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回 清战场铁马将军泪如泉 赠灵药阴冷国相动恻隐(2/3)
,就被宋军撕成两半了。”北笙蹙眉叹道,“这怎么办呢?”
最后干脆把心一横,咬牙道:“战奴,往爹爹哪里去吧。”
“大小姐,这成吗?”
“我也不知道,但是爹爹军中有最好的大夏郎中,或许可以一救。”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这野利北笙却是忘了自己救的可是一位大宋将领,若是有个闪失,莫说是天都王府,就是整个野利氏族都难辞其咎。
天都王野利遇乞军队此刻已安置在天都寨军营,野利北笙救人心切,吩咐战奴日夜兼程。战奴山路疾驰,一路往天都寨而去。
虽说这野利北笙是病急乱投医,却也留了几份心眼。这时西夏国相张元在四处清扫战场,虽说大宋亦已派兵清场,但是张元总是相信有“漏网之鱼”,决不能让任何一个宋人活着走出这个战场。北笙决计不愿意冒这个险,往张元的虎口里探头,便与战奴商议,从路旁死于战乱的农人身上拔了两件还算干净的衣服,二人皆易容,紧赶慢赶地往天都寨前进。
这好水川往天都寨,经张义堡、捺龙川一路上都是宋夏死伤兵士,那战奴赶车,一路心惊胆战,他乃大夏猛士,见过惨烈的战场,也杀人如麻。但是,他竟从未留意过这人死之后的惨状,更未了解过,这收尸之人的心境感想。
过了捺龙川,沿瓦亭寨一路北上,便是天都山境内,道路渐陡峭,越变越逼仄,最后竟然只有太平车车身一般宽窄。战奴走过几次此道,名曰“羊肠道”,顾名思义,便是如山羊肠子一般逼仄。这羊肠道过去,便是一处名叫蠖螭盘的隘口,隘口狭窄,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易于埋伏。
太平车正一路飞驰,但听得一阵隆隆之声,战奴耳朵一竖,心内叫到“不好!”忙转身对车内北笙道:“大小姐,战奴听闻山道有异响,怕是有追兵。”
车内只传来一声:“见机行事,沉着应对。”
战奴勉强稳住心神,握紧手中缰绳,往那马屁股后又是狠狠一鞭。
又行了数里,那“隆隆”声越来越近,战奴心知肚明,追兵已至。
“前方马车,留步!”
身后有人大喝,声若洪钟,略带一丝沙哑。
“巴沁仁海!”身后车内传出北笙的声音,易容过后,她的声音都跟着变成了男音,战奴最佩服大小姐这一点,临危不乱,而且这口技是学的出神入化。
战奴心内亦知,这巴沁仁海乃张元心腹,若是巴沁仁海来了,那张元想必也在不远处。这战后清场,张元焉有躲避之礼,场面上邀功,要是他数第二,没人敢数第一。
“前方马车,请留步!”巴沁仁海再喝一声。
“战奴,停下来,别慌。”车内北笙叮嘱道。
战奴将车行到一处稍微开阔之地,一勒缰绳,速度渐缓,最后停了下来,回身一瞧,果然是巴沁仁海带队,身后将士约莫百来人,后面是一架无顶太平车,四周帐幔相围,颇有些派头,往那车上一瞧,车上之人,一身紫色常服,上面绣着鸟兽锦纹,腰间一个金色丝线织就的鱼袋——不是国相张元,又是哪个?那张元虽说四十来岁,却生的是白净面皮,眉清目秀,须发甚少,面带女相。那性子也跟个女子一般,心细如尘,明察秋毫。如若想从他眼皮子底下逃出生天,那真的是要向老天借一对翅膀了。
“徐致澄,今天就看你的造化了。”战奴暗暗叫苦,但因此前与徐硕在钱来山有过生死之交,此刻亦想,就是豁出命来,也要保他个周全。
“叫你留步,怎的现在方才停下?”那巴沁仁海一皱眉,大声呵斥道。
战奴努力装作一副战战兢兢地模样,哆嗦道:“方才……方才不敢停车,路窄道短,怕摔了下去。”
巴沁仁海眉头一皱,对身边两名军士低头耳语一番,那两人翻身下马,走到战奴车旁,打量一番,许是那股血腥气冲了上来,两人脸色一变。向战奴喝道:“车内何人?”
“不……不知道。”
“不知道?你拉着人,不知道是谁?”
“在下……在下就是个赶马车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他们给我银子,我就载他们,我哪里知道他们是谁?”
“拿人钱财?这年头还有愿意拿钱的主儿?我倒要看看是谁?”
战奴暗暗叫苦,自己倒是忘记了这一茬,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哪里还有人愿意花钱的呢?正思忖间,那说话的军士将那太平车帘子一掀,战奴心中一阵惊惧。
“什么人受伤了?那么大一股血腥味?”
那野利北笙一副瘦弱模样,对着那掀帘子的军士道:“我爹。”
北笙成竹在胸,早在车内将徐硕一身战袍除去,露出内里白色常服,那白衣早被鲜血染得透红,然后将随身携带的假胡须往那徐硕脸上贴了几绺,至于脸上皱纹这等易容基础,北笙那是驾轻就熟。
料想巴沁仁海这等粗人哪里能看得分明。
“你爹?”那军士低头一瞧,但见一白发苍苍的老者,一身白衣染得血红。“这是
最后干脆把心一横,咬牙道:“战奴,往爹爹哪里去吧。”
“大小姐,这成吗?”
