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南梁覆灭(5/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父子早点完蛋。”百姓交头接耳,抱怨着。

    这天夜里,西魏军已经抵达黄华,距离江陵不过四十里路。萧绎的覆灭可以倒计时了。初五,西魏军的先锋抵达江陵城下。萧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萧绎问计王褒,王褒说:“陛下,我负责西城的防守,我还得去巩固下。”之后就没再说什么。

    “哼,关键时刻这些文人就贪生怕死!”裴畿大骂道,转头对萧绎:“陛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出其不意,我愿意带兵出战,打出士气。”裴畿是裴之高的儿子。

    “有没有不怕死的?”裴畿大呼。“有!”裴畿的弟弟裴机出列,“我等不及了。”随后,朱买臣、谢答仁都站了出来。

    事实证明,梁军的殊死一搏是可行的,梁军打开枇杷门后疯狂冲击,西魏军一时陷入混乱,仪同三司胡文伐被裴机斩杀。梁军取得首胜。萧绎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魏军主力还没到。

    萧绎赶紧向王琳、萧循等人求救,再次派人去催促王僧辩。远水不解近渴,关键时刻又雪上加霜。15日,军营的栅栏突然失火,把附近的几千家民房和二十五座城楼都烧了,江陵城中哀嚎遍野。萧绎赶紧带着萧方矩去巡视,二人来到城楼上,看到西魏军的大部队不断渡江而来,萧绎悲从中起,不断叹气。

    萧绎把希望都寄托在全城军民身上了,为了表示自己亲民如子,他挨家挨户去敲门表示慰问,对于父亲的这种自降身份行为,萧方矩很不爽,一直在抱怨。“朕今晚就要和老百姓一起住,你若是怕玷污了太子身份,你可以回到宫里!”萧绎骂道。萧方矩不再说话,只能勉强跟随萧绎住在百姓家中。

    临时抱佛脚已经没啥用处,百姓一时感动也不能拯救萧绎。几天后,于谨带领主力部队包围了江陵,而且下令沿着城外修筑军营,江陵城被团团包围,内外的联系完全断绝。

    十八日,任约、徐世谱等将领在江陵南岸修筑城堡,远远地作为声援。这一点让萧绎看到了希望,他决定再来一次行为艺术,稳住军心,当天夜里,他在巡视城楼的时候,张口作诗,王褒等人也和诗一首。在一片马屁声中,萧绎黯然泪下,撕裂一块绢帛,给王僧辩写信:“朕忍着不死,就是为了等待你的援军,你快来吧!”

    放眼望去,普天之下,萧绎可以信任的还是只有王僧辩。可惜,这封求救信一出门就被长孙俭截获了。长孙俭把信给于谨,于谨笑道:“看来萧绎是走投无路了,咱们坐等胜利果实即可。”

    二十六日,王褒、胡僧佑、谢答仁以及朱买臣等人再次出枇杷门迎战,魏军这边韦孝宽和杨绍早已按捺不住,特别是杨绍,混战中,他的大腿被两箭贯穿,鲜血直流,就跟没事儿人一样,照样轮着大刀砍人。韦孝宽惊讶地说:“老杨,你的腿!”“小事小事,干就完了。”杨绍继续冲击。

    韦孝宽、杨绍二人带头模范下,魏军越战越勇,梁军败退,全城士气大减,恐惧的气息弥散开来。朱买臣手持宝剑,恶狠狠地看着宗懔等人,对萧绎说:“陛下,江陵今日之祸,都是因为不去建康,只有杀了宗懔、黄罗汉,才能平息天下的怨恨。”

    萧绎叹气:“定都江陵是朕的意思,他们不过是传声筒罢了。”二人本来一脸惊恐,听到皇帝的话后,这才恢复了平静,把朱买臣晾在一边。

    王琳的军队这时候才到长沙,他吩咐裴政走小路把援兵的消息告诉江陵,不过裴政不走运,在百里洲的时候被萧詧抓住了。裴政是裴邃的孙子。萧詧对他说:“本王是武帝的嫡孙,我不能当你的君主么?你为啥要投靠七叔?如果依附我,那就升官发财;不然,就身首异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裴政假意答应:“全听您的调遣。”萧詧大喜,把裴政拉到江陵城下,吩咐道:“待会你就说,王僧辩听说江陵被围困,就自立为帝了,王琳实力不济,不能来救援。”“好的,我试试。”裴政又答应了。

    裴政大声高呼:“援军来了,你们要努力防守;我虽然被敌人擒获,但立志粉身碎骨报效国家……”一旁负责监督的猛男赶紧扇他嘴巴,裴政嘴里流着血,依旧重复着,就是不改。

    萧詧脸色大变:“给我拖下去砍了!”“慢!”蔡大业拦住了萧詧,“这反映了民心所向,杀了他,反而让荆州军民更加团结了。”蔡大业是蔡大宝的弟弟。

    可惜了裴政的一腔热血,各路援军并没有按时到达。三十日,于谨下令发动进攻。守军的盾牌都用完了,只能扛着门板做盾牌,胡僧佑不顾箭雨,昼夜督战,赏罚分明,大家深受鼓舞,拼死抵抗,西魏军损失惨重。这只是江陵城的回光返照,胡僧佑最终死于乱箭之下。

    听说胡僧佑阵亡,萧绎痛哭失声,亲自前往吊唁。

    江陵城中无兵可用,谢答仁提议,把那几千死囚犯释放出来守城。萧绎认为萧衍治国方式太宽容,他在荆州一向以严刑峻法执政,所以在城中关了几千囚犯,包括宗室贵族。“什么?让死囚来守城,这不是让敌人笑话我大梁无人么?万万不可。”王褒对萧绎说。萧绎和王褒想的一样,再怎么窘迫,大梁的面子不能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