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滑天下之大稽!(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会查一下对方的家产出处。

    这就无解。

    明末东林士大夫阶层,积重难返,唯有推倒重来。

    亦如现今的关中文武阶层。

    他们在一统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自己争取各项政治特权和利益。

    有错吗?

    还真没错。

    而且嬴政不是明太祖朱元璋。

    嬴政对于功臣往往都是十分优待的……其曾亲口对武成侯王翦说:功臣不能全身而退,朕何颜立于天下!

    有了这个政治承诺和基调。

    许尚就不可能提出什么为华夏万世计的亘古国策。

    即便提出来了,也施行不了。

    “夫子,我们都来提一杯吧,敬夫子的殚精竭虑,英明决策。”

    嬴政主动举杯,带着忘尘子、蒙毅、徐福和许负,全部一起恭敬满饮。

    包括国尉屠雎也紧随着喝完了这一轮的第二杯。

    许尚自然是开心的。

    闲聊谋国。

    得此三两好友各种捧场,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这时。

    忘尘子的酒劲儿有些上来了,他大着舌头道:“老许,有时候我真想扒开看看……你脑子咋这么聪明!这陵邑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清官、浊官制度,全无先例啊!你居然能够配套性的提出来,并且正好契合当下大秦的国情,当真让人叹为观止,匪夷所思。”

    忘尘子以前还敢在许尚的面前动不动皮一下。

    现在他不怎么敢了。

    毕竟忘尘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认识到……

    他与许尚之间的差距。

    不说天壤之别,云泥高低。

    似乎也差不了多少。

    忘尘子秉承的黄老学派三板斧,在经国入世层面,注定很难有什么具体性的策略。

    “哈哈,或许老夫真的开悟了吧。”

    许尚也没法解释他所拥有的无上智慧。

    总不能公开自己的穿越者身份。

    先不说身边的人信不信。

    多少会给他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许尚还想多过几天清闲日子呢!

    对面。

    银发许负难得的主动开口道:“夫子身为农家大仕,田野开悟,当亘古流传。”

    许尚笑笑:“好一个田野开悟,确实很符合老夫的身份。”

    许尚对女相师许负的印象还是可以的。

    毕竟同宗同姓。

    并且许负有一项特殊本领,那就是她始终能够给人一种很舒服的亲和力。

    注意。

    这是个相当稀有的品质。

    相比之下。

    徐福就让许尚很不舒服了。

    诚然。

    徐福对许尚的态度甚至还要更加恭敬,敬仰……

    但徐福的气场有些不对。

    或者也可能是许尚很了解徐福的历史经历与评断,先入为主了。

    随即。

    嬴政缓声道:“夫子,晚辈还有一个问题。”

    许尚抬手:“直言便可。”

    “是,夫子。”

    嬴政想了想,道:“中原百万余贵迁徙过后,他们所留下的土地,家宅各方面,朝廷要如何安排……另外他们迁徙后的损失,朝廷是否需要给予一定的钱财补偿?”

    嬴政再度切入了重点。

    家宅什么的都好说。

    重要是中原百万余贵留下的土地,那绝对可称得上海量……

    如此。

    话题就又回到了一开始的起点。

    大秦对于中原的土地政策,应当怎么施行。

    究竟是使黔首自实田,亦或者按照国尉屠雎的想法搞军屯。

    有关土地政策……

    才是最为根本的利益!

    因为土地代表粮食,粮食等于一切。

    “小赵,土地政策,兹事体大,今儿个我们肯定是聊不到了。”

    许尚今天喝的有点多了。

    他也觉得有些晕乎,状态下滑,不宜再聊太过复杂的话题。

    “至于中原余贵迁徙入关中陵邑以后,朝廷是否要给补偿。”

    许尚若有所思的道:“老夫建议,前期最好有较高的钱财补偿,中期意思意思,后期没有补偿。”

    “毕竟中原余贵迁入关中陵邑,路途遥远,没了土地和家宅,他们的资产肯定都得缩水大半。”

    “所以朝廷推行陵邑制度的前期,应当设立一个迁徙专项补偿,数额固定,先到者分大头,晚一点儿的少分点,顽固派则半毛钱不给!”

    “对于钉子户……老夫觉得但凡是个聪明人,就应该清楚跟着朝廷的政策走,才是图存之道!他们硬要头铁的话……那就不要怪地方官使绊子,各种压榨了!”

    ……

    自古以来。

    民不与官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