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设立陇右都护府!徽宗朝,宋朝版图最大的时期!(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帝,乃至宰执大臣们,都在懵逼的情况下,忽然发现,太常寺竟然颁布了新的制度?”

    “这下,章惇的操作惹怒了皇帝。”

    “本来嘛,这种换新制度,绝对不符合‘入熟状’这种琐碎小事的范畴,绝对属于国朝大事的范畴。”

    “这种国朝大事,也是有流程的,要么,宰执们商议,讨论一个结果,上呈给皇帝批奏。”

    “要么,就让皇帝招来宰执们商议具体情况。”

    “可章惇这绕开皇帝,绕开大臣,玩制度漏洞,简直就是在藐视所有人。”

    “不仅惹怒了曾布等一众人,同样也惹怒了宋徽宗。”

    “于是乎,章惇这一操作,直接把曾布与宋徽宗的关系绑的更紧了,于是乎,曾布就开始手把手的教宋徽宗如何对付章惇,这也是变相的开始让宋徽宗学习帝王术了。”

    “曾布的确是个政治大佬。”

    “他教宋徽宗,先是否定,尽管合班同奏走过了流程,但并没有得到皇帝与太后的认可,所以,这一条就不合法。”

    “然后,就是强调,强调这一朝,效仿的是‘嘉佑故事’,而不是‘天圣故事’。”

    “所谓的‘嘉佑故事’,就是仁宗末年的百家争鸣,新党与旧党都和和气气,同朝为官。”

    “所谓‘天圣故事’,就是仁宗初年的大臣专权情况。”

    “同时,曾布还教宋徽宗,明面上,要回避与章惇之间的冲突,暗地里再收集章惇的纰漏,错误,等到合适的机会,再一举扭转乾坤!”

    “可以说,曾布完全当得上徽宗在高层政治权谋上的老师。”

    “但不管权谋再好,计划的再天衣无缝,也始终卡在一个点上,就是,宋徽宗的威望不够。”

    “没办法,在一阵叹息最后,也只能联合向太后了。”

    “太后一出手,这事,自然也就稳了。”

    “在朝堂上,章惇直接完败,新的合班同奏制度没有被确定下来,依旧沿用旧制度。”

    “而章惇,自然而然的也开始逐渐边缘化。”

    “先是让他当山陵使,所谓的山陵使,其实就是负责宋哲宗下葬的事情。”

    “既然是山陵使,那很明显,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离开朝堂的政治中心。”

    “甚至,以往很多时候,但凡当山陵使的,都很难再重新回到朝堂,没办法,你人都不在朝堂,又如何第一时间反应来自朝堂的政敌攻击?”

    “朝堂政治,就如同走钢丝一般,一步踏错,可就是万丈深渊,更别说你都不在朝堂了。”

    “谁还给你反应时间?”

    “所以,章惇的安然退场,就显而易见了!”

    “果不其然,在章惇处理哲宗后事的时候,当夜大雨,导致哲宗的灵车陷入泥沼之中,过了一晚上才拔出来。”

    “好家伙,这弹劾,不就铺天盖地了么?”

    “一方面,章惇本来也是新法一派,朝堂上现在已经重新出现旧党了,另一方面,新党之中也有政敌,就像章惇与曾布一样。”

    “可以说,就灵车这一事件,直接可以把章惇给推向深渊了!”

    “然后,章惇就被外放到了越州。”

    “而就通过这么一件事,宋徽宗在高层政治方面,已经开始逐渐的得心应手起来。”

    “后面的,就不用细说了。”

    “直接说向太后薨逝之后的事情。”

    “在向太后死后,宋徽宗直接开始了罢黜旧党,启用新党。”

    “其中,很重要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童贯与蔡京。”

    “童贯这个人,本来是宦官,是专门负责帮助宋徽宗收集字画的。”

    “而童贯又与蔡京结交,童贯就让蔡京去收集字画。”

    “蔡京经常把他的画,字等给童贯,童贯也送到宫中,就这么一来二去,宋徽宗就开始留意蔡京了。”

    “且不说蔡京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蔡京能被评为北宋‘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就可见他的字绝对不差。”

    “光是一手漂亮的好字,就可以与宋徽宗产生共鸣。”

    “而当知道了蔡京具体能力,以及蔡京的主张之后,宋徽宗自然而然就开始提拔蔡京。”

    “一方面,宋徽宗没有自己的班底。”

    “只要提拔了蔡京,那蔡京就是自己的心腹大臣。”

    “另一方面,除了艺术成就,之前也说过,蔡京对变法,对新学,有不容置疑的变法态度。”

    “所以说,不管是艺术,还是政治方面,宋徽宗与蔡京,都有高度的共鸣。”

    “于是乎,蔡京自然而然就被重用了。”

    “而且,还不仅仅是蔡京,还是蔡京全家!”

    “蔡京的本家兄弟,有个叫蔡确的,是神宗朝,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宰相。”

    “而蔡京的弟弟蔡卞,娶的又是王安石的闺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