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出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码头,城堡已经修建了一个月,已经差不多修建完工了。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这边还是飘着小雪,鸭绿江还结有一层薄冰,曹华也体会到了小冰河时期的可怕。

    听说到了冬天,即使到了广府那边都下雪,天气寒冷就算了,大明各地灾害频发,不是水灾,就是旱灾,蝗灾,导致粮食价格暴涨。

    大明在辽东又惨败于建奴,只能向百姓增加税收。

    天灾频发,本来百姓们已经快活不下去了,朝廷又增加了税收,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自己都没吃两口都让朝廷拿去了,逼的百姓们彻底活不下去。

    因此想要拯救更多的大明百姓,曹华就需要大量的粮食。

    建奴这边就别谈什么粮食了,他们没有吃的了都是跑到大明边境劫掠,能吃的全吃了,金银都拿去购买物资。

    就跟一条产业链似的,建奴劫掠大明,获得人口,粮食,金银等物资。

    然后这些金银财宝又回到了大明那些奸商,贪官手里,这些人赚的盆满钵满。

    大明朝的死活他们才不会管,大明朝穷的发不起军饷,他们这些人个个富的流油,存放银子的地窖到处都是。

    也不知道他们存那么多钱干啥,地窖里存放着几十万两白银,让他们捐点钱,都是二三十两的捐。

    曹华已经有了光顾这些人家里的打算,做梦都想把他们的银子全搬空了。

    在北方这里冻了一个月,建好城堡据点后,曹华打算出海去倭奴国那边借些粮食过来。

    这边留下1000龙虾兵,还有刘綎在这边镇守,建奴想要攻下这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码头这里距离义州城不到50公里,互相支援很快就到了。

    曹华把码头这边修建的小城叫东江城,东江码头。

    留下1000龙虾兵,还有100炮兵跟10门拿破仑12磅炮,镇守在这里。

    3000多人的建奴男女青壮继续干活,继续加高城池。

    刘綎的军事才能并不差,有他在这里,曹华也很放心,本身也有差不多3000老兵,加上3000新兵,明军已经有六千人了,还有1万人的朝鲜兵。

    这么多人在这里守着,粮草还有朝鲜提供,随时都有朝鲜兵增援。

    有着刘綎这名战神在这守着,或许建奴该考虑的不是来进攻,而是怎么防范刘綎打过去。

    曹华还叮嘱刘綎,大明朝廷要是继续瞎指挥则无需再听从他们的调令,以兵器铠甲不足,军饷欠缺指挥不动军队为由拒绝出兵,或者做个样子派个几百人出去走走过场就行。

    反正在这里有这朝鲜人养着,没必要出去跟建奴死磕,待建奴放松戒备的时候再派出小股部队袭扰建奴后方。

    有着刘綎这位大明战神在前面挡着建奴,朝鲜方面自然是要什么给什么,尽量满足明军,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让曹华都找不到借口对他们用兵,毕竟你来到别人的地方了,别人好酒好肉的伺候你,你总不能一点理由都没有就去打别人吧!

    努尔哈赤反明还找个七大恨为借口呢!有了理由才有目标,不然士兵们有什么理由去拼命啊!

    曹华现在共有40门拿破仑12磅炮,2100名火枪兵,400炮兵,100医疗兵。

    最后曹华带领1100名龙虾兵,50名医疗兵,及300炮兵30门拿破仑12磅炮,搭乘7艘大福船出海。

    因为这里不在贸易航线上,曹华要航行三四天的时间到达济州岛附近海域才行,那里才是大明,朝鲜,倭奴国海上贸易的交汇处,往来船只很多都经过这片海域。

    所以现在曹华也是打算前往那边,看看会不会遇上大鱼,再不行也可以去倭奴国转一圈。

    此时海上最强的势力是巨寇海贼王李旦,他控制着倭奴国,朝鲜,琉球,大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佛郎机人称他为“甲必丹李旦”中国船长。

    倭奴国德川幕府统一倭奴国都受到过他的资助,他有部下超过十万人,大小海船两三千艘,是这片海域当之无愧的海贼王!

    是周边国家都惹不起的对象,驻扎在登莱的大明水师才有两三万人,拥有大小战船千余艘左右。

    可以想象李旦的海上力量有多恐怖,不过他一般都是以贸易为主,虽然也会劫掠海上的商船,但是几乎不会劫掠大明沿海。倭奴人视他为财神爷一样,他在倭奴国有着合法贸易权。

    就连佛郎机人来到这边也要给他交保护费。

    他也是郑芝龙的义父,郑芝龙精通多国语言,得到了李旦的赏识,然后让他独领一支船队,郑芝龙才得以发展壮大。

    开台王颜思齐也是一股不小的海上势力,跟郑芝龙是拜把子兄弟。

    早年流亡到倭奴国平户,靠着精湛的裁缝手艺也赚到了不少钱,随后也开始从事海上贸易,逐渐发展壮大,又跟十几个同是海商的好友结拜为兄弟,郑芝龙也是其中之一。

    十几人还曾密谋攻占倭奴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