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集 曹操施威(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两年之后,桓帝刘志驾崩,遗诏命刘悝复为勃海王。刘悝认为这是兄长遗愿,并非王甫出力结果,于是拒付五千万钱,因此王甫怀恨在心。

    时逢大将军窦武策立解渎亭侯刘宏继承大统,派人前往河间国迎驾。民间便有流言,说刘悝愤恨兄长未将帝位传己,欲带兵抢夺迎驾诏书。

    王甫听闻此言,当时记在心中,并未发作。此后因与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争权,产生龃龉,便即望风捉影,欲借此报复刘悝,并铲除异己。

    因知郑飒、董腾二人均与刘悝交厚,便指使司隶校尉段颎,将郑飒逮捕,下至北寺狱审讯;复指使尚书令廉忠,诬奏郑飒、董腾等人阴谋篡位,欲立刘悝为帝。

    闪回结束。廉忠奏疏既上,灵帝刘宏闻而大慌。因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由是下诏,命令冀州刺史逮捕皇叔刘悝,查办案情。

    冀州刺史乃是王甫一党,由是暗中动用酷刑,意欲屈打成招。

    刘悝在狱中不堪拷打,被迫自杀,妻子百余人均死于狱中。

    勃海国立国二十五年,自此王死国除。朝野闻之,无不发指怨恨。

    因除去夺位对手,灵帝以为其功甚巨,于是诏命大封有功之臣。凡参与罗织此案者十二人皆都受封者,祸首王甫更被封为冠军县侯,曹节增封食邑四千六百户。曹节父亲、兄弟、子侄都为公卿校尉、州牧郡守、县令县长职务,家族为官者遍布天下。

    曹节有胞弟名唤曹破石,受封担任越骑校尉。因见越骑营中有位伍长妻子漂亮,便向伍长强索其妻。虽然伍长不敢违拗,但其妻坚决不肯相从,于是自杀。

    字幕:在两次党锢之祸中,被曹节所谋害名士,竟大半是为本族前辈曹腾所荐。

    镜头闪回,按下曹节,叙述曹腾。

    汉桓帝即位,曹腾因定策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任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在宫廷供职三十余年,经历四位皇帝,未曾有过。并向朝廷多荐人才,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赵典等人,都是天下名士。

    蜀郡太守送礼贿赂宦官,被益州刺史种暠上书奏告,因此牵连曹腾。汉桓帝没有怪罪曹腾,而对于种暠弹劾,曹腾亦并不计较,还时时称赞其为能吏。曹腾为人胸怀宽广,可见一斑。

    曹腾自幼入宫,与宫女吴氏结为对食夫妻,并收夏侯嵩为养子。

    延熹二年,曹腾病死,终年六十岁。汉桓帝念其当年拥立大功,便荫其养子夏侯嵩,使改名为曹嵩,承袭养父费亭侯封爵。

    曹嵩字巨高,沛郡谯县人。依靠养父曹腾关系,又兼待人处世得体,由此仕途畅达,青云直上。至桓帝末年,已经官拜司隶校尉。

    灵帝即位,擢拜曹嵩为大鸿胪、大司农,先后掌管国家财政礼仪,位列九卿,位高权重。但曹嵩并不似其养父清廉,多年为官,因权导利,以致富甲一方。

    画外音:至曹嵩重孙魏明帝曹睿之时,追尊高祖父曹腾为高皇帝,曾祖曹嵩为太皇帝,祖父曹操为武皇帝,父亲曹丕为文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身为宦官而被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者,仅有曹腾一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镜头转换,按下朝堂,复说江湖。

    熹平二年春,鲜卑族复又攻扰幽、并二州。自汉灵帝即位之后,檀石槐便引其部众连年攻掠幽州、并州、凉州边塞诸郡,汉人每年被杀死及抢掠者,不可胜数。

    夏初四月,山东黄县发生海啸,载于史册。此记载曾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并认为是世界最早海啸之一,发生区域大致与地震带一致。

    同年秋,余杭县令陈浑在县南兴建大型蓄水工程,名曰南湖,以拦蓄苕溪溪水。

    此后中原无事,四周多为蛮族、妖道叛乱,皆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

    镜头闪回,卢植、臧旻、朱儁、孙坚四人陆续登场。

    字幕: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身长八尺二寸,声如洪钟,性格刚毅,能饮酒一石。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志向。年少时拜大儒马融为师,引荐郑玄为同门。

    马融因是外戚豪族,家中常设绛帐授课,帐后伴有伎女表演歌舞。卢植在马融家中学习多年,从未为此瞟过一眼,马融由此对其非常敬佩。

    卢植学成之后,返回涿县教学,门下弟子有刘备、刘德然、公孙瓒及高诱等。

    窦武拜为大将军,掌控朝政,欲为族人封爵,卢植以布衣身份上书劝阻,窦武不听。后来窦武在辛亥政变时被杀,族人诛戮殆尽,世人始知卢植有先见之明。

    此后州郡屡次征辟卢植,都不应征。直到建宁年间,被征为博士,才开始步入仕途。

    字幕:臧旻,广陵射阳人,富有学识,胸怀大志,有干事之才。

    桓帝时为徐州从事,辟为司徒府掾,后除雍奴令,灵帝时为吴郡太守。

    熹平元年,会稽人许昭在句章起兵,自称大将军,立其父许生为越王,聚众数万。

    臧旻时为扬州刺史,与丹阳太守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