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6/6)
了性,而你的心住在身体里面,那你应该先看到五脏六腑,看到手爪毛发的生长,然后才能够看到外境。但事实上我们看不到里面的东西。
所以,总结:既然我们看不到身内的东西,只看到外面的东西,这表示我们这个明了的心住在身体内,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看不到身体里面的东西。我们人在讲堂,一定先看到讲堂里面的东西,再看到讲堂以外。如果心是住在身内,一定看到身内的东西再看到身外,所以住在身内是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该开悟了,就是觅心了不可得。我们解释一下。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我们这一念心一动,我们的心已经跟影像结合在一起。《楞严经》称之为“缘影之心”,已经是一个所缘了,不是能缘。当你的心一动的时候,这已是一个“所”了,一个所缘境,不是能缘的心。什么叫能缘心呢?就是你心不动的时候,你还没动的时候,“父母未生之前”,那个就是能缘的心。你念头不要动,一念不生的时候。
你说:诶,我现在很高兴。那个是所缘境,因为你的心跟那个高兴的影像结合在一起,高兴有高兴的相貌;我现在很悲伤。这个都不是心,这个已经落入了所缘境,你的心已经跟这个影像结合在一起了。我们今天把心带回家,观察你从什么地方来?向内一直找,找到最后,“啪”,觅心了不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就对了!你念头还没有动之前,那个就是你的家。所以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一个人找到家的时候,你一切相不生,没有寸土。之所以有寸土,那是你向外一动、念头一动,那才有一切的影像出来。
所以整个《楞严经》,它一直破,破到最后,觅心了不可得的时候,就是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你还没有动念头之前,你是什么相貌?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要把它找出来。当你动了念头,那就是一个影像了,那不是你的心,那是一个生灭的影像。是这个意思。所以它这整个关键、整个七处破妄,只有一句话,就是要你觅心了不可得,从这个地方去找到真心。
所以,总结:既然我们看不到身内的东西,只看到外面的东西,这表示我们这个明了的心住在身体内,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看不到身体里面的东西。我们人在讲堂,一定先看到讲堂里面的东西,再看到讲堂以外。如果心是住在身内,一定看到身内的东西再看到身外,所以住在身内是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该开悟了,就是觅心了不可得。我们解释一下。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我们这一念心一动,我们的心已经跟影像结合在一起。《楞严经》称之为“缘影之心”,已经是一个所缘了,不是能缘。当你的心一动的时候,这已是一个“所”了,一个所缘境,不是能缘的心。什么叫能缘心呢?就是你心不动的时候,你还没动的时候,“父母未生之前”,那个就是能缘的心。你念头不要动,一念不生的时候。
你说:诶,我现在很高兴。那个是所缘境,因为你的心跟那个高兴的影像结合在一起,高兴有高兴的相貌;我现在很悲伤。这个都不是心,这个已经落入了所缘境,你的心已经跟这个影像结合在一起了。我们今天把心带回家,观察你从什么地方来?向内一直找,找到最后,“啪”,觅心了不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就对了!你念头还没有动之前,那个就是你的家。所以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一个人找到家的时候,你一切相不生,没有寸土。之所以有寸土,那是你向外一动、念头一动,那才有一切的影像出来。
所以整个《楞严经》,它一直破,破到最后,觅心了不可得的时候,就是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你还没有动念头之前,你是什么相貌?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要把它找出来。当你动了念头,那就是一个影像了,那不是你的心,那是一个生灭的影像。是这个意思。所以它这整个关键、整个七处破妄,只有一句话,就是要你觅心了不可得,从这个地方去找到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