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盐铁矿利之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商人不惜与鞑子彻底勾搭在了一起。

    当年,黄权以无上正当的理由直接阵斩了逃跑将军大同总兵王朴,就已经引起了这群商人的极大反扑。

    无论是京师还是九边,都在因为大同总兵之死,有意无意中的引导舆论将矛头指向了黄权。是黄权的懒政暴政才引发了鞑子入关……

    还是盐。

    在黄权未登基以前,盐在江南实行民间制作、商人收集、商人运输、商人销售。

    朝廷不收盐,只收税。

    收买、运销之权悉归于商人,“商专卖制”。

    官督商销。

    听起来不错。

    可收税的人,是谁?

    这直接让权力寻租的两淮流域的盐商们,戴上了官帽。

    也让盐商彻底和江南士绅们联合到了一起。

    盐税?

    早就被官绅商一体的他们吃光抹尽。

    黄权主政江南后,借着砍了无数士绅脑袋的机会包括盐政大臣的,直接收回了所有盐场的控制开采权,用半文钱的绝对市场低价,击垮了所有的私盐贩子。

    盐税也在盐场就地征收。

    武装税丁的权力从来没有缩减过。

    一切表面上看似回归了正轨,可矿业之争依然暗流涌动。

    恺阳先生的来信,黄权不得不重视。

    马公公手底下最后一代的特殊残疾老人,黄权也必须照顾到他们至少老去。

    这件事,黄权一旦短时间内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就等于给江南工商业埋下了地雷。

    一切的工业发展契机,都建立在绝对控制下的基础能源之上。

    一刀切的禁止和垄断,都不太现实。

    官办之后,必将走向臃肿和效率低下。

    纯粹的将商人引入,任由他们开发,那等于是由着让他们控制朝廷命门。

    如何引入商人唯利是图的管理机制,又能将所有的矿业开发利用处于自己随时可控的范围内,黄权有些头疼。

    首先一点,黄权已经打定主意,矿本身必须是朝廷所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