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公私合营(2/3)
联手送回老家去了。
从此以后,四合院开始了一段纷乱的日子。在何雨柱的帮助下,何大清也脱离了这个漩涡,凡是有牵涉到贾家的事,他一概不理睬。不管怎样闹,他都只是抱着何雨晴看热闹。
易中海多次试图打听何雨柱的情况,但每次何大清都摇摇头说:“不知道,已经没有联系了!”
易中海去鸿宾楼打听,得到的回答都是还没有消息,从那边走失后就没音信。
无奈之下,易中海只好回去把这些情况告诉聋老太太。聋老太太了解到现在的局面很混乱。
她认为何雨柱兄妹很可能凶多吉少。何雨柱那个不可靠的父亲已经有了新孩子,完全不管他们俩的死活。
当然,这是聋老太太的看法,易中海也因此得意洋洋。
因为当初何大清给那两个孩子的生活费都被他截了下来,这么多年过去,何大清从未过问,他也一直未提及此事。
没想到何雨柱兄妹突然失踪,若真的有什么不测,这事就可以一笔勾销了。等哪天何大清想起来,他也可以借口说早就交给兄妹俩了。
不过易中海并不急,因为他已经有了贾东旭。看着忧虑重重的聋老太太,易中海安慰道:
“老太太,这些年来你也看得清清楚楚,东旭是多么孝顺。如果你选他做依靠也没什么不好。
秦淮茹你也看到了,贾张氏那么苛刻地对待她,可她从无怨言,多么听话。这两个人都如此孝顺,将来的晚年肯定不用愁!”
聋老太太摇了摇头:
“哎,中海啊,你先回去吧,我再好好想想。”
见聋老太太如此,易中海也不再多说。反正现在何雨柱和何雨水已经没有了音讯,最终还是会选贾张氏。到时候如果有聋老太太的支持,一定能压住何大清。现在何大清天天看笑话,知道他那些事,但他不说,也不闹,只要跟他无关就行。
至于何雨柱,也从来不关心四合院的事情。
何大清问道:
“柱子,现在所有的岗位都要重新定级,我需要去么?” 何雨柱点了点头:
“必须去,我也得去。能定多高的级就多高,能评多少就尽量多。对了,我去看看师父那里,了解一下厨师的评定标准。”
何大清接着说:
“不了,如今整个帝都对厨师的称呼都变了,现在称之为炊事员。
分为十个等级,最低十级月薪是27.5元,最高一级月薪则达到89.5元。
评分活动会在三个地方举行:丰泽园、鸿宾楼以及峨眉酒家。测试从明天下午开始。
活动持续两个月,这两个月内所有炊事员都可以参加,但只有六级以上才能报名,六级到十级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单位接受评审。
六级月薪48.5元,与我以前的60元差距很大。
我想去参评试试,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你的厨艺已非常出色,我认为离大师水平也不远了。”听了父亲何大清的话,何雨柱点点头说道:“那你去鸿宾楼评估,我打算去丰泽园。”
何大清问:“为什么呢?你之前不是被授予了鸿宾楼的荣誉厨师称号吗?”
何雨柱摇摇头说,自公私合营后,我不再拥有这个称谓。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会去考取这张炊事员的证书。你就专心准备评测的事,不要操心我,我也明天去。”
何大清回应说:“我和你一样,也是明天去。顺便,我要见见我师傅么?”
何雨柱答道:“不需要,让你师傅也去评估就好,你就说我建议的。这对他很有好处。毕竟他也快到可以退休的年纪了,而且公家单位退休后仍会给退休金!”
在私人的店家工作可不会享受这样的待遇。而在公私合营后成为了正式的公家单位的员工,退休之后就会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何大清继续询问道:
“那我将来退休后也会这样?”何雨柱肯定道:“一定可以的,前提是需要你在轧钢厂做到退休才行!”听到这里,何大清又说:“还有这种好政策,我以前还真不知道,那么即便薪水少一些也不要紧了,毕竟老年生活更有保障嘛!”何雨柱表示赞同:“的确如此!”
带着满心愉悦的情绪,何大清回去向宋子语转告了这一好消息。随着物资的紧张及票证时代的来临,何雨柱不得不暂停收买食物。
在此之前,他在三年期间花费300余根小黄鱼(货币代称),购置了一千多口生猪,同样数量的羊以及五六千只鸡鸭鹅,还有三余百的牲牛。
有些人也许会疑惑当时为何会有这样的养殖场存在。实际是在1955年前各地仍有大批商人买卖牲畜。
比如牛、羊及马等动物,在很多乡间地区饲养不少鸡鸭鹅等家禽。只是自1958年始遭遇灾荒情况才有所减少。
等到灾荒过后且明确不会再遭遇灾患时又逐渐开始了这些家禽的繁育。但在那时如果鸡鸭鹅养得多了,会被视作一种资本主义现象。因此,直到1955年为止,只
从此以后,四合院开始了一段纷乱的日子。在何雨柱的帮助下,何大清也脱离了这个漩涡,凡是有牵涉到贾家的事,他一概不理睬。不管怎样闹,他都只是抱着何雨晴看热闹。
易中海多次试图打听何雨柱的情况,但每次何大清都摇摇头说:“不知道,已经没有联系了!”
