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的周国,倒是颇有种战国时期楚国的感觉,无非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如今天下未定,便已经有数名公爵。

    要是天下一统岂不是人人封王,那时,天子是否还是如今的模样,就不好说了。

    他首先是天子,其次才是其他的身份。”

    荀彧接着谢安的话说道,袁绍为其下属求士大夫的爵位,司马懿为其两子谋划爵位,希望裂土封疆,成为自己的助力。

    这种事发生了不止一次。

    不光是荀彧,陈群和谢安等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如今周国刚刚起步,便要大封群臣,实有不妥。

    这个还不是一般的名爵,很多名爵带着封国和国人,俨然是副小朝廷的模样。

    如果天下未定还好,周诵仍需要他们的助力,但是天下统一了呢?

    将来自己等人还要起兵反叛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没人想要继续战乱,无论是文臣、武将都会希望能够有口喘息的时间。

    除了那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是呀,这也是我一直希望陈群和邓禹能够辞掉封国,封国的有无对我们其实差别不大。

    我们不是桓温、司马懿、袁绍这样的人物,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司马懿上书请求封赏羊祜的请求便被我挡了回去,朝堂之上皆是公爵,这成何体统。

    包括乐毅和田单封赏的中旨,也被我挡了回去,物以稀为贵,我朝难道要学习太平天国封赏两千个王吗?那不如封赏天下百姓皆称王好了。”

    谢安点点头,这件事最近搞得他们内阁脑袋疼。

    凡是发来投降文书的,都是要爵位,希望要求种种特权。

    看的陈群、谢安等人都要骂人了,你这么想要爵位,干脆自己建个国好了,自己称皇帝也没人管。

    也许是看到周朝内阁的态度,后来直接要爵位的人就渐渐少了起来。

    “不过,现在倒是个好机会,不如启用邓芝,让其前往诸侯国建立起监察系统。我想天子请求建立理藩院数次,让理藩院负责周国内诸侯和藩属国的问题。

    国内的礼部就老老实实的处理科举和华夏诸侯的问题,将其切割。

    理藩院可以建立自己的谍报网,在诸侯身边安插耳目,不至于朝廷对诸侯王国内情况两眼一抹黑。

    你又不是不知,自从袁绍、桓温、司马懿出去后,我们对其一无所知,包括我们安排去的官吏都进不去。

    司马懿现在经营的地方还不是他的藩国,他就敢如此,无非是看我们不敢动他罢了。

    但是现在朝廷可不一样了。”

    谢安话里话外就是司马懿也可以动动了,原来对你有所忌惮,但是现在可没有了。

    荀彧神情凝重,说道:“此非小事,可否告知天子与首辅?

    现在看起来是司马懿一人之事,处理不好,周国分崩离析就在眼前,桓温、袁绍未必没有兔死狐悲之感。

    恐怕邓禹和陈群都会跟我们离心。”

    “我当然知道此事并非轻易能做成。

    乐毅已经被派去赵国,负责统一联军问题。

    我们可请陛下下旨,出其不意的控制袁绍,桓温如今攻打陈国,我们可以封锁消息,等他知道,事情早就尘埃落定了。

    司马懿老奸巨猾,识时务,就算其倒向明国明国也未必容他。”

    谢安听到荀彧的询问,开口回答道,这些事情他早就想过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司马懿、袁绍等人,可以说是周国的毒瘤,今日不除也要早晚除掉的。

    荀彧摇摇头,对着谢安说道:“我认为陛下不会同意的,就算是要除掉他们,也不会是现在,应该在灭亡明国之后。

    我认为不妨灭亡明国之后,将两地交给他们代管,等其松懈,分散兵力之后,再要其命。”

    “这倒是个方法,但是损害陛下威望。”

    谢安缓缓说道。

    “此事,你我二人也商量不出什么,不妨询问陛下意见。”

    荀彧与谢安讨论几个方案都觉得不太满意,总有些地方会有损失,于是,荀彧对谢安说道。

    “好吧,明日内阁办完事后,你随我求见陛下。”

    谢安点点头,认同了,这么多计策,可比上中下三策多多了,还是得需要天子来选择。

    。。。。。。

    “李绩,你怎么看?”

    李密看完手中的书信,将其拿给李绩、王伯当、程咬金等人看,李绩也是武庙十哲之一,十分擅长明哲保身,战略眼光十分独到。

    李密吸取了历史上李密的错误,用人以信,有人以亲,让其收拢了不少瓦岗旧臣,从而占据了北海之地,称霸半个青州。

    “臣以为不妥,虽然周国愿意拿土地来犒劳我们,但是明国一失,我们便要直面周国。

    我国国土无险可守,只有泰山能乘坐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