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与侯君集的第一次交锋与野心的试探(改)(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恪微微眯着眼看,看向与程咬金争执的侯君集。

    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侯君集的人物过往。

    侯君集自幼习武,心高气傲,性格骄悍。

    隋炀帝十三年末,随着李渊率军攻入长安,侯君集便投靠了李世民,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春夏之际,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王位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侯君集等人怂恿李世民率先动手杀死李建成。

    李世民打定主意,和侯君集等人商议妥当,当日清晨,率领侯君集、尉迟敬德等将领,在玄武门设伏,趁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上朝之际,出其不意,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射杀。

    李世民登基后,因为侯君集从龙之功,封他为左卫将军,潞国公,食邑千户。

    不久,他更是被提升到了右卫大将军的职位。

    只不过,侯君集为人恃宠矜功,粗率无检。

    若是李恪没有记错的话,再过些年,李世民便会派他统兵西征高昌国后,可侯君集在占领高昌后,就会纵容唐军将士有抢掠财物、掳掠妇女,私收珍宝奇物的行为。

    在班师回朝后,就会被御史揭发上奏,被李世民下狱。李世民在将他赦免释放后。

    这个家伙就自恃有功,心中不满,到处乱说话。

    又恰逢遇到李世民有废太子李承乾,改立魏王李泰的意思。

    大哥李承乾为求自保,笼络侯君集发动政变。

    失败之后,大哥李承乾被废,侯君集等人被处斩,籍没其家。

    李世民怜悯侯君集为其立过大功,特赦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侯玄立流放到岭南。

    李恪心中明白,侯君集是个颇有能力的将领,却也是个性格复杂、野心勃勃的人。

    他的过往虽充满荣耀,却也埋下了日后祸患的种子。

    如今,他在朝廷上揭发上奏李恪会盟突利,有挑起两国战争的嫌疑。

    或许正是他性格中恃宠矜功、粗率无检的一面在作祟。

    就在李恪伸手摸向燧发枪,眯着眼睛看向侯君集的那一刻。

    作为一个常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将领,侯君集对于危险的感知能力超乎常人。

    他像是感受到了李恪的目光,放弃了与程咬金的争执,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李恪。

    下一刻,他就对上了李恪那双锐利而冷静的目光。

    他微微一怔,随即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而李恪的这一次陈情,基本上全是拜侯君集所赐。

    两个人虽然没有结下死仇,但是梁子已经结下。

    所以,在看到侯君集看过来的目光之后,李恪也懒得装傻充愣。

    朝侯君集做了一个极其挑衅、却又让侯君集看不懂的动作。

    只见李恪微微一笑,右手做了一个手枪的动作,手指指向侯君集。

    同时,嘴唇微动。

    “嘣...”

    发出了一声模仿枪声的声音。

    侯君集被这突如其来的挑衅和威胁弄得一愣,他瞪大眼睛看着李恪,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然而,李恪的脸上只有淡淡的微笑,仿佛在说一个无关紧要的笑话。

    这种轻蔑和挑衅让侯君集心中怒火中烧,让他顿时忘记了与程咬金的争执。

    “好好好.......”

    “他程咬金好歹也是从乱世里杀出来,后又为陛下立下赫赫战功的存在。”

    “凭你一个黄口小儿,竟敢如此无礼地挑衅我?”

    “难道就仗着身为陛下的儿子,在草原上,转了一圈,侥幸夺下了两座城池,就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想到这里,侯君集冷冷地说道。

    “蜀王殿下,上次朝廷议事,本官只是实事求是罢了,并无任何针对之意,可刚才为何殿下要向臣做出这等无礼的动作。”

    说到这里,侯君集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继续说道。

    “莫非殿下在草原上的历练,与那些突厥人呆的时间久了,只学会了如何对同僚不敬,却忘记了殿下对长辈应有的礼数和尊重?亦或是,您以为凭借着蜀王的身份,就可以肆意妄为,无视朝廷的规矩和臣的尊严?”

    侯君集的话音刚落,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几分。

    一旁的朝臣,有的面露难色,有的则悄悄观察着李恪的反应,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哎呦喂!

    听到侯君集后面长长的一番话,李恪也是被气的牙痒痒。

    果然,能在朝廷站着的,就没有一个省油灯。

    不是说他恃宠矜功,而且粗率无检吗?

    怎么说起话来言辞犀利也就罢了,还如此巧言善辩?

    先是将狠狠参奏他会盟突利,意图挑起战争的事。

    归结为他侯君集秉公直言,做了朝臣应该做的事情。

    转而指责李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