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集 巴丘之殇(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何事?

    鲁肃答道:公瑾新亡,江东急需贤才,助主公重振国威,以成王霸大业。某举一个治国之才,乃是襄阳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

    孙权:此人才能如何?

    鲁肃:庞士元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肩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因扶公瑾灵柩而归,现在江东,主公何不重用!

    孙权尚在悲痛之中,心不在焉道:凤雏先生今既在此,可即请来相见。

    于是鲁肃出殿,相请庞统入见。孙权见其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问答数语,却是一个问的无心少虑,一个答的不知所云。

    孙权:卿既跟随公瑾日久,以为其才若何?

    庞统:某之所学,颇与公瑾不同。

    孙权好不耐烦,便令鲁肃:子敬替我送客!卿须速回柴桑,以防曹军乘丧来攻。

    庞统向孙权一揖,转身下殿而去。

    鲁肃留下未走,便问孙权:襄阳水镜先生曾云,伏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今伏龙徐庶已归曹操,主公何不重用凤雏庞士元?

    孙权:水镜为其门下弟子自夸之语,岂能轻信?庞士元乃一狂士耳,我誓不用之。

    鲁肃知道再劝无用,只得出来,问庞统道:虽然吴侯不肯用公,足下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我鲁肃说,将欲何往?

    庞统:即江东不留,某欲投许都,与老友徐元直共事曹丞相。

    鲁肃:不可!伏龙先生因老母为曹操所擒,才不得不去。公去许都,则是明珠暗投,元直也必不喜。我即写一封荐书,公可持往荆州投刘皇叔,他求贤若渴,必然重用足下。

    庞统:我实欲往投玄德,前言相戏耳。

    鲁肃:公往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

    庞统:此也是某平生之素志,敢不从命。

    乃求得鲁肃荐书,与军中好友作别。陆绩、顾劭、全琮等东吴名士,闻说凤雏先生欲去,遂齐至昌门设宴,为其饯行。因知庞统喜评当世人物,亦为求其评语。

    庞统亦知其意,遂在席间逐个点评:我观在座诸公,陆绩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劭可谓驽牛,能负重远行。全琮好施慕名,却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足,但亦一时佳人。

    众人闻言大笑,皆以为所评甚为得体。

    顾劭闻说将自己比为驽牛,心下颇有不服,因仗三分酒兴问道:先生既善知人,且论与某相比,孰长孰短?

    庞统说道:若论陶冶世俗,分析人物,我不如公;但若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某似有一日之长。

    顾劭闻言遍体汗出,由衷叹服。遂与陆绩、全琮举杯敬酒,齐声说道:若当来日天下太平之时,望与先生便如今日把酒临风,一起品评四海名士。

    于是皆与庞统倾心结拜,定交而还。

    当夜月朗星稀,庞统待众人走后,乘着酒兴,便令舟子开船。

    不料那舟子也是个趣人,竟问庞统:先生适才所评,某已全部听在耳中,一字不落。但若依先生之言,陆绩似马,顾劭如牛,则陆公其才高于顾公乎?

    庞统斜眼看着舟子,微微笑道:你会错意也。那驽马虽然精良,乘坐者无非一人而已。驽牛虽缓,即便日走三十余里,但所负载者众,岂只一人哉?

    舟者大悟,拜揖受教。

    夜色渐隐,晨光初露。庞统过江,径至荆州。先到孔明府上,闻说已去按察荆南四郡,未在江陵。又至府衙,令门吏传报:请说与刘皇叔,就说江南庞统来投。

    却不报凤雏道号,亦不提有孔明先生荐书。刘备闻报,一时想不起庞统为谁,便教请入相见。庞统见了玄德,长揖不拜:江南庞统,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

    刘备见庞统貌陋,已有几分不悦。又见其疏狂无礼,遂道:今荆楚稍定,百官俱备,苦无闲职。此去东北有一县名耒阳,便委先生往任县宰,如后有缺,另当重用。

    庞统见孔明不在,不是争论显能之时,故作欣然,领命而去。

    到于耒阳县任上,却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专等孔明自荆南回来。

    镜头转换,按下荆州,复说江东。

    周瑜死于西征途中,吴主举丧,早有探马得知,飞驰成都,报与益州牧刘璋。

    刘璋闻说周瑜既死,由是心中大定,不复以江东为念,愈加纵情声色,以为天下太平。部下百官上行下效,法度纲纪颓败废弛,对下重利盘剥,全州之民面有菜色。

    巴东之地流民不堪蜀主盘剥,由是纷纷涌入夷陵,大多投靠东吴。

    大将甘宁当时镇守夷陵,一边收抚益州流民,一边即将此事上报鲁肃,请都督上劝主公孙权,借机发兵攻取蜀地。鲁肃信以为然,于是修表,请求伐蜀。

    孙权览表,心为之动,但思西进益州需过荆州,便使人致书刘备,问其意见如何。

    刘备见孙权来问取川之事,吓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