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回 清战场铁马将军泪如泉 赠灵药阴冷国相动恻隐(3/3)
怎么回事?”
“我本是六盘山农人,前日不巧,爹爹前去镇上赶集,路遇官兵,乱做一团,伤及无辜。”
“去什么镇上赶集?”
“正巧逢场,集市开卖,爹爹也担着自家的农产品前去做些买卖。六盘山农人家家都如此,军爷不知可以去问问。”
“你们竟然有钱找马车?”
“这不救人要紧么?谁家做买卖不备些银两?”
“小子,你倒是伶牙俐齿的。”那军士眉头一皱,紧盯着北笙道:“这可不是前往六盘山的路。”
“还去什么六盘山,救人要紧。小人听得天都寨有位神医,想去试试。”
“神医?”
“深居天都山内,军爷不信,可以去问问看。”
那军士还想再问,不想这巴沁仁海不耐烦了,下马上前:“废什么话?让你打探虚实,你倒唠起家常来了。”
那军士将方才北笙之言诉与巴沁仁海,那巴沁仁海一皱眉头,往车里一探,一股血腥味直冲鼻腔,饶是他一刀头舔血的将军,亦被那股腥味熏得脑仁疼,想必这车中之人伤势确实很重。
他在北笙面上上下打量一番,倒是没寻得破绽,只是觉得这马车,以及这三人甚是可疑,这山道没来由的,怎么会有农人马车经过呢?但是,往那伤者面上瞧,亦无甚异样。
巴沁仁海不比张元,乃一粗人,想不明那么多道理,只得回转头与那张元诉明原委,张元眉头深锁,这一路战乱伤及的百姓倒也不少,这马车内的人一番说辞倒也说得过去,但何处不对劲,张元亦不太肯定。
“国相,要不要干脆都给他杀了,一了百了。”
张元摆摆手,下了车辇,“待我前去一探究竟,仁海莫要着急。”
战奴见张元前来,心下更是忐忑,谁都知道这国相心机深重,焉知他是不是会看出破绽?尚不及细想,那张元已然在巴沁仁海的陪同下走到近前。
张元并不盘问,只是上前观察,从泥土上的车辙印子,到车顶帐幔,都一一探看。连那战奴身上气味都有探及,令他好不苦恼。
最后张元掀起车帘,往车内伸头探看,但见一黑衣年轻男子守着一位白衣老者。那股血腥气息正是从老者身上散发出来的。张元勉强屏住呼吸,凑近了往那老者伤口上探视,只见那白色衣衫已经被染红,勉强从红色的血迹只见能看出点白色底子,那血迹大部分已经干了,还有少许新鲜血迹。
“止过血了?”
“嗯。”
“怎么止血的?”
“有止血药。”
“哪里来的?”
“我们农人,干活儿多,经常被伤及,这不随时都会备有金创药么。”
张元点点头,这话倒是不假,党项族人确实有这习惯,因为祖辈都为游牧民族,山野中要防野兽袭击,多备有止血药材,以防万一。
“去哪里?”
“天都寨求医。”
“为何去那么远?”
“近处没人了,这几天打仗,镇子上都关门闭户的。有几个认识的郎中还被军队征了去。”
“天都寨有好郎中?”
“传说在天都寨境内的天都山有一郎中,姓细封,常年在山中隐居。”北笙信口瞎诌。
“细封郎中?怎么没耳闻?”
“要不怎么说是隐居呢?小人亦不知这细封郎中全名,只道是在天都山清泉谷隐居,医术高明。但是不是真的,小人不确定。”
“不确定就去?”
“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让我爹等死吧。”
那张元乃一文人,战乱场面亦少见,又见这车子,驾车之人都是党项装束,他一向痛恨宋人,对党项人倒有几分恻隐,又见这车内小哥,有问有答,面相又有几分机灵,实在有些不忍。而此番战争杀戮,也令他心内多少有些不安,随即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摸出一只小罐递于北笙:“这是我大夏最好的止血药紫金丸,给你爹服下,虽不能救其性命,但好歹能拖延几日。”
北笙想不到那张元竟然有如此恻隐之心,一阵愕然。张元只道是农人未见过世面,受宠若惊。便是笑笑,将那药塞进北笙手中。
“谢……谢大人。”
张元笑笑,回身对巴沁仁海道,“放他们走吧。”
“就这样让他们走了?”
