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儒家带血的生机,再图来日!(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哎,记得和张三先生说,人家记挂这他呢。”

    然而,荀子伏念等人步履不停,早就在把她的话抛在了脑后。

    荀子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快点见到张良。

    这是他们这么多天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几人脚步匆忙,恨不得直接飞回去。

    张良伤势实在太过严重,一直昏迷不醒,他们都很担心。

    而且关于张良这一次受伤,他们疑惑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他到底是如何参与进去墨家的事情的。

    又是与何人交战,才会留下那么严重的伤。

    就连自己的佩剑凌虚剑也不见踪影!

    当然,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关于墨家的事。

    张良既然在现场,那一定知道许多内情。

    说不定知道大秦那些人的底细。

    尤其是大秦那个神秘的领头人。

    若是能知道他的信息,他们接下来的行动才会更有把握。

    ……

    一间厢房中,张良脸色苍白,茫然看了看周围的景色之后,确定了自己是回到了小圣贤庄之中。

    他一脸焦急的问照顾自己的儒家弟子:“我昏迷多久了,儒家怎么样了?”

    弟子扶着张良坐起来,道:“三师公,你已经昏迷好几天了,儒家目前一切都好,不需要担心。”

    张良听到这里,稍微松了一口气。

    可他这口气还没舒出去,没想到弟子紧跟着补了一句了。

    “不过听说刚刚结束的以剑论道中,我们输给大秦的人。”

    听到大秦的人,张良登时脸色大变,急急抓住那弟子的衣袖,道:“大秦的人怎么在这里,以剑论道又是怎么回事!”

    弟子正要回答。

    忽然见到荀子、伏念、颜路急匆匆的走进来,他们看起来明显有事要找张良。

    弟子为了不打扰他们说话便退下了。

    看到张良起来,颜路快步上前按住张良,道:“子房你伤势过重,现在还没有完全痊愈,快躺下。”

    伏念一脸严肃,可在此时对张良也流露出了几分关切血。

    “师叔好不容易把你救回来的,你可不要白费了他的心意!”

    荀子更是直接坐在了张良的床边,道:“你身上的伤害严重的很,切勿乱动。”

    可张良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伤势,反而焦急询问三人:“大秦的人追来了吗,以剑论道又是怎么回事?”

    伏念没想到张良一醒来,就是如此挂念着儒家的事情。

    而且看他的样子,怕是不告诉他,他是不会愿意躺下休息的。

    于是伏念只好——道来:“墨家覆灭以后,你被当今的监国皇子嬴沐定成了大秦反贼。”

    “甚至他以此为借口,命令李斯等人开始在咸阳抓捕儒生。”

    “而且,就在你回来之后不久,有一批大秦的人也来到了桑海城。”

    “师叔和我们都认为,这是大秦已经盯上了儒家,打算继墨家之后毁了儒家。\"

    “为了避免墨家那样的下场,我们便联系了兵家,兵家同意和我们联手,和我们商定了计策。”

    “为了避免大秦的人先下手为强,儒家今日便邀请他们前来,以剑论道就是为了拖延大秦的人而进行的缓兵之计。”

    待伏念说完,张良原本苍白的脸色更加苍白,可以说是没有一丝血色。

    尤其是在听到大秦的人随他回来之后,也来到了桑海的时候,张良的神色痛苦到了极点。

    以他的头脑,已经猜测到大秦的人原来并不是抓不到受伤的他,而是在故意放他回去。

    只有这样,才好把事情牵扯到整个儒家身上!

    所以,大秦的人现在针对儒家,都是因为他的缘故!

    他就是那个罪魁祸首!

    一想到这里,张良就痛苦地喃喃自语道:“完了,完了,我不该回儒家的,我真该死!”

    荀子见张良如此表现,心中感到不安:“子房,你怎么了,这么安排有什么不妥吗?”

    张良苦笑道:“你们根本不知道那些人的可怕。”

    伏念不以为然:“他们是很强,可还能胜得过千军万马吗?”

    兵家这次可是出动了自家的军队,人数是大秦在桑海的数倍。

    再加上项家的兵马一向勇猛着称,他们不相信如此没有一点胜利的机会。

    张良叹气,告诉三人:“可怕的不是其他人,而是那个领头的。”

    荀子疑惑:“你是说那个五六岁的孩子?”

    张良不解: “什么五六岁的孩子?”

    几人面面相觑,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情沟通中出现了问题。

    荀子便解释道:“那人长相看起来就是一个五六岁的孩童一样,其他的人都对他敬畏有加。”

    “而且手里还有天问剑和墨眉剑,所以我们就认定了他是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