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通判落网(4/6)
行刺,跟田虎说了 辞官去京城行刺的想法,田虎却大喜过望,原来田虎已经知道了皇帝这次的行踪,宫里给出消息,可以派人行刺,若是行刺成功,宫里有人可以登基称帝,以后再不派兵攻打田虎,并且河北一路全部都给田虎。田虎听见我正好有行刺的想法,所以安排我来执行这次击杀,至于宫里人是谁,我一直没问,田虎也没有告诉我。”
赵启半信半疑,问道:“有什么凭证?”
刺客说道:“那宫里皇子也想早日登基,因此常常派人送一些宝物给田虎,还说到正在想办法劝官家御驾亲征,让田虎早点做准备,等到官家亲征的时候务必全力攻打,争取杀了官家。之前宫里皇子赏赐给田虎一对镶金兽首玛瑙杯,那玛瑙杯天下只有两对,原本是官家非常心爱的宝物,有一对赏赐给了那位皇子,皇子给了田虎,田虎又赏赐给了我,现在就放在河北的家中,你可以去取来,一看便知。”
赵启回道:“好,我这就派人去取。”
那刺客哈哈笑了起来。
赵启问道:“你笑什么?”
那刺客回答道:“我笑你年幼无知,这是宫里的大事,事关天下,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就去拿,万一走漏了风声,你们皇族岂不是被天下人笑掉大牙。”
赵启想想刺客说的有道理,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这种儿子刺杀老子被弟弟揭穿的事情,万万不可闹得人尽皆知,闹出去不仅仅是家丑而是国丑了。
“我亲自去取 ,你把地址告诉我。”
刺客听了后露出猎人看见猎物的表情,将地址一一 告知,又说道进门以后 ,会有暗号,赵启问道暗号是什么。
刺客回答道:“壮士几度秋,易水千古流!”
赵启谢过之后就要走,又想起了什么 ,转头问道:“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我是出不去了,我告诉你这些也是有事相求。”
赵启心情稍微安定了下来,拱手说道:“什么事,你请说。”
刺客回道:“还记得巧巧姑娘吗,那天她逃走了,她虽然是舞坊的舞姬,一直在青州舞坊跳舞,但是却也是我最心爱的姑娘,我们已经有了夫妻之实,为了报父母之仇,这次特意让她来帮我。她能逃走,我很高兴,希望你答应我不要抓她!”言罢扑地便跪。
赵启大惊,但是也答应道:“好,我答应你,无论如何可以确保不抓她。”刺客连连跪谢。
问话之后,衙役将刺客送回监狱,只见监狱里有一男子对刺客缓缓说道:“做的好。”
那刺客冷冷地回道:“我答应你的已经做了,你答应我的你也要做!”
这个暗中交易没有任何人发现。
监狱外的赵启仔细梳理了一下线索,觉得小清河决堤的案子一定跟青州通判郑智又很有关系,现在查账本恐怕已经打草惊蛇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决定先查郑智犯罪的证据。
这天夜里他叫上周沧、韩清,三人来到粮仓附近,做好埋伏。
三人等了一会儿,不见来人,周沧和韩清有些分心,小声攀谈了几句。
却看赵启,那赵启双目炯炯,目不斜视地盯着粮仓,周沧、韩清对赵启都佩服不已,也赶紧闭嘴。
子时过了一半,看见有几人推着独轮车走了过来,均是衙役打扮,那衙役和粮仓管事换了文书,走了进去,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几人独轮车上满满当当装满粮食。
押粮官也不说话,只是用手示意衙役是走还是停,挥手之间经常是东张西望,看看周围是否有人,十分小心。
赵启三人小心翼翼跟在后面,呼吸都控制得十分微弱,一直跟到青州城内,看见几人推着车子走进一家店,才稍微放松一点,只见那家店上面写着“青州米铺”。
周沧看见说道:“把赈灾粮食当成他们家的米了,大人,动手吧。”
赵启示意稍安勿躁。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只见几人小声交谈着出来,押粮官示意他们安静,一行人又将粮食送了给了几家店铺,最后那几辆独轮车空空如也,押粮官才带着几人才回家。
周沧看见他们最终回到了一个大宅子里,那宅子门前左边矗立着一座铜蟾蜍,右边矗立着一座铜貔貅。
周沧看这门前石刻熟悉,似乎在哪见过,想了一下猛然惊醒,说道:“郑宅,是通判的宅子”,几人抬头一看,那金色的牌匾上果然写着:“郑宅。”
赵启看了便气愤地说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周沧问道:“大人是让我们动手?”
