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杨坚篡位(9/10)
感悟。”姜还是老的辣,庾信知道,《劳生论》太过尖锐,这种言论是不能让皇帝看到的,否则大家吃不了兜着走,因此才推荐了《周齐兴亡论》。
“哦,是么?快给朕说说!”
于是,卢思道便把《周齐兴亡论》呈给杨坚,杨坚阅后赞不绝口,又传阅众人。《周齐兴亡论》虽然思想深度不如《劳生论》,但符合主流价值观,而且体系化,有理有据,在当时也找不到第二个与之比肩的作品,所以,此文一出,卢思道名冠一时。只有庾信、颜之推及卢思道本人才明白,《劳生论》才是不朽之作。
本次宴会既是庆功宴,也是对周、齐的批判大会,因此很成功,杨坚取得了预期效果。
4.斩草除根
接下来的问题是处理前任小皇帝宇文阐。
十九日,杨坚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五千户,为隋朝宾客。介国公旌旗车马服饰礼乐,一切都像做皇帝时那样;向杨坚上书不叫表,杨坚答表不叫诏。算是杨坚对宇文阐的特殊待遇,这是常规操作,并不意外。皇帝都被降级了,自然北周的诸王全部降位为公。
这还不够,杨坚窃取了北周的江山,他内心是嫉妒害怕恐惧的,他必须要斩草除根,让北周皇室无法翻身才行。
领导有这种意图但不方便说,这种脏事只有下属提出来。
“陛下,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结束天下动乱,只能杀掉宇文皇族了!”虞庆则带头当这个恶人,劝说杨坚斩杀北周皇族。高熲、杨雄二人不得已,也表示赞成:“是呀,这种事也是不得已。”
杨坚面露难色,尽管内心窃喜。这时候来和又站出来,表示这是天意,上天要让杨坚大开杀戒。杨坚默默点头,微笑起来。
李德林忍不下去了,他毕竟是一个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的读书人,终于开口:“古来仁君圣王都有好生之德,如今陛下已取得天下,又何必对前朝宗室苦苦相逼?天下百姓将如何看待陛下?百世之后,天下人又如何评价陛下呢?陛下三思呀!”
杨坚转喜为怒:“一介书生,你懂什么?”
这算是杨坚第一次反对自己,李德林怅然若失,不再说话,他感觉杨坚变了,当上皇帝后变得心狠手辣、肆无忌惮。杨坚说的没错,李德林确实是书生之见。屁股决定脑袋,这个朴素真理是李德林不知道的。称帝后的杨坚,他的敌人就更多了,处境就更难了,随时都有提防有人篡夺自己的皇位,就像他篡夺别人的江山一样。所以,皇帝永远是孤家寡人,没有人可以信任,包括自己亲生儿子。
杨坚大手一挥,下达了对宇文氏的清洗命令。于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孙子谯公宇文乾晖、冀公宇文绚,孝闵帝宇文觉的儿子纪公宇文,明帝宇文毓的儿子公宇文贞、宋公宇文实,武帝宇文邕的儿子汉公宇文赞、秦公宇文贽、曹公宇文允、道公宇文充、蔡公宇文兑、荆公宇文元,宣帝宇文赟的儿子莱公宇文衍、郢公宇文术,全部被处死。
至于小皇帝宇文阐,杨坚更不可能让他活,几个月后,杨坚就派人给宇文阐送去了毒酒。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宇文阐谥号为“静”,也就是北周静帝。周静帝宇文阐没有逃脱西魏恭帝元廓的命运,正如北齐后主高纬没有逃过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命运一样,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北周皇室的男人们,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那女人们呢?
首先是宇文阐的嫡母杨丽华。
杨坚篡位,妻子独孤伽罗是提前参与和谋划的,但女儿杨丽华却一直不知道。杨丽华虽然不是宇文阐的亲生母亲,但二人关系一直比较好。老爹杨坚篡位后,杨丽华这个前皇后也变了现任公主。杨丽华其实是不怎么高兴的,对杨坚的不满表现在脸上。然而大势所趋,不得不从,杨丽华最后还是接受了杨坚封的“乐平公主”一职。
杨丽华再也没有改嫁,拒绝了杨坚的各种联姻,以此表示对父亲的对抗,带着和宇文赟的独女宇文娥英在宫中生活。
阿史那皇后,也就是宇文邕的正妻,现年三十一岁,虽然知书达礼,温柔敦厚,并没有和杨坚计较,但内心一直仇视杨坚,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找娘家突厥人南下,给北周报仇。杨坚也不敢动她,毕竟她背后是突厥人,就让她移居别宫。
李姿娥,宇文邕的妃子,宇文赟、宇文赞的母亲,宇文阐的奶奶,她亲眼见证了丈夫、儿子、孙子的离世,见证了北周政权的陨落,仇恨杨坚却无能为力,只好选择出家为尼,了此残生。
朱满月,宇文赟的妃子,宇文阐的生母,宇文赟曾经试图用她来制约杨丽华以及杨家,终究因个人能力和出身卑微没有实现理想,她也选择了出家,和婆婆李姿娥在寺庙相依为伴,直到去世。
宇文赟的另外三个妃子,尉迟炽繁、陈月仪、元乐尚全部出家为尼,这些人出身显赫,家族也没有成功压制杨家的崛起,最后她们只能成为失败者。迷信佛教的杨坚夫妇,让这些失败者去替自己献身佛祖。
再来看另一位女性,窦毅的女儿。杨坚篡位的消息传来,窦姑娘正和新婚夫君李渊,在窦
“哦,是么?快给朕说说!”
