。

    在老桃,郑庄公分兵两路,分别攻打郜(gao)城(山东成武县东南)和防城(山东菏泽成武县白浮图镇)。

    将指挥部设在老桃,静候捷报。

    宋殇公得知三个国家的军队侵入境内,大惊失色,连忙找来孔父嘉(孔子的先祖,后文有叙述)商议对策。

    孔父嘉汇报:“我已经派人到京城洛阳去打听消息了,天子并没有发布攻打宋国的诏令。郑伯是假传圣旨,齐国和鲁国都被他给蒙骗了。现在,既然三国已经兵临城下,气势正旺,不能与他们硬碰硬地死磕,要坚守城池,避其锋芒。现在有一个计策,可以让郑国不战而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