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滑天下之大稽!(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按照华夏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

    你的家族之中,没有子弟在朝为官。

    那么你越有钱,就越是案板鱼肉!

    这也是许尚非常自信,只要他提出同意配合迁徙者,便给予陵邑士族的身份,以及家族子弟入仕的机会……如此中原余贵就必定会趋之若鹜。

    无论哪朝哪代。

    当官,都是延续家族的最优选择!

    甚至是唯一选择!

    你不当官,就得任人宰割。

    你不迁入关中陵邑,迟早会被地方官压榨到家破人亡……届时,人命和家产皆无,便是对抗朝廷政策的代价。

    或许有人会说。

    秦国律法森严完备,地方官应该不会知法犯法,万一逼出民变……

    问题在于。

    从国尉屠雎对中原的态度就能看出,关中文武阶层只把中原人当做败者,而非自己人。

    至于法律……

    地方官本身就是法律的代表,解释权都在其手中。

    最后。

    逼出了民变怎么办?

    后世的朝代或许非常忌讳民变事宜。

    可大秦不一样。

    因为秦国依旧奉行军功爵位制度!

    你敢造反?

    呵!

    我要的就是你造反!

    然后我就可以向朝廷申请钱粮,以剿灭六国余孽的名义,镇压乱民!

    待到年终回京述职的时候,地方官不仅能够捞得盆满钵满,而且还有一笔军功加身。

    何乐而不为?

    综上。

    大秦地方官真的能够在中原为所欲为,并且天高皇帝远,极难监管。

    所以。

    陵邑制度不仅在政治层面连接了中原和关中。

    还通过准许陵邑子弟入仕的方式,尽可能的平衡地方行政的正常运转。

    “夫子。”

    国尉屠雎眉头紧锁的道:“不知您能否具体说一下,朝廷对那些中原大族,约摸着需要给出多少迁徙补偿?”

    许尚抬起一只手,道:“中原大族往往土地家产甚巨,朝廷最起码要拿出五万钱,对中原人可以说是补偿,在大朝议上提出来之时,也可以说是用来低价购买土地的花费。”

    许尚明白,关中军武阶层肯定认为能够给中原人入仕的机会,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怎得还要反过来倒贴补偿?

    这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因此。

    大朝议上说是用来低价购买中原大族坐拥的土地,会更妥当一些。

    “起步五万钱!”

    国尉屠雎果然表情十分复杂的道:“夫子,会不会有些太多了?”

    “多么?”

    许尚扯了扯嘴角,道:“纵横家小友,你太小家子气了!钱这种东西,唯有跟权势绑定,它才叫钱,不然就只能被称作流通物。”

    “朝廷用起步五万钱的迁徙补偿,外加士族身份和入仕机会,三管齐下,吸引中原余贵迁徙入关中陵邑!”

    “他们入了陵邑之后,是不是要花钱重新购买家宅?还有采购日常所需,包括入仕为官的上下打点等等。”

    “甚至于,每年一度的开春祭天大礼,也可以通过让陵邑士族购买白鹿皮的方式,进而准许他们拥有随行祭祀的资格……那这白鹿皮究竟定为十万钱,亦或者二十万钱,不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吗?”

    ……

    钱给到你,就是你的了?

    笑话!

    我想拿回来。

    随时都可以!

    这就是人人都痴迷权力的原因所在!

    “啊这……”

    国尉屠雎瞬间哑口无言。

    他倒不是小家子气,而是骨子里就瞧不上那些已经腐朽的中原余贵……

    亦如后世项羽把封爵的印章都给磨平了,也不舍得拿出去。

    说白了就是自己太牛逼,谁都瞧不上。

    就显得有些太过小家子气。

    然而。

    办大事,拘小节是成不了的!

    朝廷得先拿出切实的利益和态度,才能驱使中原百万余贵主动入陵邑!

    只要到了关中地界。

    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陵邑士族要出钱就得出钱,要出力就得出力。

    不然……

    分分钟流放戍边。

    远离家乡,没了根基,注定只能完全听从朝廷的统一安排。

    终于。

    国尉屠雎彻底心服口服。

    嬴政也敬仰备至的道:“夫子……真乃神人也!”

    嬴政佩服许尚的经验累积。

    就好像无论怎样的突发情况,许尚全部都提前预料到了。

    这就是成竹在胸的最佳表率。

    嬴政深吸一口气,道:“夫子的【国运论】第四讲,就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