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北齐三杰(4/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联络,表示要再干一票;那宇文护脸上也挂不住呀,于是,也表示要继续打北齐。段韶第一时间把情报送到了高湛这里。

    看到北周的情报后,高湛自言自语:“哎,周人怎么这么不讲理,怎么老是和突厥人攻打我们?”和士开眼睛一转,一个主意涌上心头:“陛下,周国当政的是宇文护,他攻打我们,无非就是要想召回杨氏和阎氏,我们要不然把杨氏给他送过去,以表示友好如何?”

    “朕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高湛一拍大腿,好呀,太好了!对亲人狠,对敌人友善,这是高湛的性格底色。于是,七月二十三,高湛召见了宇文护的姑姑杨氏和母亲阎姬,说话客客气气的,表达了要送二人回关中的意思。杨氏、阎姬二人相对而泣,喜不自胜。

    “周人经常和突厥人攻打大齐,为了稳妥起见,可以先送杨氏回去;阎氏可以口述思念,让杨氏把家书带去长安,如果宇文护态度良好,那就可以考虑放还阎氏,你们看这样可好?”高湛笑着说。

    “好好好,谢谢陛下。”二人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于是,高湛叫来魏收,按照阎姬的意思,写下了一封《阎姬家书》:

    “天地隔塞,子母异所,三十余年,存亡断绝,肝肠之痛,不能自胜。想汝悲思之怀,复何可处。吾自念十九入汝家,今已经八十矣。既逢丧乱,备尝艰阻。恒冀汝等长成,得见一日安乐。何期罪衅深重,存没分离。吾凡生汝辈三男三女,今日目下,不见一人。兴言及此,悲缠肌骨。赖皇齐恩恤,差安衰暮。又得汝杨氏姑及汝叔母纥干、汝嫂刘新妇等同居,颇亦自适。但为微有耳疾,大语方闻。行动饮食,幸无多恙。今大齐圣德远被,特降鸿慈,既许归吾于汝,又听先致音耗。积稔长悲,豁然获展。此乃仁侔造化,将何报德!

    “汝与吾别之时,年尚幼小,以前家事,或不委曲。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鲜于修礼起日,吾之阖家大小,先在博陵郡住。相将欲向左人城,行至唐河之北,被定州官军打败。汝祖及二叔,时俱战亡。汝叔母贺拔及儿元宝,汝叔母纥干及儿菩提,并吾与汝六人,同被擒捉入定州城。未几间,将吾及汝送与元宝掌。贺拔、纥干,各别分散。宝掌见汝云:‘我识其祖翁,形状相似。’时宝掌营在唐城内。经停三日,宝掌所掠得男夫、妇女,可六七十人,悉送向京。吾时与汝同被送限。

    “至定州城南,夜宿同乡人姬库根家。茹茹奴望见鲜于修礼营火,语吾云:‘我今走向本军。’既至营,遂告吾辈在此。明旦日出,汝叔将兵邀截,吾及汝等,还得向营。汝时年十二,共吾并乘马随军,可不记此事缘由也?于后,吾共汝在受阳住。时元宝、菩提及汝姑儿贺兰盛洛,并汝身四人同学。博士姓成,为人严恶,汝等四人谋欲加害。吾共汝叔母等闻之,各捉其儿打之。唯盛洛无母,独不被打。

    “其后尔朱天柱亡岁,贺拔阿斗泥在关西,遣人迎家累。时汝叔亦遣奴来富迎汝及盛洛等。汝时着绯绫袍、银装带,盛洛着紫织成缬通身袍、黄绫里,并乘骡同去。盛洛小于汝,汝等三人并呼吾作“阿摩敦”。如此之事,当分明记之耳。今又寄汝小时所着锦袍表一领,至宜检看,知吾含悲戚多历年祀。

    “属千载之运,逢大齐之德,矜老开恩,许得相见。一闻此言,死犹不朽,况如今者,势必聚集。禽兽草木,母子相依,吾有何罪,与汝分离,今复何福,还望见汝。言此悲喜,死而更苏。世间所有,求皆可得,母子异国,何处可求。假汝贵极王公,富过山海;有一老母,八十之年,飘然千里,死亡旦夕,不得一朝覱见,不得一日同处,寒不得汝衣,饥不得汝食,汝虽穷荣极盛,光耀世间,汝何用为?于吾何益?吾今日之前,汝既不得申其供养,事往何论。今日以后,吾之残命,唯系于汝,尔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汝杨氏姑,今虽炎暑,犹能先发。关河阻远,隔绝多年,书依常体,虑汝致惑,是以每存款质,兼亦载吾姓名。当识此理,不以为怪。”

    全文前面几段,回忆了阎姬和宇文护三四十年前的遭遇,经历的各种战乱和磨难。这封家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到生肖属性这回事,很有史料价值。而且《阎姬家书》的感人程度,完全可以和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祭十二郎文》相提并论,最后一段尤其感人,大意如下:

    感谢大齐的恩德,让我老死之前有机会见到你,禽兽草木都有感情,何况母子?你现在贵至王公、富可敌国,可你年过八十的老母亲飘然千里之外,三十几年见不得一面,冷了没得到你一件衣服穿,饿了得不到你一顿饭吃,你再怎么富贵有啥用?我这把老骨头,之后只能靠你了,头上三尺有神明,你内心不惭愧么?你的杨姑现在先回来,看到信后,还望及时给我回信才是。

    赵彦深亲自把杨氏送到玉璧交给韦孝宽,然后韦孝宽派尹公正把杨氏又送回长安。

    九月十八日,在长安的宇文护,早就得知了姑母被放还的事情,杨氏还在郊外三十里的时候,宇文护就哭着恭候多时了。接回长安城,看完母亲的书信后,宇文护肝肠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