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战平阳(5/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城下陷了好几丈,士兵正准备带人冲进城中,却被高纬叫停了。“陛下,现在正是收复平阳的好时机,为何停止进攻?”高延宗问。

    “这么历史性的一刻,朕一定要和淑妃一起见证,她还在穿衣打扮,很快就好了,安德王稍安勿躁。”高纬若无其事地说。

    高延宗哭笑不得:“陛下,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媳,岂能因为一个女人······”

    “不必多言,朕一定要等小怜妹妹!”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梁士彦命人用木头堵住了下沉的地方,平阳城这才转危为安。等冯小怜打扮好,来到城下时,高纬下令进攻,士兵们死伤惨重却也没有丝毫进展。

    “哎,不好玩儿不好玩儿,打了半天也进不去,陛下,咱们去别的地方玩儿吧。”冯小怜开始撒娇了。

    “这里有没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朕要带淑妃去。”

    “报告陛下,城西的石头上有圣人遗迹,可以前往游玩。”安吐根说。胡人安吐根虽然之前参与了排挤和士开,但并没有被打击报复,因为性情温顺,一直受高纬喜欢。

    “好好好,陛下,咱们就去城西吧。”冯小怜挽着高纬的手,晃来晃去地说。

    高纬看了看城西方向,要前往只能过桥,可桥那边正是箭如雨下,于是便下令把攻城用的木头拆下来,在离城远一点的地方搭建了一座木桥。看着工程兵忙前忙后,高纬搂着冯小怜说:“好妹妹,再等一等,很快就好了。”

    “好的,哥哥,你最疼我了。”冯小怜又钻入了高纬的怀里,高纬满足极了,一脸的幸福。

    高延宗知道后,知道说什么皇帝也听不进去,只是摇头叹息。

    半小时后,桥建成了,高纬一行过桥的时候,桥梁坍塌了。没办法,短时间要建成一座木桥,只能是豆腐渣工程,士兵们怨气都很大,又要攻城又要搞土木工程,又要给皇帝和妃子搞私人建筑,根本忙不过来,没起来造反就很不错了。这就尴尬了,高纬和冯小怜几人就陷在了桥上,动弹不得,还好北周军的弓箭射程达不到这里,否则高纬当场就得英勇牺牲。

    “哥哥,真扫兴,咱们去不了城西了,人家不想看圣人遗迹了。”

    “哎,让美人儿受苦了,来呀,快点把桥梁给朕修好!”

    等了一个下午,齐军的工程兵这才把桥修好,高纬和冯小怜返回军营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为了弥补冯小怜,高纬承诺,要封冯小怜为皇后,并派出太监邓长去晋阳制作并取来皇后的礼服。冯小怜这才心花怒放,重新高兴起来;同时,高纬把待罪的韩凤、穆提婆、段孝言三人无罪释放了,虽然这三人并没有什么安邦定国的智谋,但他需要佞臣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于是,韩凤、穆提婆又平平安安回到了高纬身边。

    十一月十八日,宇文邕到达了长安。一路上,宇文邕都收到了平阳告急的战报,宇文邕一概坐视不理,他希望宇文宪、梁士彦能消耗北齐的有生力量。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多么平稳的心态?宇文邕不愧是后三国第一沉得住气的皇帝。再演就演不动了,次日,宇文邕下令再次出兵晋州,并且释放北齐的俘虏,让他们回去传话。

    这就是一种心理战,类似于诸葛亮的七擒七纵。

    二十二日,宇文邕从长安出发,一路上秋毫无犯,彰显仁义之师的派头;二十七日,渡过黄河,和宇文宪、宇文纯、王谊、达奚震、杨坚等几路军队会合。

    十二月初四,宇文邕再次来到平阳城下;初六,各路军队集结完毕,一共八万人,军营连绵二十多里地,气壮山河。

    这一个月里,高纬在干什么,为何就是收复不了平阳城,眼睁睁看着宇文邕前来救援?一方面,梁士彦守城有术;二来,宇文宪呼应有方;三来,高纬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怎么取悦冯小怜身上,并没有专心围攻平阳城。

    4.未战先败

    听说宇文邕亲自来解围,高纬下令在平阳城南凿通护城河,连接上汾水,并派遣士兵在护城河北面列阵,以此来阻隔周军。宇文宪时刻注视着高纬的动向,对高纬的这一举动不以为意,回来向宇文邕报告:“敌军挖渠自守,故步自封,不足为虑。这很好对付,请先攻破然后吃饭。”

    “哈哈哈,”宇文邕心情舒畅,“如果象你所说的那样,朕就不担心了!牵马来,朕要亲自检阅将士!”

    宇文宪退下后,内史柳虬悄悄对他说:“敌军并不少,大王怎么能轻视他们?”宇文宪说:“我被委任为前锋,为国为家,扫荡这些残敌,犹如摧枯拉朽。武王伐纣的事,您是知道的,贼兵虽多,能把我怎么样?”柳虬默然不语,看到宇文宪那伟岸的身躯,不禁感叹后生可畏。

    侍从牵来了战马,宇文邕翻身上马,来到阵前巡视。每到一处,宇文邕就高喊校尉以上军官的名字,并且勉励他们好好干。

    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同时也可以看出宇文邕平时和将士们的关系,非同一般。将士们看国君如此信任、了解自己,如此平易近人,如此和蔼可亲,各个都泪流满面,斗志昂扬。检阅完毕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