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南梁覆灭(4/7)
花落地杏花舒,桐生井底寒叶疏。
试为来看上林雁,应有遥寄陇头书。
此诗一成,百官莫不叹服,争相传抄,萧绎对此诗也是赞不绝口:“这首诗一定能流传千古。”朝堂上,只有颜之推不以为然,他私下对周弘正说:“好是好,可惜是闭门造车,王子渊根本没有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大敌当前却无病呻吟,不是好兆头呀。”“我大梁还有尔等有见识的读书人,老夫甚是欣慰。”周弘正说。
当初郢州城破,颜之推亲眼见证了萧方诸和鲍泉的惨死,自己也差点被侯景杀掉,所以他对战争有真切的体验。
十三日,襄阳城下,萧詧、蔡大宝以及王操等人已全副武装原地等候西魏军。“大王,你想好了么?一旦江陵覆灭,咱们就彻底成为宇文泰的附庸了。”蔡大宝提醒道。“哎,先生我也知道,我并不想寄人篱下,可我和七叔注定无法团结,他一心要置我于死地,依靠宇文氏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萧詧叹着气。蔡大宝补充道:“行,既然要干就要彻底,以后不后悔就行。”“对哇,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王爷,我永远支持你。”王操高喊着。
不一会儿,西魏军到达襄阳,萧詧和于谨寒暄一番,双方会师。
前线的战报接二连三地向江陵飞来,萧绎也慌了,下令全城戒严,停止了《老子》讲坛,终止了文化沙龙。王琛骂骂咧咧来到石梵(钟祥市境内),走不动了,确实也没看到魏军,就快马送信给黄罗汉:“我已到石梵,边境一切正常,之前说魏军要进攻,全部是儿戏。”
黄罗汉把这信转交给萧绎,萧绎感到云里雾里的,自然自语道:“这魏军到底来还是没来?真是影响朕讲经说法。”周弘正心急如焚,苦劝道:“陛下,宁可信其有,否则后悔莫及,现在动员军事力量还来得及。”“好吧,这样,诸位,你们身穿军装,咱们接着讲老子。”萧绎泰然自若的样子。
大家都惊呆了,没想过这个皇帝竟然如此悠闲自得。十七日,一幅怪诞的景象发生了,文武群臣都顶盔带甲在朝堂上听萧绎讲道德经。
萧绎是真的傻么?他不是,他知道军情是真的,他只是表面上强作镇定罢了,他心中有一个名士的梦,向往魏晋风流,向往嵇康、阮籍、王导、谢安等人的潇洒风流。萧绎也是有反应的,比如宣布戒严,让大家穿军装,不仅如此,在十八日,萧绎让李膺去建康,征召王僧辩为大都督、荆州刺史,让陈霸先留守,动员一切力量救援江陵。
王僧辩立即动员,让程灵洗为前军,杜僧明、吴明彻为后军,自己则亲率带军,朝江陵进发。对于留守一事,陈霸先很满意,蔡景历、徐度等人都向陈霸先道喜,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割据机会,一次很好的发展壮大的机会。
二十一日夜晚,萧绎和各位嫔妃登上凤凰阁欣赏夜景,庾季才、王琛、王褒等都在一旁侍立。
庾季才抬头仰望,只见客星冲犯翼宿、轸宿,他知道这是不祥之兆,急忙准备向皇帝禀报。萧绎摆了摆手,凭栏叹息道:“客星冲犯翼宿、轸宿,看来这回一定失败了!”妃嫔们开始哭了起来。“父皇,不必如此悲欢,人定胜天。”萧方矩安慰着,萧绎只是摆手让他不必再言。王褒、王琛二位相对而视,默默不语,一些奇怪、复杂甚至可鄙的念头从脑海一闪而过。
陆法和在郢州听说西魏大兵压境,准备从汉口出发,赶赴江陵抗敌。萧绎大惊失色,陆法和这个半神半人,他可不能来,谁知道他是来勤王还是来要我命的?派人去拦住他,说:“朕运筹帷幄,自能打败敌兵,你只管镇守郢州,不用动。”
陆法和自然知道皇帝的心思,他服从命令回到郢州,让人用白土涂城门,自己身穿丧服,坐在苇席上,静坐了一天。手下人问他为何如此,陆法和说:“皇帝怀疑我,国将不国,江陵城破是早晚的事情,我这是提前服国丧啊。”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萧绎不得不公开承认西魏军大军压境的事实,开始在津阳门外检阅部队,可上天似乎在戏弄他,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萧绎狼狈不堪,阅兵仪式草草收场。
4.江陵陷落
西魏军迅速开始行动,于谨命宇文护、杨忠二人率领数千精锐骑兵倍道兼行,快速南下占领长江渡口,切断梁军东逃的路线。目标达成后,杨忠继续占据渡口,初二,宇文护带兵攻下武宁,抓住太守宗均。
萧绎也没闲着,他采取了于谨说的下策,也就是坚守外城。谁来做防城大都督呢?朱买臣推荐了王僧辩的长子王顗,却被王褒给劝阻了:“陛下,王君才已手握重兵,再把江陵交给他儿子,臣恐怕……”萧绎答道:“嗯嗯,朕知道了。”
作为帝王,萧绎注定是孤独的,他谁也不敢信任。萧绎让王顗去守卫宫殿,任命胡僧佑、王褒二人分别指挥江陵城的东、西防御任务,全军上下一起动员,修筑木栅栏,一共六十多里的木栅栏把江陵围起来。
初四,太子萧方矩在城头都督工程,发动百姓搬运木头石头到城头,稍不如意,萧方矩就鞭打百姓。“哼,都快灭亡了,还这么嚣张!”“对呀,希望萧氏
