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杨坚篡位(8/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辱,事无足道。而有识者鲜,无识者多,褊隘凡近,轻险躁薄。居家则人面兽心,不孝不义;出门则谄谀谗佞,无愧无耻。退身知足,忘伯阳之炯戒,陈力就列,弃周任之格言。悠悠远古,斯患已积,迄于近代,此蠹尤深。范卿捴让之风,搢绅不嗣,《夏书》昏垫之罪,执政所安。朝露未曦,小车盈董、石之巷;夕阳且落,皁盖填阎、窦之里。皆如脂如韦,俯偻匍匐,啖恶求媚,舐痔自亲。美言谄笑,助其愉乐,诈泣佞哀,恤其丧纪。近通旨酒,远贡文蛇,艳姬美女,委如脱屣,金铣玉华,弃同遗迹。及邓通失路,一簪之贿无馀,梁冀就诛,五侯之贵将起。向之求官买职,晚谒晨趋,刺促望尘之旧游,伊优上堂之夜客,始则亡魂褫魄,若牛兄之遇兽,心战色沮,似叶公之见龙;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结侣弃廉公之第,携手哭圣卿之门。华毂生尘,来如激矢,雀罗暂设,去等绝弦。饴蜜非甘,山川未阻,千变万化,鬼出神入。为此者皆衣冠士族,或有艺能,不耻不仁,不畏不义,靡愧友朋,莫惭妻子。外呈厚貌,内蕴百心,繇是则纡青佩紫,牧州典郡,冠帻劫人,厚自封殖。妍歌妙舞,列鼎撞钟,耳倦丝桐,口饫珍旨。虽素论以为非,而时宰之不责,末俗蚩蚩,如此之敝。余则违时薄宦,屏息穷居,甚耻驱驰,深畏乾没。心若死灰,不营势利,家无儋石,不费囊钱。偶影联官,将数十载,驽拙致笑,轻生所以告劳也。真人御宇,斫雕为朴,人知荣辱,时反邕熙。风力上宰,内敷文教,方、邵重臣,外扬武节。被之大道,洽以淳风,举必以才,爵无滥授。禀斯首鼠,不预衣簪,阿党比周,扫地俱尽,轻薄之俦,灭影窜迹。砾石变成瑜瑾,莨莠化为芝兰。曩之扇俗搅时,骇耳秽目,今悉不闻不见,莫余敢侮。《易》曰:‘圣人作而万物睹’,斯之谓乎!”

    大意如下:

    庄子说“大块劳我以生”,说的真对,我活了半辈子,终于体味到其中含义,所以写这篇《劳生论》。

    我罢官归家,有朋友造访,对我说:“人是万物之灵,而阁下又是九世贵族,有才华,懂礼仪,进退有余,我真羡慕呀!”

    我笑了,对朋友说:“人生下来活着就是痛苦,还不如不生下来呢。从小学习礼仪规矩,长大了又要受到各种人情世故的约束,不能做自己,不能逍遥翱翔于江湖之中,忧愁劳苦不得清闲。为何?有才能却被愚蠢小吏嫉妒。我博学强知、口若悬河,不得不内敛,不踏入官场,因为有臧仓、靳尚这样的小人。我在北齐的时候,政治黑暗,官场那些人唯利是图、追腥逐臭,残害忠良。后周末年,虽然也有无道昏君,搞得人心惶惶,但毕竟还是可以挽回,还是小场面。现在隋朝建立,繁荣昌盛,海晏河清,卞随务光都应后悔隐居。我有幸生在盛世,我还是选择了隐居,和朝云明月为伴,聊聊庄稼干干农活,喝酒唱歌,这是乡下人的快乐。你或许是羡慕我这方面吧?”

    朋友说:“你的想法我知道了,但我也想了解下其他人的经历和想法,再谈谈呗。”

    我回答说:“万事万物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事亦然,一想到这一点,我就心酸流泪。人生百年,白驹过隙,穷通荣辱都不值一提。但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很少,大多人心浮气躁。在家里的时候人面兽心,不孝不义;在外面阿谀奉承,厚颜无耻。这样的风气由来已久,现在更加严重。天没亮就有人去权贵家里送礼,天黑了还停不下来,胁肩谄笑,直不起腰,个个丑态百出,极尽谄媚。等到邓通、梁冀这样的权贵倒台,新的权贵又诞生了,之前求官买官的人,又来了。这些都是衣冠士族,干着无耻的勾当,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天天高谈阔论,表里不一,身心疲劳却不自知。我就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心若死灰,不慕名利,虚心寡欲以告别劳苦。怎么解决呢?希望有圣明的‘真人’出来治理天下,返璞归真,让有能力的大臣施行文教,彰显国威,任贤举能,让那些势利小人无处藏身。到时候,砾石变成美玉,稂莠变成芝兰,社会风气好了,天下太平。这就是‘圣人作而万物睹’的意思吧!”

    卢思道通过自己和朋友的对话,表达对北周、北齐官场那些世家大族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毫无避讳,尽管他自己也出身豪门望族。最后,卢思道阐明了政治理想,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圣人身上,希望海晏河清。卢思道的《劳生论》,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对腐朽官场、达官显贵的批判,批判力度几乎是前无古人的,所以,钱钟书先生说这文章是魏晋南北朝的压卷之作。

    庾信、颜之推二人读罢,久久不能平静,被卢思道的洞察力、批判力深深折服,自愧不如。

    “读了《劳生论》才知道,我等写的不过是个人的悲惨命运,而卢子行写的是天下人的命运!”庾信感慨着。

    “是呀,子行的大作超越了个人喜乐,痛批世人丑恶嘴脸,令我等汗颜;《劳生论》观察深刻,必将超越时代,流芳百世,再下佩服!”颜之推慎重地向卢思道鞠躬致敬。

    三人的奇怪举动,引来了杨坚的目光,杨坚便上前问话。庾信急忙行礼,答话道:“陛下,我等在拜读卢子行的大作《周齐兴亡论》,因此有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