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战平阳(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后,段畅又是连珠炮一样问个不停。宇文宪都惊呆了,北齐怎么会派出这么一个显眼包出来打仗?你要玩儿那就奉陪到底。宇文宪自信地说:“我是天子的弟弟齐王宇文宪!”段畅点了点头,又开始问其他人。宇文宪便指着宇文纯等人,一一介绍他们的姓名、职务、爵位。段畅听完后,也不搭理,而是拍马去告诉了高纬。

    “段畅这家伙要干嘛?”宇文纯几人开始讨论起来,不明就里。

    宇文宪也是莫名其妙,思索了一会儿后,他觉得不能再等了,于是下令撤军。

    突然,齐军呼啸而来,为首的正是段畅。宇文宪、宇文忻二人各自带领一百骑兵抵挡,其他将领按照计划撤退。段畅带着贺兰豹子、山褥瑰等将领猛冲,双方交战下来,宇文宪阵斩贺兰豹子、山褥瑰等将领,齐军伤亡一百余人。因为高梁桥狭窄,齐军施展不开,段畅下令停止追击。

    于是,宇文宪命令军队渡过汾水,最后在玉璧城追上了宇文邕。

    宇文邕再次看到了韦孝宽,韦孝宽汇报了自己配合宇文招,如何连下敌人四城,并且拿下了汾州定阳城的壮举。宇文邕知道,韦孝宽这是急于表现,因而从容地对他说:“人们都认为老年人多智,善于谋划军事。然而,我与几个少年一举平定齐军,您认为怎么样?”意思是,老头子,灭国之战这种大事儿,你就交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嘛,你老是去抢什么功劳嘛。

    韦孝宽回答说:“我现在已经衰老,只剩下一颗对朝廷的诚心。然而过去在少壮的时候,也曾为先朝出力,平定关中。”看这老头这么倔,宇文邕笑了:“对对对,实在像您说的那样,您呀也该休息休息了。玉璧也待了很多年了吧?”

    “三十三年了,陛下!”一听说皇帝要给自己挪位置,韦孝宽哭了,泣不成声。人生有几个三十三年?这三十三年的岁月里,韦孝宽亲自熬死了高欢,又设反间计搞掉了斛律光,也见证了高澄、高洋、高演、高湛四个皇帝的离世。宇文邕把韦孝宽扶起来,便命他随车驾回到京城,拜授他为大司空,出任延州总管,晋爵位为上柱国。

    宇文邕并没有放弃平阳,离开玉璧之前,宇文邕让宇文宪带领六万士兵驻扎在涑水(流经运城市闻喜县、夏县、市区、临猗县、永济市注入黄河)一带,和梁士彦遥相呼应。涑水,和汾水一样,是河东地区注入黄河的支流,是交通要道,距离平阳不远,同时可以阻止河南的援兵北上。

    齐军现在主要任务并不是追击周军,而是收复平阳城,所以宇文宪才得以从容退兵。

    高纬听说了傅伏在东雍州的壮举,下令表彰,并加封他为晋州行台右仆射,并让他的儿子傅世宽到并州做将军,实际上就是做人质。傅伏更加视死如归,多次击退周军的进攻,整个晋州外围全部沦陷了,只有东雍州一城还在死死支撑。

    3.坚守危城

    “陛下,洛州孤独刺史有表上奏!”

    独孤永业?他写奏折干嘛?高纬一脸狐疑,难道是洛阳也被进攻了?高纬接过来奏折一看,原来独孤永业听说平阳陷落,便积极召集了三万军队,希望西入潼关偷袭长安,来一个围魏救赵。这一招十分冒险,但胜算的几率很大,毕竟周军的主力还在晋州战场上。

    “传令下去,让他把洛阳给朕看好,不要到处跑,朕一定要亲手拿回平阳!”高纬说完,下令高阿那肱发动攻击。独孤永业得知自己被拒绝后,泪眼婆娑,感叹:“哎,报国无门,老臣怕是要做亡国奴了。”

    高阿那肱指挥各路军队,对平阳发动了猛攻,十万大军轮流进攻梁士彦的一万人,可以说是碾压式的。平阳城城上的敌楼和矮墙都被夷平,残存的城墙,只有六七尺高,以至于双方直接短兵相接,马匹也可以从城墙上随意跳进跳出。平阳城中的北周士兵,都心惊胆战。

    梁士彦是时候该表现了,他是齐王宇文宪一手提拔起来的,这次担当守卫平阳城的重任,正是他报效宇文宪信任的时候。他着急全城将士,发表了慷慨陈词:“如果今天要战死,我一定死在你们前面!”然后,梁士彦拔出刀,发出了反击的指令。士兵个个是踔厉奋发,喊声动天,无不以一当百。

    高延宗对高纬说:“陛下,梁士彦不过是笼中之鸟,困兽犹斗,我们慢慢拖死他便是。”高纬点头称是。于是,北齐军队稍稍后退,梁士彦即刻向宇文宪求救,并下令妻妾、军民、妇女,昼夜修城。

    宇文宪得知后,立刻派宇文盛、尉迟迥、宇文神举、杨坚等人带着一万骑兵,连夜赶路,来到平阳城下声援,宇文宪也随后跟进。高纬怕陷入内外夹击,下令枕戈待旦,这就给梁士彦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三天后,平阳城被修复了。宇文宪大笑:“看来,我没看错人,梁士彦守平阳城是最好的人选。”

    “殿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尉迟迥问。

    “你们随时注意平阳城的动向,不要轻易出兵,继续消耗齐军的士气;我则带人回到涑水,继续防止齐国河南的援兵。”

    三天后,高纬下令挖掘地道进攻平阳城,地道战效果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