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变法死儿子?神宗:死儿子朕也不怕!(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就改为民籍!整体筛选下来,禁军还是那个精锐,这样,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效率?。”

    “?将兵法?:废除了北宋初年定下的更戍法,将各路诸军分为若干个单位,每个单位设置将与副将一人,由这二人,专门负责训练军队,这其实就是把士兵与将领绑定,不至于出现兵不识将的尴尬情况,这样,也能闻听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保马法?:由农民负责饲养军马,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增强了军事力量?。”

    “?军器监法?:加强武器制造和管理,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

    “以上,就是王安石变法的大概内容。”

    “当然,这些,并不是一股脑全部贴出来。”

    “在吸取了之前的变法失败后,这些政策,会分批次的,不间断的,逐渐发放全国。”

    “熙宁二年四月,遣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

    “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

    “九月,立青苗法。”

    “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

    “而之后,熙宁三年,颁布了颁布募役法、保甲法。”

    “熙宁四年,颁布了方田均税法,并改革科举制度。”

    “熙宁五年,三月,颁布了市易法!”

    “熙宁六年,七月,颁布了免行法!”

    “这就是所谓的王安石变法。”

    “但变法,自然会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

    “自然而然也就出现党争。”

    “韩琦,这个之前公认的变法派,在青苗法颁布之后,当场就上疏,要停止青苗法。”

    “想想看,这多正常啊?青苗法就是给百姓们放贷的,国家给百姓放贷,还只收二三分利钱,你让这些地主士绅阶级怎么活?”

    “朝廷这边放贷便宜,那老百姓肯定都跑到朝廷这边去贷款了,没人去找士绅阶级贷款了,那士绅阶级口袋里的钱不就发霉了么?”

    “这一政策,直接断了无数人的财路,韩琦只是个代表,他是代表所有士绅权贵阶级的代表。”

    “当时反对的力度太大了,这满堂诸公,都是反对的!”

    “可以说,从太皇太后到满堂文武,都开始狂喷王安石。”

    “甚至,一度把打上了奸臣的标签!”

    “可饶是如此,宋神宗与王安石,还是在硬着头皮变法。”

    “触及的利益再多也无所谓,就算被称为奸相奸臣,也无所谓。”

    “只要变法行之有效就行了。”

    “结果,因为一件事的出现,王安石怂了,害怕了……”

    “先是他弟弟王安国被陷害,1076年,熙宁九年,死了!”

    “然后,也是在这一年,他的长子王雱,暴病而亡。”

    “王雱,本来就在京城做官,而且,也是变法派的强力支持者,先是弟弟死,然后是儿子死,王安石怕了。”

    “他太清楚弟弟与儿子是怎么死的了。”

    “弟弟死了,问题还不大,反正他弟弟多,当然,主要是弟弟也有后,死了就当了全忠义了,说不定将来还能名留青史!但儿子死了,问题就大了!”

    “他拢共就两个儿子,要是在变法下去,这是要绝后的节奏。”

    “于是乎,王安石宰相都不干了,赶紧跑路了,京城都没待,直接跑回老家躲起来了。”

    “王安石走了,但神宗不甘心啊。”

    “他就硬着头皮,继续变法。”

    “年轻嘛,有冲劲,就算死儿子,死女儿,死这个,死那个,都无所谓了。”

    “所以,他就亲自操刀变法。”

    “然而,这满堂文武,就没有一个是不反对的。”

    “所以,神宗就开始用一些强硬的手腕。”

    “但凡反对的,他都严惩。”

    “就这么,他一直坚持了七年多,壮烈牺牲!享年三十八岁。”

    “等宋神宗死后,高太后当场就全面废除了新法!”

    “这就是显而易见的,因变法而死的皇帝。”

    “而在这些年之中,宋神宗也的确预料到了自己变法遭受到的阻力……”

    “他一生有十四个儿子。”

    “其中,长子、次子、三子、四子、五子、七子、八子、十子,全都早殇!”

    “有些,甚至是刚出生第二天就嗝屁了。”

    “十四个儿子死了八个,这都有一半了。”

    “而未来的宋哲宗赵煦能活下来,还多亏了他母亲是个平民出生。”

    “既是平民出生,那就没有外戚势力,就好掌控,而且,宋哲宗母亲朱氏,本身也不强势,性子很温和,这就更好掌控了。”

    “所以,赵煦活下来了,按照顺序,就成了长子,就这个身份,他几乎就成了准皇储。”

    “当然,扯的有点远……”

    “继续说宋神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