“我也不知道,但是爹爹军中有最好的大夏郎中,或许可以一救。”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这野利北笙却是忘了自己救的可是一位大宋将领,若是有个闪失,莫说是天都王府,就是整个野利氏族都难辞其咎。
天都王野利遇乞军队此刻已安置在天都寨军营,野利北笙救人心切,吩咐战奴日夜兼程。战奴山路疾驰,一路往天都寨而去。
虽说这野利北笙是病急乱投医,却也留了几份心眼。这时西夏国相张元在四处清扫战场,虽说大宋亦已派兵清场,但是张元总是相信有“漏网之鱼”,决不能让任何一个宋人活着走出这个战场。北笙决计不愿意冒这个险,往张元的虎口里探头,便与战奴商议,从路旁死于战乱的农人身上拔了两件还算干净的衣服,二人皆易容,紧赶慢赶地往天都寨前进。
这好水川往天都寨,经张义堡、捺龙川一路上都是宋夏死伤兵士,那战奴赶车,一路心惊胆战,他乃大夏猛士,见过惨烈的战场,也杀人如麻。但是,他竟从未留意过这人死之后的惨状,更未了解过,这收尸之人的心境感想。
过了捺龙川,沿瓦亭寨一路北上,便是天都山境内,道路渐陡峭,越变越逼仄,最后竟然只有太平车车身一般宽窄。战奴走过几次此道,名曰“羊肠道”,顾名思义,便是如山羊肠子一般逼仄。这羊肠道过去,便是一处名叫蠖螭盘的隘口,隘口狭窄,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易于埋伏。
太平车正一路飞驰,但听得一阵隆隆之声,战奴耳朵一竖,心内叫到“不好!”忙转身对车内北笙道:“大小姐,战奴听闻山道有异响,怕是有追兵。”
车内只传来一声:“见机行事,沉着应对。”
战奴勉强稳住心神,握紧手中缰绳,往那马屁股后又是狠狠一鞭。
又行了数里,那“隆隆”声越来越近,战奴心知肚明,追兵已至。
“前方马车,留步!”
身后有人大喝,声若洪钟,略带一丝沙哑。
“巴沁仁海!”身后车内传出北笙的声音,易容过后,她的声音都跟着变成了男音,战奴最佩服大小姐这一点,临危不乱,而且这口技是学的出神入化。
战奴心内亦知,这巴沁仁海乃张元心腹,若是巴沁仁海来了,那张元想必也在不远处。这战后清场,张元焉有躲避之礼,场面上邀功,要是他数第二,没人敢数第一。
“前方马车,请留步!”巴沁仁海再喝一声。
“战奴,停下来,别慌。”车内北笙叮嘱道。
战奴将车行到一处稍微开阔之地,一勒缰绳,速度渐缓,最后停了下来,回身一瞧,果然是巴沁仁海带队,身后将士约莫百来人,后面是一架无顶太平车,四周帐幔相围,颇有些派头,往那车上一瞧,车上之人,一身紫色常服,上面绣着鸟兽锦纹,腰间一个金色丝线织就的鱼袋——不是国相张元,又是哪个?那张元虽说四十来岁,却生的是白净面皮,眉清目秀,须发甚少,面带女相。那性子也跟个女子一般,心细如尘,明察秋毫。如若想从他眼皮子底下逃出生天,那真的是要向老天借一对翅膀了。
“徐致澄,今天就看你的造化了。”战奴暗暗叫苦,但因此前与徐硕在钱来山有过生死之交,此刻亦想,就是豁出命来,也要保他个周全。
“叫你留步,怎的现在方才停下?”那巴沁仁海一皱眉,大声呵斥道。
战奴努力装作一副战战兢兢地模样,哆嗦道:“方才……方才不敢停车,路窄道短,怕摔了下去。”
巴沁仁海眉头一皱,对身边两名军士低头耳语一番,那两人翻身下马,走到战奴车旁,打量一番,许是那股血腥气冲了上来,两人脸色一变。向战奴喝道:“车内何人?”
“不……不知道。”
“不知道?你拉着人,不知道是谁?”
“在下……在下就是个赶马车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他们给我银子,我就载他们,我哪里知道他们是谁?”
“拿人钱财?这年头还有愿意拿钱的主儿?我倒要看看是谁?”
战奴暗暗叫苦,自己倒是忘记了这一茬,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哪里还有人愿意花钱的呢?正思忖间,那说话的军士将那太平车帘子一掀,战奴心中一阵惊惧。
“什么人受伤了?那么大一股血腥味?”
那野利北笙一副瘦弱模样,对着那掀帘子的军士道:“我爹。”
北笙成竹在胸,早在车内将徐硕一身战袍除去,露出内里白色常服,那白衣早被鲜血染得透红,然后将随身携带的假胡须往那徐硕脸上贴了几绺,至于脸上皱纹这等易容基础,北笙那是驾轻就熟。
料想巴沁仁海这等粗人哪里能看得分明。
“你爹?”那军士低头一瞧,但见一白发苍苍的老者,一身白衣染得血红。“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