易中海去鸿宾楼打听,得到的回答都是还没有消息,从那边走失后就没音信。
无奈之下,易中海只好回去把这些情况告诉聋老太太。聋老太太了解到现在的局面很混乱。
她认为何雨柱兄妹很可能凶多吉少。何雨柱那个不可靠的父亲已经有了新孩子,完全不管他们俩的死活。
当然,这是聋老太太的看法,易中海也因此得意洋洋。
因为当初何大清给那两个孩子的生活费都被他截了下来,这么多年过去,何大清从未过问,他也一直未提及此事。
没想到何雨柱兄妹突然失踪,若真的有什么不测,这事就可以一笔勾销了。等哪天何大清想起来,他也可以借口说早就交给兄妹俩了。
不过易中海并不急,因为他已经有了贾东旭。看着忧虑重重的聋老太太,易中海安慰道:
“老太太,这些年来你也看得清清楚楚,东旭是多么孝顺。如果你选他做依靠也没什么不好。
秦淮茹你也看到了,贾张氏那么苛刻地对待她,可她从无怨言,多么听话。这两个人都如此孝顺,将来的晚年肯定不用愁!”
聋老太太摇了摇头:
“哎,中海啊,你先回去吧,我再好好想想。”
见聋老太太如此,易中海也不再多说。反正现在何雨柱和何雨水已经没有了音讯,最终还是会选贾张氏。到时候如果有聋老太太的支持,一定能压住何大清。现在何大清天天看笑话,知道他那些事,但他不说,也不闹,只要跟他无关就行。
至于何雨柱,也从来不关心四合院的事情。
何大清问道:
“柱子,现在所有的岗位都要重新定级,我需要去么?” 何雨柱点了点头:
“必须去,我也得去。能定多高的级就多高,能评多少就尽量多。对了,我去看看师父那里,了解一下厨师的评定标准。”
何大清接着说:
“不了,如今整个帝都对厨师的称呼都变了,现在称之为炊事员。
分为十个等级,最低十级月薪是27.5元,最高一级月薪则达到89.5元。
评分活动会在三个地方举行:丰泽园、鸿宾楼以及峨眉酒家。测试从明天下午开始。
活动持续两个月,这两个月内所有炊事员都可以参加,但只有六级以上才能报名,六级到十级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单位接受评审。
六级月薪48.5元,与我以前的60元差距很大。
我想去参评试试,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你的厨艺已非常出色,我认为离大师水平也不远了。”听了父亲何大清的话,何雨柱点点头说道:“那你去鸿宾楼评估,我打算去丰泽园。”
何大清问:“为什么呢?你之前不是被授予了鸿宾楼的荣誉厨师称号吗?”
何雨柱摇摇头说,自公私合营后,我不再拥有这个称谓。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会去考取这张炊事员的证书。你就专心准备评测的事,不要操心我,我也明天去。”
何大清回应说:“我和你一样,也是明天去。顺便,我要见见我师傅么?”
何雨柱答道:“不需要,让你师傅也去评估就好,你就说我建议的。这对他很有好处。毕竟他也快到可以退休的年纪了,而且公家单位退休后仍会给退休金!”
在私人的店家工作可不会享受这样的待遇。而在公私合营后成为了正式的公家单位的员工,退休之后就会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何大清继续询问道:
“那我将来退休后也会这样?”何雨柱肯定道:“一定可以的,前提是需要你在轧钢厂做到退休才行!”听到这里,何大清又说:“还有这种好政策,我以前还真不知道,那么即便薪水少一些也不要紧了,毕竟老年生活更有保障嘛!”何雨柱表示赞同:“的确如此!”
带着满心愉悦的情绪,何大清回去向宋子语转告了这一好消息。随着物资的紧张及票证时代的来临,何雨柱不得不暂停收买食物。
在此之前,他在三年期间花费300余根小黄鱼(货币代称),购置了一千多口生猪,同样数量的羊以及五六千只鸡鸭鹅,还有三余百的牲牛。
有些人也许会疑惑当时为何会有这样的养殖场存在。实际是在1955年前各地仍有大批商人买卖牲畜。
比如牛、羊及马等动物,在很多乡间地区饲养不少鸡鸭鹅等家禽。只是自1958年始遭遇灾荒情况才有所减少。
等到灾荒过后且明确不会再遭遇灾患时又逐渐开始了这些家禽的繁育。但在那时如果鸡鸭鹅养得多了,会被视作一种资本主义现象。因此,直到1955年为止,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