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北齐三杰(5/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断,直接瘫倒在地上,不能自已,宇文邕听说这件事也是感慨良久,暗自感叹:“这宇文护当政心狠手黑,想不到竟是如此感情至深的人。”

    宇文护立即给母亲写了封回信《报母阎姬书》:

    “区宇分崩,遭遇灾祸,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受形禀气,皆知母子,谁同萨保,知此不孝!宿殃积戾,惟应赐钟,岂悟网罗,上婴慈母。但立身立行,不负一物,明神有识,宜见哀怜。而了为公侯,母为俘隶,热不见母热,寒不见母寒,衣不知有无,食不知饥饱,泯如天地之外,无由暂闻。昼夜悲号,继之以血,分怀冤酷,终此一生,死若有知,冀奉见于泉下尔。

    “不谓齐朝解网,惠以德音,摩敦、四姑,并许矜放。初闻此旨,魂爽飞越,号天叩地,不能自胜,四姑即蒙礼送,平安入境,以今月十八日于河东拜见。遥奉颜色,崩动肝肠。但离绝多年,存亡阻隔,相见之始,口未忍言,惟叙齐朝宽弘,每存大德云与摩敦虽处宫禁,常蒙优礼,今者来邺,恩遇弥隆。矜哀听许摩敦垂敕,曲尽悲酷,备述家事。伏读未周,五情屠割。书中所道,无一事敢忘。摩敦年尊,又加忧苦,常谓寝膳贬损,或多遗漏;伏奉论述,次第分明。一则以悲,一则以喜。当乡里破败之日,萨保年已十余岁,邻曲旧事,犹自记忆;况家门祸难,亲戚流离,奉辞时节,先后慈训,刻肌刻骨,常缠心腑。

    “天长丧乱,四海横流。太祖乘时,齐朝抚运,两河、三辅,各值神机。原其事迹,非相负背。太祖升遐,未定天保,萨保属当犹子之长,亲受顾命。虽身居重任,职当忧责,至于岁时称庆,子孙在庭,顾视悲摧,心情断绝,胡颜履戴,负愧神明。霈然之恩,既以沾洽,爱敬之至,施及傍人。草木有心,禽鱼感泽,况在人伦,而不铭戴。有家有国,信义为本,伏度来期,已应有日。一得奉见慈颜,永毕生愿。生死肉骨,岂过今恩,负山戴岳,未足胜荷。二国分隔,理无书信,主上以彼朝不绝母子之恩,亦赐许奉答。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蒙寄萨保别时所留锦袍表,年岁虽久,宛然犹识,抱此悲泣。至于拜见,事归忍死,知复何心!”

    回信中,宇文护称母亲为“摩敦”,“萨保”是宇文护的字。宇文护的回信也是共同追忆了母子的往事,并且表示自己一直思念母亲,自己很痛苦,一定会把母亲接回来。

    宇文护和阎姬之间的书信往来,进行了好几次。高湛也被宇文护的书信感动了,也打算把阎姬给送回去,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第一时间派出黄门侍郎徐世荣去北部边境,征求段韶的意见。段韶看了宇文护的书信,说:“周人反复无常,本来就没有信义,看看晋阳之役,事情就明白了。宇文护在表面上是相国,实际上是一国之主。既然为了母亲请求和好,却不派一个使者来。如果根据他送来的书信,就把母亲送回去,恐怕会给对方留下我们软弱的印象。如今周人正怂恿突厥侵犯我大齐朔州,不如暂且对外表示答允,等双方和睦停止交兵后,再把他的母亲送回去也不晚。”

    按理说段韶的意见十分中肯,可高湛犹豫了,他一心就想着把阎姬送回去,这北周就没有攻打自己的理由了,最多算是来通知段韶的,并不是征求意见。“陛下,咱们主动一点,宇文护如此重感情,一定会主动和我们交好的。”和士开顺着高湛的内心说。

    既然开哥都说了,那还担心啥,送送送,赶紧把阎姬送回去,我们要和平,我是渴望和平的,我要表现出诚意嘛。

    就这样,宇文护仅仅依靠几封书信就把三十五年来外交、战争、谈判都换不回来的母亲给换回来了。高湛呀高湛,你可真的是糊涂。阎姬回国后,宇文护母子抱头痛哭,北周大赦天下,举国欢庆,宇文邕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去看望阎姬,大摆宴席。

    3.洛阳之战

    闰九月二十日,突厥又带领军队进攻北齐的幽州,并且还派人去长安邀请周军一起进攻北齐。

    “啊,这?齐人刚刚把我母亲送回来,这就要攻打齐国,不合适吧?”宇文护说。

    “晋公此言差矣,”崔猷说,“如果不答应突厥的请求,他们就会倒向齐国,军国大事,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嗯嗯,崔爱卿说得有理。”宇文邕也表态了。

    其实,宇文护是支持打齐国的,他必须要找回面子呀,这些说辞不过是找个台阶罢了。薛善很快领会到了领导的意思,他说:“晋公不必担心,咱们没派一个使者,高湛就把阎夫人送回来了,说明什么?说明高湛惧怕我们大周,敌人惧怕而我军士气高昂,这正是出兵的好机会。”

    宇文护也开始点头思考,这时候出兵确实可以攻其不备。于是开始征召关中的府兵二十四军、左右厢的禁卫兵及其隶属的秦、陇、巴、蜀等地的军队,加上归附的羌人、胡人等,二十天下来,北周一共召集了士卒二十万人。不仅如此,这一次,宇文护还要亲自担任统帅,率兵东征,既然老妈也平安回来了,没有任何顾虑,一定要一口气干掉齐国,成就不世功业。

    宇文邕不置可否,没有半点异议,他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