“这一路,饿殍遍野,战乱伤及无辜,张某心下不忍。”
“国相仁慈。”
巴沁仁海得了令,自是收兵不追。
野利北笙当即松了一口气,欲知徐致澄此番能否逃过一劫,且看下回分解。
“我本是六盘山农人,前日不巧,爹爹前去镇上赶集,路遇官兵,乱做一团,伤及无辜。”
“去什么镇上赶集?”
“正巧逢场,集市开卖,爹爹也担着自家的农产品前去做些买卖。六盘山农人家家都如此,军爷不知可以去问问。”
“你们竟然有钱找马车?”
“这不救人要紧么?谁家做买卖不备些银两?”
“小子,你倒是伶牙俐齿的。”那军士眉头一皱,紧盯着北笙道:“这可不是前往六盘山的路。”
“还去什么六盘山,救人要紧。小人听得天都寨有位神医,想去试试。”
“神医?”
“深居天都山内,军爷不信,可以去问问看。”
那军士还想再问,不想这巴沁仁海不耐烦了,下马上前:“废什么话?让你打探虚实,你倒唠起家常来了。”
那军士将方才北笙之言诉与巴沁仁海,那巴沁仁海一皱眉头,往车里一探,一股血腥味直冲鼻腔,饶是他一刀头舔血的将军,亦被那股腥味熏得脑仁疼,想必这车中之人伤势确实很重。
他在北笙面上上下打量一番,倒是没寻得破绽,只是觉得这马车,以及这三人甚是可疑,这山道没来由的,怎么会有农人马车经过呢?但是,往那伤者面上瞧,亦无甚异样。
巴沁仁海不比张元,乃一粗人,想不明那么多道理,只得回转头与那张元诉明原委,张元眉头深锁,这一路战乱伤及的百姓倒也不少,这马车内的人一番说辞倒也说得过去,但何处不对劲,张元亦不太肯定。
“国相,要不要干脆都给他杀了,一了百了。”
张元摆摆手,下了车辇,“待我前去一探究竟,仁海莫要着急。”
战奴见张元前来,心下更是忐忑,谁都知道这国相心机深重,焉知他是不是会看出破绽?尚不及细想,那张元已然在巴沁仁海的陪同下走到近前。
张元并不盘问,只是上前观察,从泥土上的车辙印子,到车顶帐幔,都一一探看。连那战奴身上气味都有探及,令他好不苦恼。
最后张元掀起车帘,往车内伸头探看,但见一黑衣年轻男子守着一位白衣老者。那股血腥气息正是从老者身上散发出来的。张元勉强屏住呼吸,凑近了往那老者伤口上探视,只见那白色衣衫已经被染红,勉强从红色的血迹只见能看出点白色底子,那血迹大部分已经干了,还有少许新鲜血迹。
“止过血了?”
“嗯。”
“怎么止血的?”
“有止血药。”
“哪里来的?”
“我们农人,干活儿多,经常被伤及,这不随时都会备有金创药么。”
张元点点头,这话倒是不假,党项族人确实有这习惯,因为祖辈都为游牧民族,山野中要防野兽袭击,多备有止血药材,以防万一。
“去哪里?”
“天都寨求医。”
“为何去那么远?”
“近处没人了,这几天打仗,镇子上都关门闭户的。有几个认识的郎中还被军队征了去。”
“天都寨有好郎中?”
“传说在天都寨境内的天都山有一郎中,姓细封,常年在山中隐居。”北笙信口瞎诌。
“细封郎中?怎么没耳闻?”
“要不怎么说是隐居呢?小人亦不知这细封郎中全名,只道是在天都山清泉谷隐居,医术高明。但是不是真的,小人不确定。”
“不确定就去?”
“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让我爹等死吧。”
那张元乃一文人,战乱场面亦少见,又见这车子,驾车之人都是党项装束,他一向痛恨宋人,对党项人倒有几分恻隐,又见这车内小哥,有问有答,面相又有几分机灵,实在有些不忍。而此番战争杀戮,也令他心内多少有些不安,随即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摸出一只小罐递于北笙:“这是我大夏最好的止血药紫金丸,给你爹服下,虽不能救其性命,但好歹能拖延几日。”
北笙想不到那张元竟然有如此恻隐之心,一阵愕然。张元只道是农人未见过世面,受宠若惊。便是笑笑,将那药塞进北笙手中。
“谢……谢大人。”
张元笑笑,回身对巴沁仁海道,“放他们走吧。”
“就这样让他们走了?”
“这一路,饿殍遍野,战乱伤及无辜,张某心下不忍。”
“国相仁慈。”
巴沁仁海得了令,自是收兵不追。
野利北笙当即松了一口气,欲知徐致澄此番能否逃过一劫,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