试为来看上林雁,应有遥寄陇头书。
此诗一成,百官莫不叹服,争相传抄,萧绎对此诗也是赞不绝口:“这首诗一定能流传千古。”朝堂上,只有颜之推不以为然,他私下对周弘正说:“好是好,可惜是闭门造车,王子渊根本没有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大敌当前却无病呻吟,不是好兆头呀。”“我大梁还有尔等有见识的读书人,老夫甚是欣慰。”周弘正说。
当初郢州城破,颜之推亲眼见证了萧方诸和鲍泉的惨死,自己也差点被侯景杀掉,所以他对战争有真切的体验。
十三日,襄阳城下,萧詧、蔡大宝以及王操等人已全副武装原地等候西魏军。“大王,你想好了么?一旦江陵覆灭,咱们就彻底成为宇文泰的附庸了。”蔡大宝提醒道。“哎,先生我也知道,我并不想寄人篱下,可我和七叔注定无法团结,他一心要置我于死地,依靠宇文氏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萧詧叹着气。蔡大宝补充道:“行,既然要干就要彻底,以后不后悔就行。”“对哇,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王爷,我永远支持你。”王操高喊着。
不一会儿,西魏军到达襄阳,萧詧和于谨寒暄一番,双方会师。
前线的战报接二连三地向江陵飞来,萧绎也慌了,下令全城戒严,停止了《老子》讲坛,终止了文化沙龙。王琛骂骂咧咧来到石梵(钟祥市境内),走不动了,确实也没看到魏军,就快马送信给黄罗汉:“我已到石梵,边境一切正常,之前说魏军要进攻,全部是儿戏。”
黄罗汉把这信转交给萧绎,萧绎感到云里雾里的,自然自语道:“这魏军到底来还是没来?真是影响朕讲经说法。”周弘正心急如焚,苦劝道:“陛下,宁可信其有,否则后悔莫及,现在动员军事力量还来得及。”“好吧,这样,诸位,你们身穿军装,咱们接着讲老子。”萧绎泰然自若的样子。
大家都惊呆了,没想过这个皇帝竟然如此悠闲自得。十七日,一幅怪诞的景象发生了,文武群臣都顶盔带甲在朝堂上听萧绎讲道德经。
萧绎是真的傻么?他不是,他知道军情是真的,他只是表面上强作镇定罢了,他心中有一个名士的梦,向往魏晋风流,向往嵇康、阮籍、王导、谢安等人的潇洒风流。萧绎也是有反应的,比如宣布戒严,让大家穿军装,不仅如此,在十八日,萧绎让李膺去建康,征召王僧辩为大都督、荆州刺史,让陈霸先留守,动员一切力量救援江陵。
王僧辩立即动员,让程灵洗为前军,杜僧明、吴明彻为后军,自己则亲率带军,朝江陵进发。对于留守一事,陈霸先很满意,蔡景历、徐度等人都向陈霸先道喜,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割据机会,一次很好的发展壮大的机会。
二十一日夜晚,萧绎和各位嫔妃登上凤凰阁欣赏夜景,庾季才、王琛、王褒等都在一旁侍立。
庾季才抬头仰望,只见客星冲犯翼宿、轸宿,他知道这是不祥之兆,急忙准备向皇帝禀报。萧绎摆了摆手,凭栏叹息道:“客星冲犯翼宿、轸宿,看来这回一定失败了!”妃嫔们开始哭了起来。“父皇,不必如此悲欢,人定胜天。”萧方矩安慰着,萧绎只是摆手让他不必再言。王褒、王琛二位相对而视,默默不语,一些奇怪、复杂甚至可鄙的念头从脑海一闪而过。
陆法和在郢州听说西魏大兵压境,准备从汉口出发,赶赴江陵抗敌。萧绎大惊失色,陆法和这个半神半人,他可不能来,谁知道他是来勤王还是来要我命的?派人去拦住他,说:“朕运筹帷幄,自能打败敌兵,你只管镇守郢州,不用动。”
陆法和自然知道皇帝的心思,他服从命令回到郢州,让人用白土涂城门,自己身穿丧服,坐在苇席上,静坐了一天。手下人问他为何如此,陆法和说:“皇帝怀疑我,国将不国,江陵城破是早晚的事情,我这是提前服国丧啊。”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萧绎不得不公开承认西魏军大军压境的事实,开始在津阳门外检阅部队,可上天似乎在戏弄他,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萧绎狼狈不堪,阅兵仪式草草收场。
4.江陵陷落
西魏军迅速开始行动,于谨命宇文护、杨忠二人率领数千精锐骑兵倍道兼行,快速南下占领长江渡口,切断梁军东逃的路线。目标达成后,杨忠继续占据渡口,初二,宇文护带兵攻下武宁,抓住太守宗均。
萧绎也没闲着,他采取了于谨说的下策,也就是坚守外城。谁来做防城大都督呢?朱买臣推荐了王僧辩的长子王顗,却被王褒给劝阻了:“陛下,王君才已手握重兵,再把江陵交给他儿子,臣恐怕……”萧绎答道:“嗯嗯,朕知道了。”
作为帝王,萧绎注定是孤独的,他谁也不敢信任。萧绎让王顗去守卫宫殿,任命胡僧佑、王褒二人分别指挥江陵城的东、西防御任务,全军上下一起动员,修筑木栅栏,一共六十多里的木栅栏把江陵围起来。
初四,太子萧方矩在城头都督工程,发动百姓搬运木头石头到城头,稍不如意,萧方矩就鞭打百姓。“哼,都快灭亡了,还这么嚣张!”“对呀,希望萧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