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必须干掉恶相李林甫(7/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同时兼任了陇右、河西两镇节度使。

    天宝五年,皇甫惟明回京述职,利用这个机会,他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痛陈李林甫的专权,提议以韦坚代替李林甫。唐玄宗李隆基学时没有表态,但心里面留下了阴影,你一个边将,怎么可以议论朝政?还对宰相班子指手画脚?皇甫惟明前脚走,后脚就有人把消息传给了李林甫。皇甫惟明与韦坚关系亲密这不是什么秘密,但基于他的实力,李林甫原本也没将他放在心上,但皇甫惟明已经公然挑战了,那李林甫就不能坐视不管了。

    正月十五正是元宵节,那天的夜晚,长安大街闹花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皇甫惟明与韦坚在大街上“偶遇”,二人相约去景龙道观闭门畅饮。这一切都被李林甫的人看得真真切切,于是第二天就有人上了一道弹劾书:韦坚与皇甫惟明,一个是外戚,一个是边将,两人私谋企图拥立太子。唐玄宗李隆基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立案审查,结果弹劾成立。

    此事本与太子李亨无关,李林甫为何要扯上太子呢?韦坚和皇甫惟明是密谈,他们的谈话内容怎么就被李林甫知道了呢?在李林甫的眼里,皇甫惟明只是一只无足轻重的小蚂蚁,韦坚才是一头会伤人的猛虎,而真正能置人于死地的其实是太子李亨。别看他平时缩在角落里默默无闻,他是在兼蓄锐,聚集力量,李亨才是我李林甫最大的威胁啊!

    当初李林甫太急于发达,早早地将自己“卖身”于武惠妃,试图将武惠妃之子李琩捧上太子之位,可结局却是李亨从天而降,打碎了他的梦想。

    由于得罪太子太深,李林甫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因此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作恶到底,十几年如一日,他始终在寻找扳倒李亨的机会。

    李林甫的借力打力用得非常巧,表面上他打击的韦坚和皇甫惟明,与太子无关,但所有人都知道,皇甫惟明是李亨的铁杆,韦坚又是太子妃的哥哥,两人早就被贴上了“太子党羽”的标记。再加上“规立太子”这顶大帽子,李亨瞬间就成了事件的核心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天才的“政变专家”,因此他对臣下的勾勾搭搭极其敏感。他曾经明令禁止特定人群的相互交往:“宗室、外戚、驸马,非至亲毋得往还;其卜相占候之人,皆不得出入百官之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