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宋真宗五个儿子之死!(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干事情。

    再游手好闲下去,一开始是警告,然后是罚钱,然后是下狱,最后就是发配徭役了。

    吐唾沫要管,丢垃圾要管,乱尿乱拉也要管,骂人也要管,打架更要管。

    老秦人那是习惯了。

    可那些刚被灭掉的国家,刚接触秦法的六国遗民没习惯。

    只觉得这也不对劲,那也不对劲。

    浑身上下都被那种条条框框束缚,能舒服就有鬼了。

    这就是所谓的严苛的刑罚。

    绝对与动不动死刑没半毛钱关系。

    相反,秦法对死刑有很严格的限制。

    只要不犯大事,是不会背叛死刑的。

    人口本来就是很大的劳动力。

    与其让人死了,还不如发配徭役。

    修长城要人,修陵寝要人,修阿房宫也要人。

    总之,这也要人,那也要人。

    所以,死刑,在秦国相对而言比较罕见。

    甚至,就算涉及到死刑了,被弄死的,绝对只有首恶。

    而其他连坐的,是不会被弄死的,要么发配徭役,要么就贬成隶臣妾,放在后世,就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说来说去,意思就是,秦法的确严苛,主要是管的太宽了。

    但相对秦法的刑罚而言,又显得比较宽容。

    死刑太少了!

    哪像明朝那样?贪污六十两就要砍头?

    什么秦法严苛?

    分明是明律严苛!

    暴秦?屁的暴秦!

    在暴明面前,大秦就像个温顺的小绵羊一样。

    而秦始皇想说的是……

    就是因为这样的秦法,扶苏从小接触,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儒家的“仁”与‘礼’,结合种种的一切,把扶苏培养成了一个谦谦君子。

    一个深知秦法,又知晓仁义,知晓礼节的谦谦君子。

    他是干不出连坐的事。

    如果对方没有犯错,他也干不出让对方背黑锅,也干不出不明不白弄死对方的事,更干不出污蔑对方的事。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放在江湖上,或许都会称赞一声,好君子!

    对扶苏这一点,秦始皇是满意又不满意……

    满意是因为这些品质很好。

    不满意是应为,这些品质,没办法当皇帝。

    没有皇帝的手腕,如何当好一个皇帝?

    就像那朱由检一样。

    看来,秦法,还是得改……

    之前他就说过秦法要改……

    但当时是针对另外方面的……

    而现在,是针对残酷方面的!

    秦法,还是不够残酷。

    需要杀!

    好叫扶苏知道,什么是铁血,什么是帝王术!

    他心思转动间,又明白,光让扶苏自己去悟肯定不够,还得要他亲自带,亲自教!

    当然,要是扶苏能够通过观摩天幕,听秦镇的讲述而自己悟到一些东西,那就更好了。

    下意识的,秦始皇瞥眼看向站在远处,眉头紧皱的扶苏……

    “扶苏啊扶苏……你现在可否明白?世界,并非你眼中的非黑即白?”

    ……

    同一时间,大汉武帝时空。

    “这才对嘛……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兄友弟恭?哪有那么多运气好?一切,都是因为谋划罢了!这深宫之中,行错半步,就是万丈深渊!”汉武帝笑了。

    这才是他印象中的皇宫,这才是他印象中的皇帝,皇子,以及上位者的争权夺利。

    没有点手段,你在这深宫之中,连三天都活不下去。

    或许就是因为一句话,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仁慈,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恩赐。

    平等之间,或者地位相差不了多少之间,你但凡表现出仁慈,那别人只会觉得你软弱可欺。

    心狠手辣,才能成大事。

    对于赵光义为了皇位而不择手段不顾亲情这一点,他是很欣赏的。

    也很欣赏为了自己的皇位,敢狠心向赵光义下药的赵恒。

    当然,欣赏归欣赏,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不是很美妙了。

    好在,太子刘据,不是那样的人。

    在这深宫之中,只有两个人可以拥有仁慈的性格,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

    而刘据,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这一点,他很满意。

    但同样又有些不满意。

    人就是这样,都是矛盾体。

    满意于对方的品性,又不满意于对方的品性不适合当皇帝。

    可这太子性格要是变一点,变得稍稍狠心一点,稍稍狠辣一点,当皇帝的又开始不放心,就怕这太子哪天造了自己的反。

    “罢了……”

    他摇摇头,将这些复杂的心思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