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集 曹操施威(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夤联手,打败许昭,歼其部众大半。

    许昭集合残部,转战郡县,继续危害百姓。

    臧旻进兵征讨,连战三年,终将叛乱平定,抓获许昭父子,杀死数千人,因功升任为匈奴中郎将。复又徵拜议郎,转任长水校尉,其后历任中山、太原太守,所在之处皆有美名。

    字幕:朱儁,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人,出身寒门,以贩缯为家业。

    朱儁因父早丧,独自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颇受乡里敬重。同郡周规受征辟时,曾向公府借钱百万,以整饰衣冠。后家贫不能偿还,朱儁于是以母亲所积缯帛去为周规还债。

    朱母因此愤恨,并怪责其子。朱儁却以先贫后富道理安慰,终使母亲息怒。

    县长度尚深以为奇,将朱儁推荐给郡守韦毅,于是征召朱儁在郡中任职。后任太守尹端亦甚重其才,用为主薄。

    熹平二年,尹端征剿许昭失利,被州刺史举奏,应问斩刑。朱儁潜至京师,花费数百金,买通主持章奏官员,将刺史奏章加以改动,将尹端斩刑改判为输作左校。

    尹端见罪过减轻,自是大喜过望,但不知其中缘故,也无从问起。朱儁自京师回来之后,始终不曾将此事对人言及。

    代替尹端为会稽太守者乃是徐珪,亦喜朱儁才能及侠义为怀,便举荐其为孝廉,后升任兰陵县令。朱儁有过人才能,任职未久,东海国相又上表推荐。

    正好交州群盗并起,州牧、郡守软弱无能,不能禁止。另外交趾梁龙率众万人,与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朝廷便任命朱儁为交州刺史。

    熹平三年,扬州刺史臧旻与丹阳太守陈夤讨伐叛匪许昭,吴郡司马孙坚募兵千余人,助州郡破杀许生父子,立下战功。

    字幕: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

    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家在富春,祖坟却在城东。史载孙坚出生之前,孙氏祖坟数有光怪,有五色云气上连于天,蔓延数里远近。

    附近之人都去观望,并有父老说道:此非一般景象,孙家恐欲强盛矣。

    其母又梦见肠子从腹中拖出,环绕吴地阊门,醒来后甚惧,诉于邻居老太。老妇拍手打腿,啧啧称奇,口中叫道:梦与实反,说不定还是吉兆哉!

    孙坚出生,果然容貌不凡。少年时即为县吏,性情宽广豁达;十七岁时,已是武勇过人。

    有次随父乘船去钱塘公干,途中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完商人财物,正在岸上分赃。

    商旅行人见此情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

    惟有孙坚见之大喜,对父亲说道:此倮强盗可以擒拿,待儿前去。

    父亲喝道:彼有数十人众,皆都明火执仗,你只一个少年顽童,岂能为此事耶!

    孙坚不答,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面以手向东西指挥,口中呼喝,好像分派部署人众,欲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之状。

    海盗远远望见,错谓官兵前来缉捕,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

    孙坚犹然不肯罢休,直上前追杀一名海盗而回,其父大惊。孙坚因此声名大振,郡府召其代理校尉。正逢会稽郡人许生与其子许昭在句章兴兵作乱,孙坚便以郡司马身份召募精良勇士,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并击溃之。

    臧旻向朝廷呈报孙坚功劳,朝廷任命孙坚为盐渎县丞。

    闪回结束,镜头转换,字幕滚动:

    熹平三年,鲜卑攻掠北地郡,又扰并州边境。北地太守夏育率屠各等族追击,大破鲜卑。

    灵帝封河间安王刘利之子刘康为济南王,都于东平,辖东平陵、台县、于陵、土鼓、管县、历城、东朝阳、梁邹、邹平诸县。国传三世,至曹丕代汉为帝,国被废除,复为济南郡。

    刘洪字元卓,泰山郡蒙阴县人,东汉鲁王刘兴后裔。出任常山国长史,献上心得之作《七曜术》。汉灵帝下诏,委派太史部官员校验该术。刘洪因是珠算发明者,被后世尊为“算圣”。

    曹嵩之子曹操二十岁,经人举荐孝廉,入京都为郎,不久即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镜头闪回,叙述曹操来历。

    字幕: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年少时便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能力。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故此时人鄙之。

    唯有梁国桥玄及南阳何颙见之,谓其不凡。

    桥玄对曹操说道:今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何颙亦曾对曹操说道: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另有南阳许劭,素以知人着称,也对曹操说:君者,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闻而不怒,反而大喜。

    曹操自早年之时,就表现出爱好武艺之才能,且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亲笔注释《孙子兵法》,后名为《魏武注孙子》,为其一生军事生涯张本。

    闪回结束,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就此走马上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