于是,卢思道便把《周齐兴亡论》呈给杨坚,杨坚阅后赞不绝口,又传阅众人。《周齐兴亡论》虽然思想深度不如《劳生论》,但符合主流价值观,而且体系化,有理有据,在当时也找不到第二个与之比肩的作品,所以,此文一出,卢思道名冠一时。只有庾信、颜之推及卢思道本人才明白,《劳生论》才是不朽之作。
本次宴会既是庆功宴,也是对周、齐的批判大会,因此很成功,杨坚取得了预期效果。
4.斩草除根
接下来的问题是处理前任小皇帝宇文阐。
十九日,杨坚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五千户,为隋朝宾客。介国公旌旗车马服饰礼乐,一切都像做皇帝时那样;向杨坚上书不叫表,杨坚答表不叫诏。算是杨坚对宇文阐的特殊待遇,这是常规操作,并不意外。皇帝都被降级了,自然北周的诸王全部降位为公。
这还不够,杨坚窃取了北周的江山,他内心是嫉妒害怕恐惧的,他必须要斩草除根,让北周皇室无法翻身才行。
领导有这种意图但不方便说,这种脏事只有下属提出来。
“陛下,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结束天下动乱,只能杀掉宇文皇族了!”虞庆则带头当这个恶人,劝说杨坚斩杀北周皇族。高熲、杨雄二人不得已,也表示赞成:“是呀,这种事也是不得已。”
杨坚面露难色,尽管内心窃喜。这时候来和又站出来,表示这是天意,上天要让杨坚大开杀戒。杨坚默默点头,微笑起来。
李德林忍不下去了,他毕竟是一个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的读书人,终于开口:“古来仁君圣王都有好生之德,如今陛下已取得天下,又何必对前朝宗室苦苦相逼?天下百姓将如何看待陛下?百世之后,天下人又如何评价陛下呢?陛下三思呀!”
杨坚转喜为怒:“一介书生,你懂什么?”
这算是杨坚第一次反对自己,李德林怅然若失,不再说话,他感觉杨坚变了,当上皇帝后变得心狠手辣、肆无忌惮。杨坚说的没错,李德林确实是书生之见。屁股决定脑袋,这个朴素真理是李德林不知道的。称帝后的杨坚,他的敌人就更多了,处境就更难了,随时都有提防有人篡夺自己的皇位,就像他篡夺别人的江山一样。所以,皇帝永远是孤家寡人,没有人可以信任,包括自己亲生儿子。
杨坚大手一挥,下达了对宇文氏的清洗命令。于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孙子谯公宇文乾晖、冀公宇文绚,孝闵帝宇文觉的儿子纪公宇文,明帝宇文毓的儿子公宇文贞、宋公宇文实,武帝宇文邕的儿子汉公宇文赞、秦公宇文贽、曹公宇文允、道公宇文充、蔡公宇文兑、荆公宇文元,宣帝宇文赟的儿子莱公宇文衍、郢公宇文术,全部被处死。
至于小皇帝宇文阐,杨坚更不可能让他活,几个月后,杨坚就派人给宇文阐送去了毒酒。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宇文阐谥号为“静”,也就是北周静帝。周静帝宇文阐没有逃脱西魏恭帝元廓的命运,正如北齐后主高纬没有逃过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命运一样,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北周皇室的男人们,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那女人们呢?
首先是宇文阐的嫡母杨丽华。
杨坚篡位,妻子独孤伽罗是提前参与和谋划的,但女儿杨丽华却一直不知道。杨丽华虽然不是宇文阐的亲生母亲,但二人关系一直比较好。老爹杨坚篡位后,杨丽华这个前皇后也变了现任公主。杨丽华其实是不怎么高兴的,对杨坚的不满表现在脸上。然而大势所趋,不得不从,杨丽华最后还是接受了杨坚封的“乐平公主”一职。
杨丽华再也没有改嫁,拒绝了杨坚的各种联姻,以此表示对父亲的对抗,带着和宇文赟的独女宇文娥英在宫中生活。
阿史那皇后,也就是宇文邕的正妻,现年三十一岁,虽然知书达礼,温柔敦厚,并没有和杨坚计较,但内心一直仇视杨坚,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找娘家突厥人南下,给北周报仇。杨坚也不敢动她,毕竟她背后是突厥人,就让她移居别宫。
李姿娥,宇文邕的妃子,宇文赟、宇文赞的母亲,宇文阐的奶奶,她亲眼见证了丈夫、儿子、孙子的离世,见证了北周政权的陨落,仇恨杨坚却无能为力,只好选择出家为尼,了此残生。
朱满月,宇文赟的妃子,宇文阐的生母,宇文赟曾经试图用她来制约杨丽华以及杨家,终究因个人能力和出身卑微没有实现理想,她也选择了出家,和婆婆李姿娥在寺庙相依为伴,直到去世。
宇文赟的另外三个妃子,尉迟炽繁、陈月仪、元乐尚全部出家为尼,这些人出身显赫,家族也没有成功压制杨家的崛起,最后她们只能成为失败者。迷信佛教的杨坚夫妇,让这些失败者去替自己献身佛祖。
再来看另一位女性,窦毅的女儿。杨坚篡位的消息传来,窦姑娘正和新婚夫君李渊,在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