韩清回道:“大人在吟诗,说的是这有钱人家里面的酒肉都已经多到吃不过来,臭了,外面人没钱人家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平时让你多读点书你不读。”
赵启笑着说道:“是的,你回去是要多读书了,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再看几天,肯定还有别的店铺,韩清你可都记仔细了,一个也别落下。 ”
韩清回道:“大人放心吧,我连他们的位置都画好了。”
赵
赵启半信半疑,问道:“有什么凭证?”
刺客说道:“那宫里皇子也想早日登基,因此常常派人送一些宝物给田虎,还说到正在想办法劝官家御驾亲征,让田虎早点做准备,等到官家亲征的时候务必全力攻打,争取杀了官家。之前宫里皇子赏赐给田虎一对镶金兽首玛瑙杯,那玛瑙杯天下只有两对,原本是官家非常心爱的宝物,有一对赏赐给了那位皇子,皇子给了田虎,田虎又赏赐给了我,现在就放在河北的家中,你可以去取来,一看便知。”
赵启回道:“好,我这就派人去取。”
那刺客哈哈笑了起来。
赵启问道:“你笑什么?”
那刺客回答道:“我笑你年幼无知,这是宫里的大事,事关天下,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就去拿,万一走漏了风声,你们皇族岂不是被天下人笑掉大牙。”
赵启想想刺客说的有道理,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这种儿子刺杀老子被弟弟揭穿的事情,万万不可闹得人尽皆知,闹出去不仅仅是家丑而是国丑了。
“我亲自去取 ,你把地址告诉我。”
刺客听了后露出猎人看见猎物的表情,将地址一一 告知,又说道进门以后 ,会有暗号,赵启问道暗号是什么。
刺客回答道:“壮士几度秋,易水千古流!”
赵启谢过之后就要走,又想起了什么 ,转头问道:“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我是出不去了,我告诉你这些也是有事相求。”
赵启心情稍微安定了下来,拱手说道:“什么事,你请说。”
刺客回道:“还记得巧巧姑娘吗,那天她逃走了,她虽然是舞坊的舞姬,一直在青州舞坊跳舞,但是却也是我最心爱的姑娘,我们已经有了夫妻之实,为了报父母之仇,这次特意让她来帮我。她能逃走,我很高兴,希望你答应我不要抓她!”言罢扑地便跪。
赵启大惊,但是也答应道:“好,我答应你,无论如何可以确保不抓她。”刺客连连跪谢。
问话之后,衙役将刺客送回监狱,只见监狱里有一男子对刺客缓缓说道:“做的好。”
那刺客冷冷地回道:“我答应你的已经做了,你答应我的你也要做!”
这个暗中交易没有任何人发现。
监狱外的赵启仔细梳理了一下线索,觉得小清河决堤的案子一定跟青州通判郑智又很有关系,现在查账本恐怕已经打草惊蛇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决定先查郑智犯罪的证据。
这天夜里他叫上周沧、韩清,三人来到粮仓附近,做好埋伏。
三人等了一会儿,不见来人,周沧和韩清有些分心,小声攀谈了几句。
却看赵启,那赵启双目炯炯,目不斜视地盯着粮仓,周沧、韩清对赵启都佩服不已,也赶紧闭嘴。
子时过了一半,看见有几人推着独轮车走了过来,均是衙役打扮,那衙役和粮仓管事换了文书,走了进去,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几人独轮车上满满当当装满粮食。
押粮官也不说话,只是用手示意衙役是走还是停,挥手之间经常是东张西望,看看周围是否有人,十分小心。
赵启三人小心翼翼跟在后面,呼吸都控制得十分微弱,一直跟到青州城内,看见几人推着车子走进一家店,才稍微放松一点,只见那家店上面写着“青州米铺”。
周沧看见说道:“把赈灾粮食当成他们家的米了,大人,动手吧。”
赵启示意稍安勿躁。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只见几人小声交谈着出来,押粮官示意他们安静,一行人又将粮食送了给了几家店铺,最后那几辆独轮车空空如也,押粮官才带着几人才回家。
周沧看见他们最终回到了一个大宅子里,那宅子门前左边矗立着一座铜蟾蜍,右边矗立着一座铜貔貅。
周沧看这门前石刻熟悉,似乎在哪见过,想了一下猛然惊醒,说道:“郑宅,是通判的宅子”,几人抬头一看,那金色的牌匾上果然写着:“郑宅。”
赵启看了便气愤地说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周沧问道:“大人是让我们动手?”
韩清回道:“大人在吟诗,说的是这有钱人家里面的酒肉都已经多到吃不过来,臭了,外面人没钱人家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平时让你多读点书你不读。”
赵启笑着说道:“是的,你回去是要多读书了,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再看几天,肯定还有别的店铺,韩清你可都记仔细了,一个也别落下。 ”
韩清回道:“大人放心吧,我连他们的位置都画好了。”
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