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丑话说在前(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以婆家为重。

    嫁的近也不能时常跟娘家人见面,稍微远点一年最多见一面,娘家有个什么事很难搭把手。

    遇到许氏那样厉害的婆婆,几年都不能回趟娘家。

    所以有养女儿是给别人养、是赔钱货的说法。

    没有儿子辛苦一辈子的钱财拱手相让给外人,养老送终更不可能。

    还会被人嘲讽是绝户。

    正因为如此,很多没有儿子的人家对同族的侄子比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好得多。

    陈丰收便是如此,他不是个好父亲,但是个非常好的叔叔。

    把几个女儿当空气,对陈满仓家几个儿子满心疼爱,有点好东西女儿靠边站,全都给侄儿。

    陶氏跟陈丰收差不多。

    陈满仓家五个儿子不说有多胖,起码比几个瘦精精的小姑娘强。

    周诚是不大理解陈丰收和陶氏的做法,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骨肉,对侄儿好也没必要苛刻亲女儿。

    女子在古代生存不易,娘家过的不好,又怎么指望将来在婆家能过的好。

    来这世间走一遭难道就是来受苦受难?

    这一点殷氏就比陈丰收两口子强。

    自从殷氏想通了不跟陈满仓闹,对自己生的两个女儿很好,尤其是去大营子沟见到妞妞被全家人宠着。

    她就觉得自己的女儿也是该被疼爱的。

    丈夫不疼爱女儿,她来爱。

    大房的两个姑娘比二房七个长的好,说话落落大方,脸上带着笑容,跟二房几个唯唯诺诺完全不同。

    投胎是个技术活,爹不行娘好,那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要是两个都不行,对于全部世界只有爹娘的小孩子来说那就是灾难。

    一转眼他家妞妞四岁了,最多再过十三年就要出嫁,周诚就有种老父亲的惆怅。

    有几次梦到妞妞出嫁后被公婆丈夫虐待,醒了心情就非常不好,不想让她嫁出去。

    “一定要守好粮食,能不借就别借,谁家还不是一大家子人,灾荒年月谁也顾不了谁,只能自扫门前雪,将自己和家人顾好。

    县太爷去年就下令家家户户广积粮,也将什么能吃,做成什么样储存时间长告诉百姓。

    但凡不懒又没有残疾患病的人家,储存的粮食吃一两年是没问题。

    若是早早就没了粮,那只能怪他们太懒,饿死了也是活该。”

    周诚丑话说在前。

    空间里有粮食,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拿出来。

    陈家把粮食卖了或者大发善心借给别人又来找他借,就算借他也不会借多少。

    老弱病残生活困难确实是该施以善意照顾一二,可要是因为懒而饿肚子那谁都救不了。

    空间里的各种吃食他吃十辈子都吃不完,可还不是苦逼兮兮的该种地种地,该采集物资时也没闲着。

    要知道他上辈子吃过最大的苦就是军训,没道理他都变成了勤劳的小蜜蜂,作为土生土长的庄户人家因为犯懒挨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